分享

《中国哲学史大纲》笔记

 百科知识博览 2018-11-22

《中国哲学史大纲》笔记

1.哲学的定义,从来没有一定的。我如今也暂下一个定义:“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

2.人生切要的问题不止一个,所以哲学的门类也有许多种。例如:一、天地万物怎样来的。(宇宙论)二、知识思想的范围、作用及方法。(名学及知识论)三、人生在世应该如何行为。(人生哲学,旧称“伦理学”)四、怎样才可使人有知识,能思想,行善去恶呢。(教育哲学)五、社会国家应该如何组织,如何管理。(政治哲学)六、人生究竟有何归宿。(宗教哲学)

3.把种种哲学问题的种种研究法和种种解决方法,都依着年代的先后和学派的系统,一一记叙下来,便成了哲学史。

4.哲学史有三个目的:一、明变哲学史第一要务,在于使学者知道古今思想沿革变迁的线索。二、求因哲学史的目的,不但要指出哲学思想沿革变迁的线索,还需寻出这些沿革变迁的原因。三、评判既知思想的变迁和所以变迁的原因了,哲学史的责任还没有完,还须要使学者知道各家学说的价值。

5.世界上的哲学大概可分为东西两支。东支又分印度、中国两系。两支也分古希腊、古犹太两系。

6.中国哲学史可分为三个时代:一、古代哲学自老子至韩非,为古代哲学。这个时代,又名“诸子哲学”。二、中世哲学自汉至北宋,为中世哲学。三、近世哲学唐以后,印度哲学已渐渐成为中国思想文明的一部分。

7.哲学史的史料,大概可分为两种:一为原料,一为副料。原料哲学史的原料,即是各哲学家的著作。古人所作关于哲学家的传记、轶事、评论、学案、书目都是哲学史的副料。

8.哲学史最重学说的真相,先后的次序和沿革的线索。

9.中国哲学到了老子孔子的时候,才可当得“哲学”两个字。我们可把老子孔子以前的二三百年,当作中国哲学的怀胎时代。这三百年可算得一个三百年的长期战争。那时诸侯互相侵略,灭国破家不计其数。古代封建制度的种种社会阶级,都渐渐的消灭了。就是那些不曾消灭的阶级,也渐渐的可以互相交通了。古代封建制度的社会,最重阶级。这时代的思想,大概可分几派:第一,忧时派。第二,厌世派。忧时爱国,却又无可如何,便有些人变成了厌世派。第三,乐天安命派。有些人到了没法想的时候,只好自推自解,以为天命如此,无可如何,只好知足安命罢。第四,纵欲自恣派。有些人抱了厌世主义,看看时事不可为了,不如“遇饮酒时须饮酒,得高歌处且高歌”罢。第五,愤世派(激烈派)。有些人对着黑暗的时局、腐败的社会,却不肯低头下心的忍受。他们受了冤屈,定要作不平之鸣的。

10.老子的事迹,已不可考。据《史记》所说,老子是楚国人(《礼记·曾子问·正义》引《史记》作陈国人),(见《礼记正义》卷十八《曾子问第七》,编者注)名耳,字聃,姓李氏。他曾做周室“守藏室之史”。今所传老子的书分上下两篇,共八十一章。这书原本是一种杂记体的书,没有结构组织。今本所分篇章,决非原本所有。老子反对有为的政治,主张无为无事的政治,也是当时政治的反动。老子理想中的政治,是极端的放任无为,要使功成事遂,百姓还以为全是自然应该如此,不说是君主之功。有些人说,哲学起于人类惊疑之念,以为人类目睹宇宙间万物的变化生灭,惊欢疑怪,要想寻出一个满意的解释,故产生哲学。老子观察政治社会的状态,从根本上着想,要求一个根本的解决,遂为中国哲学的始祖。老子哲学的根本观念是他的天道观念。老子以前的天道观念,都把天看作一个有意志、有知识、能喜能怒、能作威作福的主宰。古代把天看作有意志、有知识、能喜怒的主宰,是把天看作人同类,这叫做天人同类说(Anthropomorphism)。老子的“天地不仁”说,似乎也含有天地不与人同性的意思。人性之中,以慈爱为最普通,故说天地不与人同类,即是说天地无有恩意。老子这一个观念,打破古代天人同类的谬说,立下后来自然哲学的基础。老子的最大功劳,在于超出天地万物之外,别假设一个“道”。这个道的性质,是无声、无形;有单独不变的存在,又周行天地万物之中;生于天地万物之先,又却是天地万物的本源。道与无同是万物的母,可见道即是无,无即是道。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名实之争。老子是最初提出这个问题的人。老子对于社会政治有两种学说:一是毁坏一切文物制度;一是主张极端放任无为的政策。老子的人生哲学,还有一个重要观念,叫做“不争主义”。

