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冠英老师在大学课堂授课实录--养生桩

 天地虚怀xia 2018-11-29
 同学们好!我们又有两个多月没有见面了,上个学期我给咱们武学院医疗养生专业的30多个学生讲了一个学期的课,大约有50多个课时吧!基本上把大成拳(意拳)的基本功法,主要包括站桩、试力、走步、发力、推手和实战等这些内容都传授给了你们。但是这只是让你们对大成拳有了一个泛泛的大致的了解,光靠这一个学期是不够的,一年也是不够的,你们必须把心沉下来、静下来,踏踏实实地学上四年,即使你们大学毕业了,大成拳的修炼也毕不了业,因为大成拳不仅是修身,而且还要修心,不仅要修心,而且还要修道,即:要使自己的身心与道合一,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呀!
      大成拳走进大学课堂,成为医疗养生专业的一门课程,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的要求的必然,咱们武学院李德山院长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十分有远见的,他特登门拜访了我的恩师于永年老先生,因恩师年近九十,行动多有不便,为此特委派我来为大家讲课。我们就是要不断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去粗取精,为大众服务,造福社会。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独特的民族,我们有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明史,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有四大文明的古国,但只有我们中国的历史、文化是一脉相承的,而不象其他的文明史都是断代的、割裂的、不完整的。产生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的根源,在于这种文化具有包容性、内敛型、整体性、和谐性。它既承认矛盾性,但更讲究统一性。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原因和根本动力,但矛盾着的事物必须和谐统一于一体,使事物得到暂时的稳定,是矛盾的双方得到统一,正像那幅太极图一样,它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特征的符号,是中国古代人哲学观的集中体现。
      为什么我要讲中国传统文化呢?因为中国的武术文化、养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为什么要讲哲学呢?因为哲学是对一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并对一切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进行概括和总结。大成拳的创始人王芗斋老先生曾说过:“不明白拳学哲理,无异于抱石(鹅)卵而盼司晨。” 这样的认识是多么的深刻和精辟呀!
上个学期我们已经把大成拳的基本功法串讲了一遍,同学们也有了基本的了解与练习,我们就把当作是基础班吧!今天我们再从头学起,我们就把它当作巩固班吧!明年我们还是要讲这些课,还是从站桩到试力,从站桩到推手,从站桩到实作,这样循环往复地练习,一切都要从站桩中去找,找浑圆整劲、找六面争力,但又不能仅仅停留在站桩当中,要让它为推手和实作服务,一切都要围绕着这一目标而进行,到那时我们就可以把它叫做提高班了。
      今天我们讲站桩,同学们,为什么大成拳没有套路?为什么又特别强调站桩的重要性呢?形意拳、太极拳中都有站桩,但是他们只是起辅助作用的,八卦掌当中也有桩,它练的是活步桩。而大成拳的站桩是整个大成拳的核心和基础。说它是核心,因为他是拳的本质和精髓,说它是基础,因为一切都要从站桩中去找,找紧松内劲,找浑圆内劲,找一触即发的爆炸力,找神经触觉之灵敏,找发挥潜能之笃力,没有桩功这一切都无从获得。
      在这里我要强调“两个坚持、两个反对”。这就是坚持把基础与目标结合起来,坚持把过程与目的结合起来;反对仅仅只是停留在站桩这个基础上而踟躇不前,反对超越了站桩等基础而妄想直接获得高超的、整体力的技击。我希望同学们把这些句都能铭记于心,认真体悟,勤学苦练,早出成绩。
                            第一节    站桩
      大家都知道站桩是大成拳的基础功法,这个拳的核心与实质也是以站桩为主要特征的,站桩这个环节十分重要,站桩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养生桩(当年王芗斋老先生称之为基础桩)第二部分是技击桩。
       下面我先讲养生桩,也是基础桩。咱们班的人数加上旁听生才30多人,并不算太多,今后我们要严格遵守考勤纪律,尽量不请假、少请假,考勤占总成绩的30%呢!希望同学们不要忽略了这一点哟!
