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脂肪肝中医治疗

 思明居士 2018-11-27

我是因为长期喝酒吃肉因为肥胖引起的脂肪肝,我现在真的想快点治好我的这个病,刚吃了2天药,就明显感觉有改善,下面我来跟大家分享下脂肪肝中医治疗的经验吧。

脂肪肝中医治疗
1

方法一:多烯磷脂先酰胆碱(易善复):是一种生物膜保护剂,可减少肝脏脂肪的过度积蓄,含有人体必须的磷脂和多不饱和卵磷脂,可起到维持细胞膜稳定、保护和修复受损的细胞膜,促进脂质代谢,从而降低肝脏炎症、纤维化和肝细胞的脂肪浸润,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脂肪肝的药物。

2

方法二:熊去氧胆酸:是一种保肝降脂药,可降低肝脏的脂肪含量、增加脂质代谢、修复和保护肝细胞的功能,对脂肪肝的治疗有一定疗效,有助于治疗脂肪肝。

3

方法三:肌苷:是一种酶类保肝辅助治疗药物,在体内转化参与细胞的能量代谢和合成,可提高辅酶A与丙酮酸氧化酶的活性,使肝细胞即使在缺氧状态下也能够正 常代谢,从而可进一步改善肝脏的功能、促进和修复受损肝细胞的再生,对减少肝脏中脂肪的过度蓄积,促进其代谢可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
我还想强调一下:赤小豆鲤鱼汤取赤小豆150克,鲤鱼1条(约500克),玫瑰花6克。将鲤鱼活杀去肠杂,与余两味加水适量,共煮至烂熟。去花调味,分2~3次服食。

​原有消渴病、素体阴虚火旺、慢性迁延性肝炎、肋下肿大、质中拒按、纳减乏力、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  (2).病因病机:  痰湿阻滞、气滞血瘀、痰浊、瘀血痹阻于肝络致使肝区刺痛胀痛以及脂肪肝的形成  (3).治疗原则:  益气活血、化痰祛瘀、消肿散结2 (1).临床表现:  肝区胀痛、胸闷不舒、倦怠乏力、善叹息、恶心纳呆并随着情志变化而增减肝脏肿大或不肿舌质暗红、苔薄白腻、脉玄细  (2).病因病机:  由于情志不舒、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湿痰内停造成脂肪肝的发生  (3).治疗原则:  疏肝理气、化痰祛觥  2:脾虚湿盛、痰
脂肪肝发生机理以气滞血瘀为本,以肝胆湿热为标。以饮食不节、情绪不佳、肝失疏泄为诱因,以气滞于内、肝络阻塞、脾失健运、浊邪害清、气血痰瘀互结于胁下为基本病机。根据所述病机,脂肪肝可分为4型,每种类型有不同的中医治疗方案:血瘀型方法为疏肝养血,活血化瘀。以膈下逐瘀汤为主加减。全方特点:气血双调,养血破瘀,以降为主,降中有升。主要药物为:桃仁6克、川楝子6克、元胡6克、五灵脂10克、丹参10克、川芎10克、草决明6克、山楂15克。湿热型疗法为祛湿化浊,清热解毒。方用平胃散加减。全剂要点:行气理气,分利湿热。主要药物为:苍术10克、厚朴6克、青皮10克、陈皮6克、车前子15克、荷叶20克、泽泻15克、甘草6克。痰瘀型方法为柔肝养血,化浊消瘀。以旋复花汤和大黄蔗虫丸和方加减。全方特点:通利三焦,利胆降浊,化痰消瘀。主要药物为:青黛15克、昆布10克、栀子15克、茵陈6克、大黄10克、蔗虫15克、首乌15克、郁金6克。气滞型气滞型脂肪肝的中医治疗方法为疏肝解郁,行气和中。方当以柴胡疏肝散与逍遥散和方。全方特点:理气为主,兼有行血,调肝为重,佐以健脾,柴胡为升,枳壳为降。主要药物为:柴胡10克、枳壳6克、白芍15克、甘草6克、当归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泽泻15克

西医治疗脂肪肝具有一定的副作用,西药见效快,但是有一定的危害,因此对待脂肪肝治疗大家一定要注意,脂肪肝没有特效药,脂肪肝的中医治疗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脂肪肝发生后影响消化,代谢,吸收等,中药可以舒肝利胆,调和脾胃,护肝降脂,那么脂肪肝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脂肪肝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治疗肝郁脾虚型脂肪肝,用柴胡、白术、白芍、当归、茯苓等中药进行防治。因为这类型的人情绪易波动,工作时易感疲乏气短胸闷,不想说话,自身免疫力低下,易感冒,食欲较差,舌泛边有齿痕。

二、治疗肝郁脾虚型脂肪肝,用陈皮、苍术、茯苓、厚朴、泽泻中药等进行防治。因为患有痰湿内停型脂肪肝的人群不仅不愿意运动,嘴里总是“黏黏的”,不喜欢喝水,咽部好像有东西堵着,周身困重,胸喘憋闷,头晕恶心,舌苔又白又厚。

