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胃健康|秋冬养脾胃,来年少受罪,中医教您几招调理脾胃!

 yfpy1234 2018-11-28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霜降百工休,居者皆入室。墐户畏初寒,开炉代温律。”这些令人感怀的诗词预示着美好秋日即将离去,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15 天后即是立冬,是阳气由收到藏的过渡。

由于这段时期脾胃功能旺盛,也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这个时期应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特别是老年人和平时体质较弱的人,除了平时注意保暖,也应注意以下3点。


1.注意避免增加胃肠功能负担

受到寒冷空气的影响,胃肠蠕动的正常规律会被骤降的气温所打乱。此时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会逐渐增强,导致人体耗热量增加,这时胃液及各种消化液分泌会增多,食量因此逐渐增加,这必然会加重胃肠功能负担。因此,应注意饮食规律,切忌因天气寒冷而暴饮暴食,因饥饿时胃内的胃酸、蛋白酶无食物中和,浓度较高,易造成粘膜的自我消化,暴饮暴食又易损害胃的自我保护机制。可选择少食多餐、饮食避免过辛辣。


2.注意防寒保暖

外出时应特别注意保暖,因室外气温较低,难免会吸入一些冷空气,吸入的冷空气会引起胃肠粘膜血管收缩,致使胃肠粘膜缺血缺氧,破坏胃肠粘膜的防御屏障,对溃疡的修复不利,还可导致新溃疡的出现。建议适当佩戴口罩、围巾等,特别是老年人和平时体质较弱的人,减少吸入过多冷空气。


3.注意动静相宜,勿耗气伤津

特别注意动与静的合理安排,活动量不宜过大,不宜过度劳累,更不可经常大汗淋漓,使阳气外泄,伤耗阴津,削弱机体的抵抗力。无论是体力劳动或是脑力劳动,如果疲劳过度,都会引起胃肠供血不足,分泌功能失调,胃酸过多而粘液减少,使粘膜受到损害。


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而且提倡先“补重阳”,后“补霜降”,认为“补秋”比“补冬”更要紧,正如俗话说“补冬不如补霜降”。那么,适逢霜降节气,科学进补,该从何入手呢?


秋季进补,调养脾胃是关键

秋季进补是为冬季进补打基础,而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冬季进补能不能达到高效,关键在于脾胃是“受补”还是“不受补”。饮食上,可常食用有益于健脾的山药、茯苓、莲子等。还可食用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如芡实。《本草纲目》载:“糯米和芡实做粥食,益精强志,聪耳明目,通五脏,好颜色。”芡实的吃法很多,如虾仁炒芡实、冰糖桂花煮芡实、芡实粥等。吃芡实时要用慢火炖煮至烂熟,细嚼慢咽,方能起到补养身体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