      现在同学们分三排把队形拉开,前后左右保持一米半的间距,跟我一起把养生桩的主要桩法再预习一遍:提插桩、提抱桩、撑抱桩、平抱桩、推托桩、分水式、休息式,养生桩的步法一般都是平行步,基本上都是双脚与双肩同宽平行站立,腿微曲、胯回掖、身正、目正、项竖、肩松、息平。息平就是呼吸平稳、均匀、自然,不能憋气,这一点非常重要,希望同学们牢记在心,即使你的桩站得不规范、不标准也没关系,但首要的一条就是必须呼吸自然,因为呼吸自然就不会出偏,就能够坚持站下去,能坚持站下去,你的神经就会得到调养、筋肉就会得到锻炼,关于站桩的姿势,我们会在今后的练习当中慢慢的调整、纠正。
      刚才我演示、演练的这几个桩,大家要多从名称上去揣摩体悟、认识理解。比如:提插桩,要体现出既提又插的矛盾劲来。双脚自然站立,双肩自然下垂,这就是我们平常时放松时自然状态。但是,我们是在练功呀,在练位静运动的功法,就不能这样了。因为,静位运动是一种特殊的运动形式,是高效率的高级功法。下面大家跟着我的示范动作学,现在双腿微微地、缓慢地往下屈蹲10公分左右,双肩、臂向两侧微提,双手五指撑开,放置于大腿外侧的斜上方约有10公分左右,意想微微向下插入地下,同时也要有上提之意,用意不用力。当然,同学们开始时是很难掌握意的运用,我们可以稍微用一点力,以作渡河之筏嘛!你们可以意想往上提10斤的水桶,而这个水桶必然会有一个向下的重力,我们在这一提一插之后,就能找到这个临界点,即力量相等、方向相反的这个点,我们要在这个点上做文章,这里面要有上下矛盾的二争力。当然,同时还要具备前后、左右的矛盾争力。双手五指撑开,放置大腿外侧的斜侧上方,要有往外的膨胀劲,同时要有往回的裹劲,拇指与小指也要形成向前、向后的争力。
      再比如推托桩,顾名思义,也是两种力,既有向前的推力,又有向上的托力,这样在双肩与头颈之间形成了一个45度的角度,而腰臀部向后下方沉坠,又形成了推托桩的矛盾争力,即在我们的前上方形成了一个综合力,当然,也要同时具备上下、前后、左右的浑圆力。撑抱桩的基本要求也是如此,撑抱桩是养生桩的典型代表,是练习者最常用的桩法,望同学们能举一反三,勤而行之。
     下面让班长周越同学到前边来,让他对着练功玻璃镜演练养身桩的桩法,并检查自己的桩法是否正确与规范,哪些方面做的好?哪些方面做的不好?问题出在哪里呢?同学们集中精力,认真观察,周越同学所做的养生桩法的动作(大约用了10分钟)
      刚才周越同学做了养生桩的主要桩法,基本上是不错的,这说明你们班长在课下是用功练习了,我希望同学们。要向你们的班长学习。你们早晨起床后站半个小时,睡觉前再站半个小时就可以了,当然你们也不可能每天站三、五个小时,其实也没有这样做的必要,因为大成拳的功夫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三、五年能练成的,更不是三、五个月能练出来的。功夫就是用功时间的长期积累嘛!
