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的养生法:食粥的秘密

 妖城主 2018-11-28

食粥

宋 陆游

世人个个学长年,

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

只将食粥致神仙。

【1】

陆游是古今难得的长寿诗人,极懂养生。

他在这首诗里提到的“宛丘平易法”,就是宛丘先生(宋代诗人张耒)写的山僧食粥秘法:

张安定每晨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脏腑相得,最为饮食之良。

妙齐和尚说山中僧,每将旦一粥,其系利害,如或不食,则终日觉脏腑燥渴,盖能畅胃气,生津液也。

——张耒 《粥记》

多年来我在书写过各种粥的食疗方,例如补气黄芪粥、生姜大枣粥、莲子糯米粥、麦枣安心粥、茯苓粥(点击这里查看)等等。

常有偷懒的朋友问我,是不是直接喝黄芪水、姜枣茶也一样。

其实各有各的功效。

在这些粥方里,不是只有黄芪、莲子等在起作用,还有一味被大家忽略的东西,那就是大米、小麦等粮食。

例如我推荐大家在冬季喝的陈皮粥,它可以比作“陈皮人参汤”。但如果煮陈皮水,那么就没有这“人参汤”的功效了。

【2】

大米是补气的。

古代医家治疗虚病,如果是有钱的病人,就叫他用上好的人参;如果是穷人,就叫他每天喝浓浓的米汤。

米汤又被称为“穷人的人参汤”。人参还有诸多禁忌,而米汤却平和无偏,再没有比它更安全可靠的补品了。

古人对于各种粮食的功效了解得极为细致,因此能把这些寻常食材通过恰当的搭配吃出大补的效果——

大米,补的是脾胃之气。

糯米,补的肾气。

黍米:补的是肺气。

麦仁,补的是心气。

……

大米还分粳米和籼米,功效又有区别。

在粳米中,古人还讲究要用秋季收获的晚稻,这样的米滋补作用更佳。

……

参透了古人留给我们的这些饮食智慧,我们每日的养生,就可以从清晨的一碗粥开始了。

 

今劝人每日食粥,以为养生之要,必大笑。大抵养性命,求安乐,亦无深远难知之事,正在寝食之间耳。

——张耒《粥记》


自古至今,都有痴人费尽心力寻求养生的秘密,却不悟这秘密就在身边。

养生的事情,“正在寝食之间”。

好好的睡觉,好好的吃饭,好好地过日子,就行了。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