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系统之美》:不明白系统思维,做100个目标也没用

 生财大掌柜 2018-12-09

——善用系统的“内功”,警惕系统的“报复”。

统是什么?跟我有什么关系?这可能是很多人看到书名以后,脑子里首先蹦出来的问题。

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1967年,罗马尼亚政府认为需要增加本国人口,于是出台了一项粗暴的政策,禁止45岁以下妇女流产。很快,出生率就增加了两倍。

但过了一段时期以后,出生率又回落到原来的水平。此外,由于大量危险的非法流产,育龄妇女的死亡率较之前增加了两倍。一些贫困家庭因为无法抚养多个孩子,开始抵制政府。

最终,人口政策制定者、独裁者齐奥塞斯库被送上了断头台。新政府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就是废除对流产和避孕的禁令。

在罗马尼亚实施禁令的同一时期,同样也受到低出生率困扰的匈牙利,则出台了一项温和的奖励计划:人口较多的家庭可以拥有更大的房屋,最后起到了不太明显但尚算积极的效果。

时间回到20世纪30年代,瑞典的人口出生率陡然下跌。有意思的是,与罗马尼亚和匈牙利都不一样,瑞典政府认为,相比于家庭人口的数量,育儿的质量更为重要。

随后,瑞典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提高国民育儿水平的政策,包括支持有需要的家庭,增加教育和保健投资,等等,与此同时,也保留了人们自由地避孕和流产的权利。

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就是一个复杂系统。所谓系统,就是一个由一组相互连接的要素构成的、能够实现某个目标的整体。大到生态环境、国民经济、金融市场,小到一家便利店、一个温度调节器、一个人的健身习惯……都能看作是一个系统。可以说,我们每天就生活在一个包罗万象的系统网络之中。

系统干预者(如上述例子里的各国政府)对于系统的不同认识,从而使用不同的干预手段,会造成千差万别的结果,有的能够很好地达到预期的目的,有的却遭到了系统的报复。

理解系统,顺应系统,在此基础上对系统进行目的性的调控,显然是一项重要的能力。系统思考大师梅多斯的《系统之美》,可谓教科书级的经典之作。想要“系统地”入门系统思考,可以从这本书入手。

下面我将介绍三种常见的系统“陷阱”,也就是会导致系统恶化的系统结构,我们称之为系统基模:目标侵蚀、目标错位和转嫁负担。然后,再介绍调控系统的三个杠杆点:反馈回路、自组织和社会范式

目标侵蚀

先来说第一个系统基模:目标侵蚀。

对于系统行为来说,最关键的决定因素,就是系统的目标。如果目标出了问题,就好比系统罹患了癌症,令系统细胞发生病变。

目标侵蚀,是“系统癌变”的一种情形,指的是系统的绩效表现节节下滑,日渐恶化。

通常来说,系统干预的主体,会有一个绩效目标或期望的系统状态。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是个慢跑锻炼者,目标是每个月累计跑50公里。如果到了月中的时候,你才跑了10公里,那你就会在剩下的半个月里增加跑步的次数,或者延长每次跑步的距离,以确保这个月的实际完成情况符合最初的期待。

但是,如果系统稍微复杂一点,就容易产生两个问题。

首先,主体感知到的系统状态与系统的实际状态可能不一致。一般来说,主体对坏消息更敏感,倾向于更加关注并相信坏消息,而非好消息。当实际绩效有变化时,最好的结果会被当做偏差忽略掉,而最坏的结果却被记住了。

假设你最近在减肥,天天称重,有时候会看到体重变轻了一点点,有时候会看到自己重了一些。你会更容易对增加的体重感到沮丧,而把体重变轻的情况看得无足轻重。

当你看到自己这个月底的体重比上个月底增加了1斤,你会认为自己减肥失败,却忽略了与四个月前的数据相比,你已经成功减重了4斤。

然后,期望的系统状态会受到感知到的状态的影响。也就是说,标准并不是绝对的,不变的。当感知到的绩效水平下滑了,目标也可以相应地下调。

例如你在练习长跑,本来计划一个月后能一次持续跑10公里,但一个月后没能做到,就认为自己不可能做到,于是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低,长跑水平也就得不到提高了。