      同学们现在分析一下周越同学做的养生桩,为什么说基本上是不错的呢!第一、他呼吸自然均匀,不憋气;第二、他的肩、胯松和、圆润。能松下来是很不容易的,站桩的第一步要求,就是首先要松下来。第三、他的桩法间架顺畅、匀称、自然。不足之处也有,第一、是颈项没有真正竖起来。第二、身体没有完全中正,有点前倾,而且缺乏形曲力直的矛盾争力。当然,你们只学习了一个学期,你们练习的时间毕竟还短,你们假如都能达到这样水平、这样程度,我就满意了。
      现在快10点了,我们准备下课了,休息10分钟,一会儿我们上课时讲技击桩,好,同学们下课。
      咱们接着刚才的课往下讲,讲技击桩,技击桩是为实战服务的,是实战搏击前的预备式,比如这个矛盾桩(演示中),即李小龙称之为警戒桩,其实都是一个意思。技击桩与养生桩除了在意念上的有区别外,在外形上的桩步上也是有区别的,养生桩的桩步基本上都是双重步、平行步,而技击桩的桩步基本上都是单重步、丁八步、独立步,同学们要把这个特点记下来。
下面我逐一地把技击桩的常用的桩法给大家演示一下,同学们把队形拉开一定的间距,跟我一起练习一遍:矛盾桩、勾挂桩、托婴桩、推托桩、子午桩、独立桩、伏虎桩、降龙桩。技击桩的桩法有很多种,但是我们主要掌握了这几种桩就可以了,只需举一反三就行了,因为他们只在外形上有各种不同的变化,其内在的要求和精神实质是不变的。
       咱们把每个桩都做一遍,对上个学期所学知识进行一次展示。谁是否用功了,用了多少功,我一眼就能看出来,你如果确信自己是天分极高,悟性极强的天才,根本不用花太多的力气去站、去练,那也可以,谁是请他举手,怎么没有一个举手的,那就都不是天才,不是天才就要靠勤奋了,不刻苦勤奋你就长不了功夫。
      刚才,我逐一地为同学们纠正了技击桩的姿势,我发现有三个同学做的比较好,有三个同学做的比较差,而大多数的同学都属于基本还可以的状态吧,同学们!希望你们在课下加把劲,下点功夫。桩功学不好,下一步的试力就更不好学,你就会更感到吃力了。
下面我们请樊亚杰同学上来,他做的算是比较好的,让他给大家做示范,同学们要认真观察、精心领悟、他做的桩为什么好?好在哪里?(樊亚杰逐一做完上述技击桩,约用了十分钟)
      刚才樊亚杰同学所作的这几个桩基本上是不错的,第一、樊亚杰同学上课注意听讲,课后用功练习,所以,他的桩不管是养生桩还是技击桩都做的比较规范,基本符合要求;第二、他的桩有敌情观念,视之有物,精神状态饱满,虽意紧,而形松。能做到形松意紧是非常不容易啊!第三、是肩胯松和、圆润,这样才有利于力由下往上的传达!当然,不足之处是他的技击桩做的不够浑厚,缺乏浑圆均整的整劲,这也是属于正常现象,因为他和你们一样刚刚练了半年多,今后还需要不断的下功夫,功夫是由时间一点点地积累的,是长期勤奋刻苦积累而成的。
在技击桩当中,最常练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矛盾桩,这就如养生桩当中的最常练的,最具代表性是撑抱桩一样,其他的桩法只是他的外形手法上的差异而已,而内在的、实质和要求是不变的。矛盾桩的双臂要求前手略高于后手,前手为盾,后手为矛,撑三抱七,双腿的重心要求前三后七,全身要求舒适得力,间架匀整协调。矛盾桩练好了,钩挂桩也会随之练好,因为它只需加上一个向上钩向下挂的劲儿就行了,托婴桩只需加上一个向上托又向坠的劲儿就行了,其他依次类推。伏虎桩的特点是下盘最低,身向后靠而下坐,而腿部的力量却要向上拔,目的是锻炼双腿肌肉的耐受力。降龙桩的特点是双脚距离最远,目的是通过双臂、双腿、将背肌腰肌连结贯通起来,主要是锻炼腰背肌肉之活力,为将来实现整体发力而服务。
       同学们,现在又到了下课时间了,今天上午我们花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又重温了上个学期我们学过的课程,今天我们主要讲了三个问题:一是、要学拳必先要学中国的传统文化,要学哲学,其实哲学的核心就是事物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只要我们能抓住核心, 主题抓住主要矛盾,其他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二是、养生桩练习的内容、要求、特点;三是、技击桩练习的内容、要求、特点。
         当年陆游的儿子羡慕其父亲在诗坛上的成就,想追随父亲习练诗文,陆游曾对他儿子说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希望同学们在课下勤学苦练,这样才能出功夫啊!
      你们都是大学生,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有较强的理解力,我相信你们能够做到知行合一,既要理解拳理、拳论,又要脚踏实地的真学苦练。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现在下课,同学们向于老师行抱拳礼并异口同声的说:老师好!老师再见!
