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记》中出现三次“四十六日”,背后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深意?

 思明居士 2018-12-04

在悟空问答看到这样的一道题,一位署名陈大舍的先生回答了这个问题,其态度是:

“先直接说:“毫不神秘。”而且也没有蕴含着任何“深意”,因为在当时“四十六日”是个成语,一般用来形容一段不算久,但是却非常重要的时间段。”

陈先生对这个成语的解释,笔者也是认同的,仅仅是这个成语里面依然有深意,而且是与古代数理文化的思路息息相关的。

笔者的态度是,这是很重要的古代数理文化传承的证据。四十六日何以成为当时的成语,这不能简单理解为一个不算久的重要时间段,而是有重要古代数理文化影射的一个时间段。

古人通常使用三作为虚数,那么三十、三百也要留神,可能也是虚数。这个虚数不是现代数学意义的欧拉发明的虚数,在古代,是指一个不太确定的数,但是体现出一种数量级意义的差不多。

那么,司马迁完全可以基于这种文字习惯,写三十日,这还正好是一个月,为何要写“四十六日”呢?这有所指。而且,陈先生也找到充足的证据,证明了四十六日是当时流行的一个成语。

古人的“四十六日”

陈先生不仅在《史记》中找到该成语的三处出处,还在其他同时期前后的古书中也找到出处,作了一些基础工作。此处引用,表示感谢。

《史记》中出现“四十六日”记述一共有三处。

第一处是长平之战,“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第二处是楚怀王使卿子冠军宋义救赵,“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最后一次出现四十六日是在《秦始皇本纪》,“子婴为秦王四十六日”。

其他同时期前后的古书中出现的“四十六日”:

——《管子·轻重己》:“以冬日至始,数四十六日,冬尽而春始。”——《淮南子·天文》:“距日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阳气冻解,音比南吕”;——《东方朔内传》云:“秦并六国,太白星窃织女侍儿梁玉清、卫承庄逃入卫城少仙洞,四十六日不出……

古人的“四十六日”的来源

从以上六条记载可以看出,第一、这与历法有关;第二,古人当时很迷信这个日子,也就是古人认为这个时间段是有意义的。不是虚数,而是准确的数字。

西汉时期,出现了现代我们依然还在使用的农历的基本定版,也就是该历法方式早就出现了,西汉时期整理颁布,统一使用了。

该历法的主要特征是一年12个月,每年24个节气,每个节气大约十五天。

为何是大约?因为当时的古人已经很精确的知道一年是365天多一点,《尚书》中有明确记载。那么历法就是怎么细节安排的事情了。那么用24除,取整是十五。一年多出来五天多一点。所以每个节气的间隔时间是略有小小调整的,以校准地球在太阳黄道面的实际位置。

西方古代早期有一种历法的方案是一年12个月,一个月30天,最后五天放假庆祝。这很粗暴简单。后来,宗教对此进行了调整,分大小月,大月31,小月30,这样的结果是366,又多一点点。那么就在二月进行调整。这也就是现在使用的公历的雏形。

中国古人当时最著名的数理循环是八卦、64卦,且西汉的董仲舒提出来了独尊儒术。出于数理一统文化的需要。24个节气在八卦中也是要对应的。也就是24节气的八分。那么每三个节气是一卦。也就是45天-46天左右。

也就是四十五或四十六天在八卦中是一卦。如果这一卦是某个扭转的阶段,那么这意味着一阳初生已经结束,该进入下一个阶段了。

这就是古人为何迷信这四十六天的原因。四十六日不出或不进,在当时而言,是一种转机、改变的暗示。

西方人对四十五的迷信

中国人很现实,等了四十六天,也不见得解决什么问题,这个成语也就慢慢地很少有人再用了。这也就是文化的淘汰的一种过程。当然,古人重文情理,也没人深究这个数的问题。

大约将近2000年后,上世纪初,西方有位学者江恩,搜寻古埃及、古印度、古代中国相关数理文化的内容,用于股市。他特别关注了中国古代使用的24节气的历法,并产生利用节气表达股市周期的一种方法。他还认为这个45天是重要的等周期之一,是一年的八分之一,是他所说的正方。

我们可以随意找一段行情看看,这种等周期存在吗?好像有,好像没有。笔者在《股市预测数学基础》中对此种提法,进行了否定。

《史记》中出现三次“四十六日”,背后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深意?

45天等周期?

古代成语中与数理文化有关的带有数的成语往往会有故事的

举一例子:

《周易》引出一个成语,“隔八相生 ”,简单理解就是八卦一个循环之后再循环。每隔八卦是一个循环。但是,这实际是在说音律。古代文人,需要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都得学,音律是必修课。

音律不是七个音吗?那这里的隔八是何意?

这又是古代数理文化一统带来的数学问题。如何让七等于八?隔八,翻译成隔着的第八个问题就解决了。

古人从律数大小次序中发现的最谐和音的方法。律数大小次序的排列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将黄钟从十二宫子位起排成圆图,则谐和音的位置都在第八位上。如黄钟的谐和音为林钟。

看古人这么一解释就明白了,也就是中音1和高音1,相隔是七,正好第八个。这种隔八。可不是中间间隔八。

那么笛子的6个眼怎么解决这个隔八的问题,学会笛子就懂了。

这就是古代数理大一统兼容表达使用的一种手法。在数学不能解决、不好解决问题的时候,采用语言手段解决问题。

对于这种兼容表达的情况,那么就得就事论事地理解古人说的同一个词。

古代与数有关的成语很多,不能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乱用,最好还是对其本意略知一二,以免谬之千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