这是一个具有下降趋势的增强回路。感知到的系统状态越差,期望就越低;期望越低,与现状的差距就越小,从而采取更少的修正行为;而修正行为越少,系统的状态也就越差……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目标错位

再来看第二个系统基模:目标错位。它是指目标定位不当,不能真实地反映系统的状态,这样系统就不可能产出期望的结果。

如果期望的系统状态是国家安全,而把目标定位为军费开支数额,那么系统的行为就是军备竞赛。要是军备开支过高,超出了合理的限度,挤占了经济建设或其他方面的投资,反倒会削弱国家安全。

如果期望的系统状态是良好的教育,并以平摊到每位学生身上的教育经费为衡量标准,就能确保教育经费能用到每一位学生身上。但如果以标准化的考试成绩作为教育质量的衡量标准,就会导致应试教育。

所以,如果你发现一个系统或计划的结果与人们的初衷相悖,那么很有可能是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定错了目标。

近年来网上兴起了不少打卡群,很多热爱学习和提升的小伙伴,都喜欢参加早起打卡或看书打卡的活动。这种行为本身没有问题,但你应该问一下自己:我的目标是什么?

如果不知道自己早起要干什么,看书的目的是什么,只是为早起而早起,为看书而看书,那就是目标错位了。

目标错位,就意味着,你越是努力,就越是南辕北辙。

转嫁负担

再来看第三个系统基模:转嫁负担,也称上瘾,指的是依赖者把负担转嫁给干预者。说到上瘾,大家都不难理解。毒瘾、烟瘾、网瘾,都是比较顽固的上瘾结构。

除了个人可能对某样东西上瘾外,在一些大型的系统里也存在着类似的症状,例如农民种地对肥料的依赖,西方国家经济体系对廉价石油的依赖,等等。

在系统的起步阶段和关键时刻,适度的干预可能是好事。譬如新生儿需要大人的悉心照顾,接种天花疫苗可以实现免疫。

但是,如果系统长期依赖于干预者的扶持,就会削弱系统原本维持其自身状态的能力。一旦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萎缩了,就会需要更多的外界干预措施,形成恶性循环。

书上举了一个农业上的例子,当虫害威胁到农作物的生长时,本该系统地分析导致虫害爆发的因素,如单一作物栽培模式、生态系统破坏等,但人们往往更倾向于使用方便快捷的杀虫剂。

这样就容易陷入失控状态:喷洒杀虫剂的确能快速消灭害虫,但也导致了生态系统的更大破坏,从而引发更大的虫害,导致农民使用更多的杀虫剂……根本停不下来。

我们在生活中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陷入上瘾结构,从而形成一种假象:似乎我们自身就是如此强大。有了美团外卖,很多人连一顿像样的饭菜都不会做;有了印象笔记,很多文章一键收藏了以后就再也不见天日。

这不是说,我们不应该在生活中使用便捷工具,而是要警惕一点:不要陷入到上瘾行为当中无法自拔,彻底依赖于某一种外力,取代了自身的成长。

导致系统恶化的系统基模(系统结构)还有很多。那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可能产生的系统基模,打通系统的障碍,更有效率地调控系统?为此,就要找到系统的“杠杆点”,施加较小的变化,就能让系统行为发生显著的转变。

下面介绍三种重要的杠杆点:反馈回路、自组织和社会范式

反馈回路

先来看反馈回路。

大部分系统都具备三个构成要件:存量、流量和反馈回路。对于一个浴缸而言,浴缸里的水就是它的存量,水的注入量和流出量就是它的流量,而控制水流入流出的机制(阀门),则是浴缸系统的反馈回路。

反馈回路可能导致存量水平维持在某一个范围内,趋向一个目标进行调节,我们称之为调节回路,例如一杯咖啡的温度逐渐趋向于室温;