​同学们好!我们又有两个多月没有见面了,上个学期我给咱们武学院医疗养生专业的30多个学生讲了一个学期的课,大约有50多个课时吧!基本上把大成拳(意拳)的基本功法,主要包括站桩、试力、走步、发力、推手和实战等这些内容都传授给了你们。但是这只是让你们对大成拳有了一个泛泛的大致的了解,光靠这一个学期是不够的,一年也是不够的,你们必须把心沉下来、静下来,踏踏实实地学上四年,即使你们大学毕业了,大成拳的修炼也毕不了业,因为大成拳不仅是修身,而且还要修心,不仅要修心,而且还要修道,即:要使自己的身心与道合一,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呀!
      大成拳走进大学课堂,成为医疗养生专业的一门课程,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的要求的必然,咱们武学院李德山院长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十分有远见的,他特登门拜访了我的恩师于永年老先生,因恩师年近九十,行动多有不便,为此特委派我来为大家讲课。我们就是要不断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去粗取精,为大众服务,造福社会。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独特的民族,我们有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明史,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有四大文明的古国,但只有我们中国的历史、文化是一脉相承的,而不象其他的文明史都是断代的、割裂的、不完整的。产生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的根源,在于这种文化具有包容性、内敛型、整体性、和谐性。它既承认矛盾性,但更讲究统一性。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原因和根本动力,但矛盾着的事物必须和谐统一于一体,使事物得到暂时的稳定,是矛盾的双方得到统一,正像那幅太极图一样,它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特征的符号,是中国古代人哲学观的集中体现。
      为什么我要讲中国传统文化呢?因为中国的武术文化、养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为什么要讲哲学呢?因为哲学是对一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并对一切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进行概括和总结。大成拳的创始人王芗斋老先生曾说过:“不明白拳学哲理,无异于抱石(鹅)卵而盼司晨。” 这样的认识是多么的深刻和精辟呀!
上个学期我们已经把大成拳的基本功法串讲了一遍,同学们也有了基本的了解与练习,我们就把当作是基础班吧!今天我们再从头学起,我们就把它当作巩固班吧!明年我们还是要讲这些课,还是从站桩到试力,从站桩到推手,从站桩到实作,这样循环往复地练习,一切都要从站桩中去找,找浑圆整劲、找六面争力,但又不能仅仅停留在站桩当中,要让它为推手和实作服务,一切都要围绕着这一目标而进行,到那时我们就可以把它叫做提高班了。
      今天我们讲站桩,同学们,为什么大成拳没有套路?为什么又特别强调站桩的重要性呢?形意拳、太极拳中都有站桩,但是他们只是起辅助作用的,八卦掌当中也有桩,它练的是活步桩。而大成拳的站桩是整个大成拳的核心和基础。说它是核心,因为他是拳的本质和精髓,说它是基础,因为一切都要从站桩中去找,找紧松内劲,找浑圆内劲,找一触即发的爆炸力,找神经触觉之灵敏,找发挥潜能之笃力,没有桩功这一切都无从获得。
      在这里我要强调“两个坚持、两个反对”。这就是坚持把基础与目标结合起来,坚持把过程与目的结合起来;反对仅仅只是停留在站桩这个基础上而踟躇不前,反对超越了站桩等基础而妄想直接获得高超的、整体力的技击。我希望同学们把这些句都能铭记于心,认真体悟,勤学苦练,早出成绩。
                            第一节    站桩
      大家都知道站桩是大成拳的基础功法,这个拳的核心与实质也是以站桩为主要特征的,站桩这个环节十分重要,站桩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养生桩(当年王芗斋老先生称之为基础桩)第二部分是技击桩。
       下面我先讲养生桩,也是基础桩。咱们班的人数加上旁听生才30多人,并不算太多,今后我们要严格遵守考勤纪律,尽量不请假、少请假,考勤占总成绩的30%呢!希望同学们不要忽略了这一点哟!
