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肺通汤

 陈潮祖医学论坛 2021-02-21

 

  导读: 根据五脏宜通理论,并受五通汤的的启示,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多从气血津精液正常升降流通论治,常运用小青龙汤、四君子汤和导痰汤加减治疗一些肺性阻滞疾病,疗效显著,命名为“通肺汤”,供同道验证。   

组成:炙麻黄,桂枝,干姜,法半夏,细辛,白芍,炙甘草,茯苓,白术,人参,远志,石菖蒲,柴胡,枳壳,胆星,葶苈子。

功效畅肺气,疏肝脾,通百脉,调水道,化痰饮,止喘嗽。

主治气虚痰湿阻滞,外寒引动内饮之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噎,或喘,或渴,或利,或小便不利,或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或心神虚怯,五脏不足,或善忘惊悸之老年痴呆。

组方阐释:

   《素问》云:“诸气者,皆属于肺”“天气通于肺”,揭示肺是气体交换的最重要场所,肺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并影响着宗气的生成。通过肺的呼吸作用实现机体的气体交换,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肺的呼吸功能健全均匀通畅,节律一致,和缓有度,则各脏腑经络之气升降出入运动才通畅协调

   肺以其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输布水液,参与调节全身的水液代谢。

   肺朝百脉,即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流经于肺,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宣降作用,将富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今,或因外邪袭肺,肺失宣发,致水液向上向外输布失常,出现无汗及全身水肿等症;或因内伤及肺,肺失肃降,致水液不能下输其它脏腑,浊液不能下行至肾或膀胱,出现咳逆上气,小便不利及水肿;或因肺气行水功能失常,导致脾转输到肺的水液不能正常布散,聚而为痰饮水湿;也或脾的运化功能减退,升清作用降低导致痰湿,痰湿水饮阻滞于三焦、阻滞于经隧、阻滞蕴积于肺中、阻塞气道,影响气体交换,形成如咳喘痰多,甚则不能平卧,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致全身水肿,并能影响它脏的功能。

   综上所述,痰饮生怪病,“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或因外感、或因脾胃虚弱、或因饮食不当等等形成痰饮,其生于脾胃,藏于经隧间,储于肺隙中,导致肺之交通阻碍,使肺之宣发肃降失司,通条治节失职,故出现种种临床症状,均与痰饮水湿阻滞肺络、脾胃虚弱运化不足以及心肺气虚行气功能减退紧密相连并互为因果。

    按照五脏宜通论,临床上常见五脏之虚,用寓通寓补之配伍,多因脏虚为本,本虚则脏腑功能低下,必然引起气血津液阻滞而呈标实,标实宜通,寓通于补,通道无阻。如果五脏为实,为有效祛邪,宜通无疑。通是为了调节脏腑功能,消除病因,达到标本兼治。本方寒温同用、补泻兼施,以期达到脾胃得建运,肝所主之经隧得疏缓适当,肺经、肺系气道开合有度,肾气化正常,心之血脉畅达四肢、百窍。有类似五通汤,但重在于肺,故定名肺通汤。

    加入胆南星,葶苈子,旨在加强化痰利水,强心畅脉,防止姜、辛、桂过于辛燥、人参化热。

    本方由小青龙汤、四君子汤、定志丸、涤痰汤、四逆散等加减组成。

加减运用

   如果咳而上气,烦躁而喘甚,脉浮者,去人参,加北沙参,石膏;如果痰黏难咯,去人参,加南沙参,鲜竹沥;如果痰黄难咯,口干,去人参,加知母,玉竹,北沙参;如果汗出者,去炙麻黄,加炙麻絨;如阳虚,畏寒咳吐清痰者,去人参,胆南星,葶苈子,加制附片;也可以调节方中温、寒、补、泻药剂量达到相互制约。