三、治疗气滞血瘀型脂肪肝,可以用绿萼梅、八月札、香附、郁金、丹参、桃仁等中药进行防治。这类患者常常表现为胸部胀闷,好像有东西压着不舒服,面色偏黑,常伴有各种疼痛,女性朋友则出现痛经,舌和唇色紫暗等现象。

四、治疗湿热内虚型脂肪肝,可以用薏米仁、通草、滑石、蔻仁、杏仁、青蒿、茵陈等中药进行防治。患者表现在平常性情急躁易怒,易于激动、口干口黏、口苦、肋易胀痛,小便发黄,大便不爽,舌苔又黄又腻。

脂肪肝的中医治疗见效慢,但是副作用小,且可以长期稳定的巩固病情的恢复,因此小编提醒:长期大量饮酒,摄入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就会引起脂肪肝,因此大家一定要坚决戒酒,低脂肪低热量的使用。因此过量的摄食热量和脂肪,熬夜会加剧脂肪肝,因此大家一定要重视脂肪肝的调养,和科学的营养供给。

脂肪肝是指中性脂肪在肝内蓄积过多所致,主要为甘油三脂,该病中医上讲肝失疏泻、肝血淤滞;脾失健运、湿浊不化、痰湿内生;肾虚水不涵木,肝失疏泻,脾失运化,气血淤滞为瘀为痰,积于肝脏则成为脂肪肝,那么,脂肪肝中医治疗药方有哪些呢?

脂肪肝中医治疗药方有哪些

1)补肾健脾:消肝脂灵(黄芪、何首乌、山楂、泽泻、丹参、杜仲、茵陈、白术、水蛭、昆布、核桃肉、柴胡等);降脂复肝汤(泽泻、虎杖、荷叶、生首乌、黄精、草决明、生山楂)腹胀明显加炒莱菔子,恶心加法夏,右胁痛加白芍、龙胆草;脂脉宁(何首乌、枸杞、虫草、红花、酒大黄、石菖蒲等)

2)疏肝理气:疏肝活血降脂汤(柴胡、川芎、陈皮、郁金、法夏、赤芍、泽泻、山楂、草决明、何首乌),热象加茵陈,肝脏质硬伴脾脏肿大加牡蛎、丹参;加味四逆散(醋柴胡、赤芍、白芍、枳壳、枳实、甘草),血脂高加何首乌、山楂、茵陈;脘腹胀闷加厚扑、佛手、川莲子,体胖恶心头晕加全瓜蒌、法夏、茯苓、陈皮,取得良好疗效。

3)化痰利湿:去脂汤(明矾、青黛、浙贝、山楂、草决明、泽泻、郁金、丹参等),脾脏大加泽兰,肝胆湿热加龙胆草、苦丁茶,大肠湿热加白头翁、大黄,肝肾虚弱加枸杞、黄精,脾虚加苍术、党参。病情稳定后服用化脂散(明矾、青黛、浙贝、郁金、丹参);复肝降脂汤(陈皮、虎杖、法夏、白芥子、茯苓、赤芍、泽泻、山楂、大黄)气虚痰湿加党参、白术、黄芪、瓜蒌,肝胆湿热加茵陈、草决明、,肝肾不足加寄生、何首乌、杜仲、川断、牛膝,淤血明显加鸡内金、泽兰、红花、蒲黄,肝脾肿大加穿山甲、牡蛎;大黄蛰虫丸:每次9克,每日3次。