      现在同学们分三排把队形拉开,前后左右保持一米半的间距,跟我一起把养生桩的主要桩法再预习一遍:提插桩、提抱桩、撑抱桩、平抱桩、推托桩、分水式、休息式,养生桩的步法一般都是平行步,基本上都是双脚与双肩同宽平行站立,腿微曲、胯回掖、身正、目正、项竖、肩松、息平。息平就是呼吸平稳、均匀、自然,不能憋气,这一点非常重要,希望同学们牢记在心,即使你的桩站得不规范、不标准也没关系,但首要的一条就是必须呼吸自然,因为呼吸自然就不会出偏,就能够坚持站下去,能坚持站下去,你的神经就会得到调养、筋肉就会得到锻炼,关于站桩的姿势,我们会在今后的练习当中慢慢的调整、纠正。
      刚才我演示、演练的这几个桩,大家要多从名称上去揣摩体悟、认识理解。比如:提插桩,要体现出既提又插的矛盾劲来。双脚自然站立,双肩自然下垂,这就是我们平常时放松时自然状态。但是,我们是在练功呀,在练位静运动的功法,就不能这样了。因为,静位运动是一种特殊的运动形式,是高效率的高级功法。下面大家跟着我的示范动作学,现在双腿微微地、缓慢地往下屈蹲10公分左右,双肩、臂向两侧微提,双手五指撑开,放置于大腿外侧的斜上方约有10公分左右,意想微微向下插入地下,同时也要有上提之意,用意不用力。当然,同学们开始时是很难掌握意的运用,我们可以稍微用一点力,以作渡河之筏嘛!你们可以意想往上提10斤的水桶,而这个水桶必然会有一个向下的重力,我们在这一提一插之后,就能找到这个临界点,即力量相等、方向相反的这个点,我们要在这个点上做文章,这里面要有上下矛盾的二争力。当然,同时还要具备前后、左右的矛盾争力。双手五指撑开,放置大腿外侧的斜侧上方,要有往外的膨胀劲,同时要有往回的裹劲,拇指与小指也要形成向前、向后的争力。
      再比如推托桩,顾名思义,也是两种力,既有向前的推力,又有向上的托力,这样在双肩与头颈之间形成了一个45度的角度,而腰臀部向后下方沉坠,又形成了推托桩的矛盾争力,即在我们的前上方形成了一个综合力,当然,也要同时具备上下、前后、左右的浑圆力。撑抱桩的基本要求也是如此,撑抱桩是养生桩的典型代表,是练习者最常用的桩法,望同学们能举一反三,勤而行之。
     下面让班长周越同学到前边来,让他对着练功玻璃镜演练养身桩的桩法,并检查自己的桩法是否正确与规范,哪些方面做的好?哪些方面做的不好?问题出在哪里呢?同学们集中精力,认真观察,周越同学所做的养生桩法的动作(大约用了10分钟)
      刚才周越同学做了养生桩的主要桩法,基本上是不错的,这说明你们班长在课下是用功练习了,我希望同学们。要向你们的班长学习。你们早晨起床后站半个小时,睡觉前再站半个小时就可以了,当然你们也不可能每天站三、五个小时,其实也没有这样做的必要,因为大成拳的功夫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三、五年能练成的,更不是三、五个月能练出来的。功夫就是用功时间的长期积累嘛!