医案1

   张某某,男,77岁,宜宾市菜坝镇石碼村九组人。1996年8月余回老家经过菜坝镇,其家人邀余去家中诊病。家人言,其已咳喘数月,最早发病时有发热、咳嗽、纳差等症状,经镇卫生院输液、中医等治疗后发热症状消除,但咳喘始终不减,精神状态愈来愈差,体重逐渐减轻;因平时喜好抽烟,怀疑肺上长有包块,但X光胸片显示肺部除纹理粗大外未发现实质性病变,受当地医疗条件和其经济条件限制,未送县、市等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继续打针、输液、中西药治疗,变化不显。家人认为人满七十古来稀,又怀疑长有肿瘤,故接回家中,一方面请医生隔三岔五上门治疗,一方面准备办理后事的一些物品。刻诊,余进入病人房间闻得脓痰腥臭气味,其卧床不起,面憔悴黧黑病容,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消瘦,下肢微肿;咽喉有痰鸣声,脉弦滑,舌苔厚腻胖大,床前地面报纸上有许多悬痰;家人述纳差,痰不易咯出,口干,小便难且黄,大便微干。观其之前处方多为银翘玄麦、生地黄精、二陈、止嗽散、苇茎方之类。思虑良久处一方:炙麻黄8g,桂枝10g, 干姜6g,法半夏6g,细辛3g,白芍12g,炙甘草6g,茯苓15g,白术15g,南沙参30g,化橘红15g,胆南星12g,葶苈子20g,炙桑白皮15g,鱼腥草12g,桃仁10g。嘱每日一副,试吃三副看情况。三星期后接到电话告知,三副后大有好转,照方抓药又吃了三副,现已经完全康复,生活自理,抽烟坐茶馆摆龙门阵习惯如初。后如遇感冒咳嗽有痰,便照方抓药,服一两副便愈。直到2005年12月6日年迈去世,享年86岁。

体会

    观医生给张某某开的中药多为银翘玄麦、生地黄精等等,西医又是青霉素、麦迪霉素等苦寒之类,可能消除了开始的发热感染之症,但本身应该是痰湿壅滞,再以苦寒清凉滋腻润肺之品,反增其壅,也进一步影响脾胃升降运化,故纳差,日渐消瘦,以为是肺上有包块、以为体虚,又用黄精、地黄、黄芪等抗癌补虚药品,更加导致痰湿胶着弥漫三焦并化热。所以,咽喉有痰鸣声,脉弦滑,舌苔厚腻胖大,小便黄,痰悬难咯而咳不爽。悬痰弥漫三焦阻塞肺道,不能进行正常气体交换,脉道不畅,血液中氧饱和浓度不够,大脑缺血缺氧,故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反应迟钝,面憔悴黧黑病容。之前医生也用过二陈汤,但加减不大,余以为二陈汤效力不够且没有持续,所以未见疗效。今用肺通汤加减即小青龙、四君子、泻白散加减成方,方中麻黄炙后,减弱其发汗解表之功,保留宣肺平喘之效,用其辛散打开肺道、三焦经隧,畅通壅遏之痰湿,即“开鬼门”。桂枝通血脉温肾解肌,二药合用有通调营卫水道,畅血行津之功。法半夏燥湿化痰,干姜温脾,细辛通行十二经脉,三药合用振奋脾阳。白芍之酸能防姜辛麻辛散太过且能舒缓经隧之急。白术、茯苓健脾运湿,“重用泡参(南沙参)犹如人参”,且无人参之滞,有祛痰补气益阴之效,三药合甘草成四君子,不再赘述。化橘红能散寒燥湿,利气止咳、健脾消食;胆南星能清热化痰,对中风痰壅,老年神困效佳。葶苈子泻肺降气,祛痰平喘,利水消肿,泄热逐邪,对痰涎壅肺之喘咳痰多,肺痈,水肿,胸腹积水,小便不利,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之喘肿效优。葶苈子与麻黄一寒一温,相互制约又相互协同,功效卓著相得益彰。桑白皮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效。鱼腥草治肺痈要药,佐少量清化痰涎;久病成瘀,故加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本方寒温同用,补泻兼施,散敛兼顾,前半部旨在调理脏腑经络功能,后半部意在消除病因。考虑张某某已经化热,所以后半部药量微重,但总的来讲偏性不大。诸药配伍,经窍得开,脾能输清(精微),胃能受纳,肺能布津,肾能气化,故痰湿水饮得除,津行无阻,颐养天年。