也可能强化系统原有的变化态势,我们称之为增强回路,包括通常所说的“指数增长”,不过它既可以是上行的,也可以是下行的。

相对于比较稳定的存量而言,反馈回路的变化更为灵活,因而更适合作为系统调节的杠杆。

从调节回路的角度来看,一个复杂系统内部通常都有不计其数的调节回路,因而具备较强的自我纠正能力。

在某一些时候,有的调节回路是不起作用的,例如人体通过流汗或打寒颤来维持体温的机制,工厂的应急系统等,但这些回路的存在,对于系统的长期价值至关重要。

这些“应急”的反应机制,因为并不经常使用,而且看起来需要较大的维护成本,所以经常受到我们的忽视。

举个日常的例子,我们都觉得近在眼前的工作、考试和约会都是需要马上去做的,而像锻炼身体和阅读、思考这些“不急在一时”的事情,往往被排在后面,最后就会因为“没有时间”而荒废掉。

短期来看,这好像没什么影响,但长期以往,我们的身体素质、认知水平和对人生方向的把握,就容易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从增强回路的角度来看,它可能是系统出现增长、爆发的机遇,也可能是系统遭到腐蚀、崩溃的根源。

如果系统中存在一个不受遏制的增强回路,该系统最终会被其摧毁。“富者愈富”,即我们常说的马太效应,就是一个受增强回路影响的系统基模。竞争的赢家获得有利条件,从而可以在未来获得更大的发展,而输家的状况则会越来越差。

所以,我们需要激活一些调节回路,来抵消疯狂的增强回路的影响。例如实施反垄断法,防止某企业独霸市场;对富人征收更多的税,建立社会慈善机构,以保证社会公平,等等。

在世界模型中,人口和经济增长率都是杠杆点。这里有一个反常识的地方就是,由于时间延迟的普遍存在,只有减缓人口和经济的增长,才能让更多调节回路有时间发挥作用。

是的,你没看错,是要适当减缓经济的增长。如果经济像脱缰的野马一样过快地增长,而其他方面跟不上节奏的话,造成的结果就不是“指数增长”,而是系统崩溃了。就像你超速开车的时候,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会大增,你很难依赖于刹车或其他先进的驾驶技术,更好的办法是降低行驶速度。

自组织

再来看一个更高级的杠杆点,自组织。

有机系统和一些社会系统,可以通过创造全新的结构和行为,彻底改变自身,这就叫做自组织。人的免疫系统能对以前从没遇到过的各种伤害做出应对,人类大脑可以捕获新的信息并冒出灵感,就是这个原理。

自组织特性会产生异质性和不可预测性,需要一定的自由、试验,甚至混乱,因而可能会导致人们的恐慌和怀疑。在电商刚刚起步的阶段,很多人都不信任网络交易,电商市场也的确鱼龙混杂,但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自由尝试和探索以后,市场越来越完善了,网购也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因此,自组织系统往往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带来重大的革新和进步。想让自组织发挥作用,就要鼓励多样性。生物界的进化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跟很多人的想象不一样,科技的发展,不是有了一个应用的目标,才会产生出新的科研成果;而是相反,在科研活动的自由探索中,产生了成果,人们才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

在文化领域也一样,强调单一的文化认同,就等同于放弃了博采众长的机会,也会削弱人类社会的适应力。一个人固守自己的认知层次,对不同的声音未经思考就大肆攻击,就失去了三观提升的可能。

更进一步来说,想要创造多样性以实现进化,自组织机制需要更多的原材料、实验、变异和测试。拿技术演进来举例,原材料就是各种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利用图书馆、论文以及人的大脑等,创造和积累大量的科学知识,而测试机制可能是市场竞争,也可能是政府的赞助,或者对人们需求的满足。

其目的是,从海量、多变的信息存量中选择出可能的模式,并对各种全新模式进行检测,最终生成最合适的方案。

社会范式

前面说到的两种杠杆点,反馈回路和自组织,都是系统内部的力量。现在让我们走出系统,看看系统以外的事物,也就是决定系统之所以为系统的心智模式:社会范式。

所谓社会范式,就是社会公认的,人们普遍相信的,关于世界是如何运作的一系列基本假设、规则或信念。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得好: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都会本能地以自我为中心,对其周边的物质存在作出反应,这准确无误地反映了他们的思想状态。