11.孔丘,字仲尼,鲁国人。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西历纪元前551),死于周敬王四十一年(西历纪元前479)。孔子本是一个实行的政治家。一部《论语》虽不是孔子作的,却极可靠、极有用。这书大概是孔门弟子的弟子们所记孔子及孔门诸子的谈话议论。研究孔子学说的人,须用这书和《易传》《春秋》两书参考互证,此外便不可全信了。孟子说孔子的时代,是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这个时代的情形既是如此“无道”,自然总有许多“有心人”对于这种时势生出种种的反动。《易经》,只有三个基本观念:一、易,二、象,三、辞。

天地万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是时时刻刻在那里变化的。象字古代大概用“相”字。凡象效之事,与所仿效的原本,都叫做“象”。孔子以为人类历史上种种文物制度的起原都由于象,都起于仿效种种法象。这些法象,大约可分两种:一种是天然界的种种“现象”(如云,“天垂象,见吉凶,……圣人则之”);一种是物象所引起的“意象”,又名“观念”。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象”但可表示各种“意象”。若要表示“象”的吉凶动静,须要用“辞”。“辞”的作用在于指出卦象或爻象的吉凶。在名学上,象只是“词”(Term),是“概念”(Concept),辞即是“辞”,亦称“判断”(Judgment)。象是静的,辞是动的;象表所“像”,辞表何之。

孔子哲学的根本观念,只是要“知几”,要“见几”,要“防微杜渐”。大凡人生哲学(即伦理学),论人生行为的善恶,约分两大派:一派注重“居心”,注重“动机”;一派注重行为的效果影响。孔子的人生哲学,属于“动机”一派。人与人之间,有种种天然的,或人为的交互关系。如父子,如兄弟,是天然的关系。如夫妻,如朋友,是人造的关系。每种关系便是一“伦”。第一伦有一种标准的情谊行为。如父子之恩,如朋友之信,这便是那一伦的“伦理”。儒家的人生哲学,认定个人不能单独存在,一切行为都是人与人交互关系的行为,都是伦理的行为。孔子说观察人的行为,须从三个方面下手:第一,看他因为什么要如此做;第二,看他怎么样做,用的什么方法;第三,看这种行为,在做的人身心上发生何种习惯、何种品行。与其说孔子的人生哲学注重动机,不如说他注重养成道德的品行。

孔子的人生哲学,虽是伦理的,虽注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却并不曾用“孝”字去包括一切伦理。到了他的门弟子,以为人伦之中独有父子一伦最为亲切,所以便把这一伦提出来格外注意,格外用功。孔门论仁,最重“亲亲之杀”,最重“推恩”,故说孝悌是为仁之本。后来更进一步,便把一切伦理都包括在“孝”字之内。

礼字范围渐大,有“五礼”(吉、凶、军、宾、嘉)、“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九礼”(冠、昏、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的名目。这都是处世接人慎终追远的仪文,范围已广,不限于宗教一部分,竟包括一切社会习惯风俗所承认的行为的规矩。

古代社会把习惯风俗看作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故“礼”字广义颇含有法律的性质。儒家的“礼”和后来法家的“法”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其中却有一些分别。“礼”的观念凡经过三个时期:第一,最初的本义是宗教的仪节。第二,礼是一切习惯风俗所承认的规矩。第三,礼是合于义理可以做行为模范的规矩,可以随时改良变换,不限于旧俗古礼。

