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元六气

 六合桂枝 2018-12-09
六气大司天

湖南大学 靳九成 教授通过现代天文学研究计算发现,七曜(日月与木火土金水星)视运动具有60年的准周期性,即阴阳五行、五运六气的循环周期为60年,即一个甲子,又称为一元。六元共360年,合周天360度。

在五运六气体系中,每年都有不同的“司天”、“在泉”之气(分别对应天地),司天之气主上半年,在泉之气主下半年。这只是“中司天”。小司天是日支,详见《运气精华》栏目。大司天则是以一元60年为单位,配属六气,大司天管前30年,大在泉管后30年。

小司天:日

中司天:年

大司天:元(60年)


明·薛方山《甲子会纪》:

“溯自黄帝命大挠作甲子,贞下起元,

从下元厥阴风木运开始,(巳亥之纪)

少阴(君火)为上元,(子午之纪)

太阴(湿土)为中元,(丑未之纪)

复以少阳(相火)为下元,(寅申之纪)

则阳明(燥金)为上元,(卯酉之纪)

太阳(寒水)为中元,(辰戌之纪)

与六气相配属。”

三元六气

黄帝之臣,大挠作甲子,容成制历,从黄帝8年(甲子年)起定为第一元,属巳亥之纪,厥阴风木大司天。由此轮推至今,为第79元(1984~2043年),亦为巳亥之纪,风火当值,故全球变暖。我国近代气象学家 竺可桢 说,秦汉以来,华夏大地上的气候变迁情况基本符合六气大司规律。


应“运”而生的中医流派

在中医的发展长河中,出现了不同的流派,并形成了各家学说。

汉末张仲景撰著《伤寒杂病论》,成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

到了金元时期,出现了四大家,刘完素好用寒凉,朱丹溪提倡滋阴,张从正又主张攻邪,而李东垣则注重补土。

为了纠偏,明代出现了以张介宾为首的温补学派。

清代又兴起了占据中医半壁江山的温病学派,以及郑钦安的火神派。

之所以会产生这么多派别,归根到底是时运变迁的结果,中医各家学说都是应“运”而生的。


明清·费启泰《治痘须知大运论》:

“尝稽东桓一以保脾为主,

河间一以寒凉为重,

子和一以荡涤为先……

要知大运之使然,非三氏之偏僻也。”


清·陆九芝《世补斋医书·六气大司天》:

“仲景之用青龙、白虎汤也,以其所值为风火也;

守真…为三一承气汤,以其所值为燥火也;

东垣以脾胃立论,专事升阳者,以其所值为寒湿也;

丹溪以知柏治肾,专事补阴者,以其所值又为火燥也。

明乎此,而知古圣昔贤著书立说,都是补偏救弊。…

欲明前人治法之非偏,必先明六气大司天之为病。”


一、伤寒学派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生,约公元215~219年逝,终年六十多岁,经历了两个大司天:

三十多岁前是第48甲子(124~183年),太阳寒水大司天,太阴湿土大在泉;

三十多岁后进入第49甲子(184~243),厥阴风木大司天,少阳相火在泉。

《伤寒论序》:“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196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第五个年号,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开始到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结束,都属于第49甲子,风火当值,故这里所说的伤寒其实以温病为主。

学中医的都知道,广义的伤寒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而不仅仅是感受寒邪,

《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原理详见《破译“伤寒有五”》)

后世温病学的建立与《伤寒论》所形成的某种对峙让人误以为《伤寒论》更适用于狭义伤寒,实则非矣。


二、河间学派

刘完素(1110~1200):

34岁前是第64甲子(1084~1143),相火大司天,风木大在泉;

34岁后是第65甲子,燥金大司天,君火大在泉。

由此可见,他一生均生活在风火燥热的气运里,民病多热证,故提出火热论,用药主张寒凉。


三、攻邪学派

张从正(1156-1228):12岁后生活在第65甲子(1144-1203),燥金大司天,君火在泉,燥热相临。《金史·本传》:“其法宗刘守真,用药多寒凉。”


四、易水学派

李东垣(1180~1251):24岁前是第65甲子(1144~1203),燥金(肺)大司天,君火(心)在泉。

泰和二年(1202)发生了大头瘟,22岁的李东垣创立了普济消毒饮。《东垣试效方》:

“此邪热客于心肺之间,上攻头目而为肿盛……

遂处方,以黄芩、黄连苦寒,泻心肺间热以为君……”

24岁后是第66甲子(1204~1263),寒水大司天,湿土在泉(脾),故李东垣24岁后的人生都处在寒湿流行的时代,特别是晚年的54岁~72岁,《内外伤辨惑论》和《脾胃论》成书的那段时间,更是湿土大在泉之时。


五、滋阴学派

朱震亨(1281-1358):

生活在第67甲子(1264~1323),风木大司天、相火大在泉;

以及第68甲子(1324~1383),君火大司天、燥金大在泉。

一生都是风火燥热的时代,所以他观察到人们“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朱丹溪40岁弃文从医,43岁~72岁是少阴君火主司,阴虚火旺,故提倡滋阴降火。


六、温补学派

张介宾(1563~1640):时值第72甲子(1564~1623),寒水(肾)大司天,湿土(脾)在泉,故注重温补脾肾。


七、温病学派

吴有性(约1582~1652):42岁后是第73甲子(1624~1683),厥阴风木大司天,少阳相火在泉,风火当值。崇祯十四年(1641辛巳),即吴又可59岁时,瘟疫肆虐。吴氏《瘟疫论》:

“此邪不在经(表),汗之徒伤卫气,热亦不减。

又不可攻下,此邪不在里,下之徒伤胃气,其渴愈甚。”

这说明,当时的瘟疫之邪多在半表半里,正合大在泉少阳之气。


叶天士(1666~1745):

生活在第73甲子(1642~1683),风木大司天、相火大在泉;

以及第74甲子(1684~1743),燥金大司天、君火大在泉。

一生都是风火燥热,《温热论》应运而生。


吴鞠通(1758~1836):他三十多岁才渐渐开始行医,46岁进入第76甲子(1804~1863),相火大司天、风木在泉,《温病条辨》应运而生。


王孟英(1808~1866):生活于第76甲子(1804~1863),相火大司天、风木在泉。《温热经纬》应运而生。


八、其他医家

黄元御(1705~1758):39岁前是第74甲子;39后是75甲子(1744~1803),湿土大司天、寒水大在泉,《四圣心源》的核心思想正是“燥运脾土”。


张锡纯(1860~1933):1923年之前燥金大司天、君火大在泉,民病多燥热,故张锡纯又被称为“张石膏”,他认为石膏不算太寒。晚年时他在自己的一篇医案中写道:

“愚未习医时,见医者治伤寒温病,多有用承气汤下之则愈。

如此者约二十年,及愚习医学时,其如此治法者恒多偾事(偾:败坏,破坏。偾事:搞坏事情)……

后至愚年过四旬,觉天地之气化又变……”

这是张锡纯的真实体会。


当今时运

2014年至2043年是少阳相火大在泉(在下),少阳相火即手少阳三焦,少阳在下即足少阳胆,故宜从三焦和胆论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