总的说来,常用于治疗脂肪肝的中药有50多味,其中最常用的是以下10味:生山楂、丹参、泽泻、草决明、柴胡、何首乌、虎杖、茵陈、白术、当归。

1、当归牡砺治脂肪肝【功能主治】祛痰化湿,活血消脂。主治脂肪肝。【偏方组成】当归须60克,牡砺粉60克,白芥子50克,莱菔子50克,白茯苓150克,川楝子30克,山楂150克,三七20克,何首乌80克,丹参50克,蒲黄60克,决明子150克,芦荟30克,水蛭30克,泽泻150克,麦芽60克,肉桂30克,炒白术150克,陈皮50克。
【用法用量】诸药粉碎为末,过筛,水泛为丸如小绿豆大,每次服5克,1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前后,化验血脂及肝脏B超检查观察对比。必要时以1/5量作煎剂,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以加速疗效。
【加减】胁痛甚者,加青皮30克,赤芍100克;大便秘结者,加大黄30克;乙肝病毒携带者,加虎杖、白花蛇舌草各100克。
2、山楂泽泻治脂肪肝
【功能主治】主治脂肪肝。
【偏方组成】生山楂、泽泻各20~30克,丹参、生何首乌、草决明、黄精、虎杖各15~20克,白芍、醋柴胡各10~1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1个月为1疗程。
【加减】若恶心者,加法半夏10克;若腹胀者,加炒莱菔子15克;若吐酸水者,减山楂剂量,加乌贼骨20克。
3、玉米须麦芽治脂肪肝
【功能主治】降脂利湿,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主治脂肪肝。
【偏方组成】玉米须、麦芽、丹参、茯苓各30克,生山楂、何首乌、赤芍、当归、白术各15克,丹皮、青皮、陈皮、柴胡、黄芩、甘草各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20剂为1疗程。
4、党参黄芪治脂肪肝
【功能主治】主治脂肪肝。
【偏方组成】党参、黄芪各30克,茵陈35克,连翘25克,苍术、泽泻、丹参、郁金各20克,决明子、法半夏、黄芩、黄连各10克,川军8克,生甘草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3次口服。1个月为1个疗程。
【加减】若肝区胀痛者,加延胡索、香附各10克;若血脂偏高者,加生山楂、何首乌各15克;若转氨酶偏高者,茵陈加量至50克,桅子20克,垂盆草15克;若肝区光点密集,门静脉增宽者,加红花、桃仁各15克,莪术10克;若大便溏者,去大黄,加炒白术、炒薏苡仁各15克
【宜忌】服中药期间,患者忌饮酒及肥厚之品,停服降脂西药。     

​由于家人体检查有中度脂肪肝,所以平时我特别留意脂肪肝的治疗。

脂肪肝是现在西医术语,古代中医并无脂肪肝一说,因此粗翻的几本介绍传统针灸医案
的均未发现有关治疗脂肪肝的内容。

从西医来说,脂肪肝是由于肝脏在代谢过程中,摄取的脂肪酸经代谢未未及时把脂肪运
转到血液中,从而使得代谢失衡,造成脂肪贮积在肝脏内而导致的。
而就中医而言,认为脂肪肝多因肝郁脾虚,湿热内蕴,或饮食不节而致肝胆湿热蕴结,
淤血阻滞所致。

目前,我从手头的几本有关针灸拔罐的书中仅一本《图解拔罐保健疗法》(安徽科学技
术出版社,2006年4月第二版)中看到有关脂肪肝的治疗方法,现摘录如下,我正打算
按照此方法尝试给家人治疗,如哪位有验方也希望回复此帖,以此作为脂肪肝治疗方法
的小集,便于大家分享治疗经验,愿更多的脂肪肝患者早日康复。

当然我一定会把治疗效果反馈于此。

方法1 :
『穴位选配』(分2组)第一组:大锥、肝腧、脾腧;  第二组:至阳、期门、胆腧。
『拔罐方法』刺络拔罐法。上述2组穴位交替使用,每次选用1组。先用三棱针点刺各穴
2~3下,微出血后拔罐,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间隔7
天。

方法2:
『穴位选配』脾腧、肝腧、期门、足三里
『拔罐方法』刺络拔罐法。用三棱针点刺各穴,以微出血为度,拔罐后留罐10~15分钟
。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注意事项』
1、重症脂肪肝患者应以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为主,拔罐疗法为辅;轻症者可用拔罐疗法。
2、日常生活注意饮食调配,戒酒,少盐,控制脂肪的摄入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多食粗
纤维食物。
​健康网导读:针灸就可以有效的预防脂肪肝的发生吗?脂肪肝在中医眼中不叫脂肪肝,中医认为其属于“积证”、“积聚”、“痰浊”、““胁痛”等范畴。脂肪肝的防治与五大穴位息息相关。而这些防治脂肪肝的穴位,可采取按摩疗法或针刺疗法刺激穴位,以达到辅助治疗脂肪肝或预防脂肪肝的目的。

<a href='http://bdf.' target='_blank'><font color='blue'>预防</font></a><a href='http://gb.' target='_blank'><font color='blue'>脂肪肝</font></a> <a href='http://zhongyi./zydq/zj/' target='_blank'><font color='blue'>针灸</font></a>法可拒绝肝脏“发福”

  中医养生:针刺5穴预防肝脏“发福”

 

  三阴交

  三阴交乃足三阴经中气血交会之处,除可健脾益血外,还可调肝补肾。刺激该穴可以把体内的湿、浊、毒素排出体外。

  丰隆穴

  丰隆穴为古今医学家所公认推崇的治疗痰湿证的首选要穴,具有通经活络、通调脾胃气机,能使气行津布,中土得运,湿痰自化的功效。

  太冲穴

  太冲穴为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具平肝潜阳、行气解郁之功效。

  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三里”有理上、中、下“三焦”之意。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灸刺激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降低血脂、血液黏度。

  中脘穴

  中脘别名上纪、太仓、胃脘,是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用。

  久久健康网温馨提示:以上诸穴相辅相成,按摩这五穴或针刺,均可达到行气活血、疏肝利胆、健脾化湿清热、降低血脂、调节免疫功能的功效,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脂肪肝的发生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