就像古埃及人制造了金字塔,因为他们相信人有来世一样,现在很多人想方设法要买车买房,因为他们普遍认为这是幸福生活的标配。

凡是在范式层面上采取干预措施或推动变革,都会产生巨大的杠杆效应,并从根本上改变系统。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比比皆是,比如基督教在中世纪的思想统治,比如近代史上的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又比如世纪之交人们相信“人人都需要一台个人电脑”。

你可能会觉得,范式比系统中的任何东西都要难以改变啊。而事实上,对于个人来说,这种转变可以在毫秒之间发生。它所需要你做的事情,只是头脑中的一闪念,在某一认知上的顿悟,或者采用一种新的观察方式……

在阅读一本牛书,听一个牛人的课程,经历人生的重大转折事件时,我们都可能会有这种思维跃迁的高峰体验。巴菲特在9岁的时候,从一本投资书里读到了“复利”的概念,于是揭开了财富积累的奥秘,后来还把他的复利思想传播出去,现在“复利”已经成了一个关乎投资和成长的重要范式。

那么,我们该如何主动改变既有的陈旧范式?通过建构系统的模型。在建构的过程中,我们就能跳出系统之外,把系统当做一个整体来审视。就好比人在城市中生活,不识城市真面目,打开地图才能看清它的全貌。在非物质层面也是如此。

比改变范式更高层次的做法,是超越范式。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玄?其实就是让自己摆脱任何范式的控制,持续不断地塑造和调整自己的世界观。接触一流的思想,尝试新的事物,建立成长型的心智模式,都能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点。

王阳明年轻时熟读经书,并亲身体验“格物致知”的学习方法,就是构建系统模型的过程。而在自家庭院“格”了好几天竹子后,他悟到了理并不在其他事物之中,而在人心中的道理。这个时候,他才真正超越了传统儒家的旧范式,建立了“阳明心学”的新范式。

最后要注意的是,杠杆点所处的层次越高,杠杆的作用就越大,系统抵制变化的力量也就越强,这就是社会总想排斥甚至消灭开悟者的原因。

后,我们来锤炼一下:由于我们就生活在一个包罗万象的系统网络之中,规避各种系统基模的消极影响,通过杠杆点来调控系统的能力,十分重要。

刚才我们探讨了三种会导致系统恶化的系统基模:目标侵蚀、目标错位和转嫁负担,然后认识了几个可以撬动系统的重要杠杆点:

1、反馈回路:维护好调节回路的自我修正能力,把控好增强回路的自我强化态势,能帮助我们确保系统的健康运作;

2、自组织:鼓励多样性和实验,让系统的自组织机制充分发挥“自治”的作用,创造系统的奇迹;

3、社会范式:从改变范式到超越范式,我们要不断地突破自身认知的局限,进入一个充满灵活性而又谦和的“空”的状态。

【大锤推荐语】

今晚我们将正式推出一款全新升级之后的产品。

在说新产品之前,请容我卖个关子,咱们先来说说一个互联网热词——系统思维。

现在的创业者们张口闭口“全局观”、“系统思维”什么的,搞的人人都想学一点系统思维了。

但你要知道,这学习系统思维就好比是,学习一门“万人敌”的本领,它要求的不是你精通每一个“兵种”或者“战术队形”什么的。

而是要求你,能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局面之下,心如明镜、洞悉本质,从而做到理阴阳,分参商,应节而发,举无不中。

这种本领可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学会的,它需要你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博采众家之长,予千锤百炼之中,化尽形态仅留神意,方能终为所用。

好了,我就不卖关子了。

今晚我们正式推出的专栏是——《一年听懂100本书》,它的终极使命就是,帮您打通系统思维的任督二脉。

在此后的一年里,每周两条听书音频将常伴您左右。

我们相信日拱一卒的积累,

我们相信功不唐捐的回报,

我们相信时间加持的伟大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