12.墨子名翟姓墨。有人说他是宋人,有人说他是鲁人。墨子大概生在周敬王二十年与三十年之间(西历纪元前500至前490年),死在周威烈王元年与十年之间(西历纪元前425至前416年)。墨子是一个极热心救世的人,他看见当时各国征战的惨祸,心中不忍,所以倡为“非攻”论。墨子并不是一个空谈弭兵的人,他是一个实行非攻主义的救世家。墨子是一个宗教家。他最恨那些儒家一面不信鬼神,一面却讲究祭礼丧礼。孔子所说是一种理想的目的,墨子所要的是一个“所以为之若之何”的进行方法。孔子说的是一个“什么”,墨子说的是一个“怎样”,这是一个大分别。墨子的应用主义,所以容易被人误会,都因为人把这“利”字“用”字解错了。这“利”字并不是“财利”的利,这“用”也不是“财用”的用。墨子的“用”和“利”都只指人生行为而言。

墨子的根本观念,在于人生行为上的应用。既讲应用,须知道人生的应用千头万绪,决不能预先定下一条“施诸四海而皆准,行诸百世而不悖”的公式。

13.杨朱的年代颇多异说。有的说他上可以见老聃,有的说他下可以见梁王。据《孟子》所说,那时杨朱一派的学说已能和儒家墨家三分中国,大概那时杨朱已死了。大概杨朱的年代当在西历纪元前440年与630年之间。当时的社会政治都是很纷乱的,战事连年不休,人民痛苦不堪。这种时代发生一种极端消极的哲学,是很自然的事。况且自老子以后,“自然主义”逐渐发达。杨朱哲学的根本方法在于他的无名主义。无名论的应用有两种趋势:一是把一切名器礼文都看作人造的虚文。一是只认个人的重要,轻视人伦的关系,故趋于个人主义。

杨朱的人生哲学只是一种极端的“为我主义”。杨朱在哲学史上占一个重要的位置,正因为他敢提出这个“为我”的观念,又能使这个观念有哲学上的根据。杨朱的为我主义,并不是损人利已。他一面贵“存我”,一面又贱“侵物”;一面说“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一面又说:“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他只要“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这是杨朱的根本学说。不求久生不死,也不求速死,只是“从心而动,任性而游”。这是杨朱的“自然主义”。

14.“别墨”之名,只限于相里氏及南方的墨者如邓陵氏之流。古代本没有什么“名家”,无论哪一家的哲学,都是一种为学的方法。这个方法,便是这一家的名学(逻辑)。

知识论起于老子、孔子,到“别墨”始有精密的知识论。《墨辩》论“知”,分为三层:一、“知,材也。”二、“知,接也。”三、“ ,明也”

“知觉”含有三个分子:一是“所以知”的官能,二是由外物发生的感觉,三是“心”的作用。要这三物同力合作,才有“知觉”。

知识的种类《墨辩》论“知道”的分别,凡有三种:第一种是别人传授给我的,故叫做“闻”。第二种是由推论得来的,故叫做“说”(《经上》:“说,所以明也”)。第三种是自己亲身经历来的,故叫做“亲”。

墨家的名学在世界的名学史上,应该占一个重要的位置。墨家因深知归纳法的用处,故有“同异之辩”,故能成一科学的学派。

15.惠施的时代大约在前380年与前300年之间。惠施说一切空间时间的分割区别,都非实有;一切同异,都非绝对。故下一断语道:“天地一体也。”惠施是一个科学的哲学家,他曾做“万物说”,说明“天地所以不坠不陷,风雨雷霆之故”,所以他的兼爱主义别有科学——哲学的根据。

16.公孙龙大概生于西历前325年和315年之间。公孙龙最出名的学说是“白马非马”“臧三耳”两条。《坚白论》的大旨是说,若没有心官做一个知觉的总机关,则一切感觉都是散漫不相统属的;但可有这种感觉和那种感觉,决不能有连络贯串的知识。所以说“坚白石二”。若没有心官的作用,我们但可有一种“坚”的感觉和一种“白”的感觉,决不能有“一个坚白石”的知识。

墨学的始祖墨翟立说的根本在于实际的应用,如今别家也用“功用”为标准,来攻击墨学的后辈,可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这不但可见墨学灭亡的一大原因,又可见狭义的功用主义的流弊了。

17.据《史记》,庄子名周,是蒙人。曾作蒙漆园史。《史记》又说他和梁惠王、齐宣王同时。我们知道他曾和惠施往来,又知他死在惠施之后。大概他死时当在西历纪元前275年左右,正当惠施、公孙龙两人之间。