      同学们现在分析一下周越同学做的养生桩,为什么说基本上是不错的呢!第一、他呼吸自然均匀,不憋气;第二、他的肩、胯松和、圆润。能松下来是很不容易的,站桩的第一步要求,就是首先要松下来。第三、他的桩法间架顺畅、匀称、自然。不足之处也有,第一、是颈项没有真正竖起来。第二、身体没有完全中正,有点前倾,而且缺乏形曲力直的矛盾争力。当然,你们只学习了一个学期,你们练习的时间毕竟还短,你们假如都能达到这样水平、这样程度,我就满意了。
      现在快10点了,我们准备下课了,休息10分钟,一会儿我们上课时讲技击桩,好,同学们下课。
​咱们接着刚才的课往下讲,讲技击桩,技击桩是为实战服务的,是实战搏击前的预备式,比如这个矛盾桩(演示中),即李小龙称之为警戒桩,其实都是一个意思。技击桩与养生桩除了在意念上的有区别外,在外形上的桩步上也是有区别的,养生桩的桩步基本上都是双重步、平行步,而技击桩的桩步基本上都是单重步、丁八步、独立步,同学们要把这个特点记下来。
下面我逐一地把技击桩的常用的桩法给大家演示一下,同学们把队形拉开一定的间距,跟我一起练习一遍:矛盾桩、勾挂桩、托婴桩、推托桩、子午桩、独立桩、伏虎桩、降龙桩。技击桩的桩法有很多种,但是我们主要掌握了这几种桩就可以了,只需举一反三就行了,因为他们只在外形上有各种不同的变化,其内在的要求和精神实质是不变的。
       咱们把每个桩都做一遍,对上个学期所学知识进行一次展示。谁是否用功了,用了多少功,我一眼就能看出来,你如果确信自己是天分极高,悟性极强的天才,根本不用花太多的力气去站、去练,那也可以,谁是请他举手,怎么没有一个举手的,那就都不是天才,不是天才就要靠勤奋了,不刻苦勤奋你就长不了功夫。
      刚才,我逐一地为同学们纠正了技击桩的姿势,我发现有三个同学做的比较好,有三个同学做的比较差,而大多数的同学都属于基本还可以的状态吧,同学们!希望你们在课下加把劲,下点功夫。桩功学不好,下一步的试力就更不好学,你就会更感到吃力了。
下面我们请樊亚杰同学上来,他做的算是比较好的,让他给大家做示范,同学们要认真观察、精心领悟、他做的桩为什么好?好在哪里?(樊亚杰逐一做完上述技击桩,约用了十分钟)
      刚才樊亚杰同学所作的这几个桩基本上是不错的,第一、樊亚杰同学上课注意听讲,课后用功练习,所以,他的桩不管是养生桩还是技击桩都做的比较规范,基本符合要求;第二、他的桩有敌情观念,视之有物,精神状态饱满,虽意紧,而形松。能做到形松意紧是非常不容易啊!第三、是肩胯松和、圆润,这样才有利于力由下往上的传达!当然,不足之处是他的技击桩做的不够浑厚,缺乏浑圆均整的整劲,这也是属于正常现象,因为他和你们一样刚刚练了半年多,今后还需要不断的下功夫,功夫是由时间一点点地积累的,是长期勤奋刻苦积累而成的。
在技击桩当中,最常练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矛盾桩,这就如养生桩当中的最常练的,最具代表性是撑抱桩一样,其他的桩法只是他的外形手法上的差异而已,而内在的、实质和要求是不变的。矛盾桩的双臂要求前手略高于后手,前手为盾,后手为矛,撑三抱七,双腿的重心要求前三后七,全身要求舒适得力,间架匀整协调。矛盾桩练好了,钩挂桩也会随之练好,因为它只需加上一个向上钩向下挂的劲儿就行了,托婴桩只需加上一个向上托又向坠的劲儿就行了,其他依次类推。伏虎桩的特点是下盘最低,身向后靠而下坐,而腿部的力量却要向上拔,目的是锻炼双腿肌肉的耐受力。降龙桩的特点是双脚距离最远,目的是通过双臂、双腿、将背肌腰肌连结贯通起来,主要是锻炼腰背肌肉之活力,为将来实现整体发力而服务。
       同学们,现在又到了下课时间了,今天上午我们花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又重温了上个学期我们学过的课程,今天我们主要讲了三个问题:一是、要学拳必先要学中国的传统文化,要学哲学,其实哲学的核心就是事物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只要我们能抓住核心, 主题抓住主要矛盾,其他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二是、养生桩练习的内容、要求、特点;三是、技击桩练习的内容、要求、特点。
         当年陆游的儿子羡慕其父亲在诗坛上的成就,想追随父亲习练诗文,陆游曾对他儿子说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希望同学们在课下勤学苦练,这样才能出功夫啊!
      你们都是大学生,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有较强的理解力,我相信你们能够做到知行合一,既要理解拳理、拳论,又要脚踏实地的真学苦练。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现在下课,同学们向于老师行抱拳礼并异口同声的说:老师好!老师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