《庄子》的进化论只认得被动的适合,却不去理会那更重要的自动的适合。天下的是非,本来不是永远不变的。世上无不变之事物,也无不变之是非。

庄子的人生哲学,只是一个达观主义。庄子对于人生一切寿夭、生死、祸福,也一概达观,一概归到命定。这种达观主义的根据,都在他的天道观念。

庄子的名学和人生哲学,都只是要人知道“万物皆一”四个大字。

18.《大学》《中庸》的长处只在于方法明白,条理清楚。《中庸》最重一个“诚”字。诚即是充分发达个人的本性。儒家到了《大学》《中庸》时代,已从外务的儒学进入内观的儒学。《中庸》的人生哲学只是要人喜怒哀乐皆无过无不及。譬如饮食,只是要学那“知味”的人适可而止,不当吃坏肚子,也不当打饿肚子。

19.孟子考孟轲,邹人。曾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孟子的生死年岁,颇不易考定。孟子以为人性虽有种种善的可能性,但是人多不能使这些可能性充分发达。孟子的政治哲学与孔子的政治哲学有一个根本不同之处。孔子讲政治的中心学说是“政者,正也”,他的目的只要“正名”“正己”“正人”,以至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想的郅治。孟子论政治不用孔子的“正”字,却用墨子的“利”字。但他又不肯公然用“利”字,故用“仁政”两字。

20.荀子略传荀子名况,字卿,赵人。荀子学问很博,曾研究同时诸家的学说。因为他这样博学,所以他的学说能在儒家中别开生面,独创一种很激烈的学派。

荀子的“天论”,不但要人不与天争职,不但要人能与天地参,还要人征服天行以为人用。荀子所注意的变化,只是个体的变迁,如蚕化为茧,再化为蛾,这种“状变而实无别而为异”的现象,叫做“化”。化来化去只是一物,故说“有化而无别,谓之一实”。既然只是一物,可见一切变化只限于本身,决无万物“以不同形相禅”的道理。如此看来,荀子是不主张进化论的。荀子论天,极力推开天道,注重人治。荀子论性,也极力压倒天性,注重人为。他的天论是对庄子发的,他的性论是对孟子发的。

荀子的教育学说只是要人积善。荀子的礼论乐论只是他的广义的教育学说。荀子以为人性恶,故不能不用礼义音乐来涵养节制人的情欲。人是生来就有情欲的,故要作为礼制,使情欲有一定的范围,不致有争夺之患;人又是生来爱快乐的,故要作为正当的音乐,使人有正当的娱乐,不致流于淫乱。

古代的人生哲学,独有荀子最注重心理的研究。

感觉虽然复杂,心却能“缘耳知声,缘目知形”,比类区别,不致混乱。这是“不以夫一害此一”。这便叫做“一”。心能有种种活动,如梦与思虑之类。但是梦时尽梦,思虑时尽思虑,专心接物时,还依旧能有知识。这是“不以梦剧乱知”,这便是“静”。心有这三种特性,始能知道。所以那些“未得道而求道”的人,也须做到这三种工夫:第一要虚心,第二要专一,第三要静心。

荀子讲“正名”只是要把社会上已经通行的名,用国家法令制定,制定之后,不得更改。

21.西历前四世纪(前400年到301年。安王二年至赧王十四年)和前三世纪的前70年(前300年至230年,周赧王十五年至秦始皇十七年),乃是中国古代哲学极盛的时代。据《史记》,慎到是赵国人,田骈是齐国人。《史记》又屡说:“淳于髡、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驺奭之徒。”

慎子所说的“法”,不是先王的旧法,乃是“诛赏予夺”的标准法。慎到的哲学根本观念——“弃知去己而缘不得已”——有两种结果:第一是用无知的法治代有知的人治,这是上文所说过了的。第二是因势主义。

田骈、彭蒙的哲学与慎到大旨相同,都以为“古之道人,至于莫之是,莫之非而已矣”。

宋钘、尹文一派“接万物以别宥为始”。宋钘、尹文一派主张心理的研究,主张正名检形,明定名分。尹文是中国古代一个法理学大家。尹文的法理学的大旨在于说明“名”与“法”的关系。

中国法理学当西历前三世纪时,最为发达,故有许多人附会古代有名的政治家如管仲、商鞅、申不害之流,造出许多讲法治的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