医案2

    2013年5月,成都青羊小区,陈某某,男,85岁,素体阳虚,气虚,纳差。刻诊,记忆障碍、失语失认、生活不能自理、夜尿频多、表情木讷、夜间咳嗽、口中悬痰不断,嗜睡,舌苔瘦小厚腻,脉细滑,大便正常。此乃老年性痴呆病(阿尔茨海默病)伴气虚咳嗽。处方:肺通汤加味,即炙麻黄6g,桂枝10g,干姜5g,法半夏9g,细辛3g, 白芍12g,炙甘草6g,茯苓15g,白术12g,人参15g,炙远志12g,石菖蒲15g,柴胡12g,枳壳12g,胆南星10g,葶苈子12g,藏红花1g,3副,水煎服。服后咳嗽消除,悬痰明显减少,语言增多,偶有清醒时,饮食增多。效不更方,再3副。尔后口中若有悬痰便投此方,均能获效。

体会

    《素问.脉要精微伦》云:“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气夺也”。年岁渐高,脏腑功能减退,胃虚不纳,脾虚食少不运,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气虚则血不畅,脾不升清,胃不降浊,脾运不健,化生不足致痰湿浊壅滞三焦经隧,阻滞于肺则咳嗽和口中悬痰不断,阻滞于脑络则精微送不到脑干,脑细胞无以濡养,逐渐凋亡,故记忆障碍、失语失认,语声低或默默不语。本方重用人参补脾肺之气,远志化痰益脑,石菖蒲化湿醒脑,三药配伍有:主心神虚怯,五脏不足,神思不安,甚则悲忧不乐,或善忘惊悸;或喜笑不休,语言无伦,朝轻暮重,或暮愈朝发。经隧挛急也可以影响五脏气血津液流通。本方以柴胡之辛疏肝调气,辅麻黄宣通腠理;枳壳之苦,行气,泄壅滞,畅气液;芍药之酸益阴柔肝,解急缓急;西红花抗氧化、疏通人体微循环,能很好地使血管畅通,让血液中的营养成分输送到人体血管末端的任何地方;其它药物功效同第一医案,不再赘述。

医案3

    一诊,患者,罗某某,男,45岁,宜宾高场镇人。

    主诉:颈部、双手前端、大腿内侧反复起皮疹伴痒6余年,再发加重4个月,伴腹泻6年。

    现病史:患者自述从事厨师工20余年,长期杀鸡宰鱼,工作于潮湿环境中。发病那年夏天,同学聚会,饮用大量冰冻啤酒后昏睡,清醒后全身无力,头昏脑胀,咳嗽痰多,低热,一周后方恢复。之后,双手指、颈部、大腿内侧开始出现皮疹,奇痒难忍,挠后出现破皮出血,就诊过不少医生,诊断为“神经性皮炎”,予以口服和外用药物(具体不详)治疗,偶有好转。于4个月前患者皮痒加重,面积扩大,遇冷热更盛。体型微胖,起病以来,自颈部以下极不易出汗,食欲减退,大便稀溏,日3、4次,精神、睡眠尚可,小便微黄,舌黄苔腻有齿痕,脉弦紧。

    既:从小遇感冒便咳嗽痰多,耳中常流黄水,无家族遗传病史,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有烟酒嗜好。

    病机:肺卫郁闭,脾虚胃弱,痰湿阻滞肌肤,肝经郁热,营血失和,经脉失疏,气血凝滞不能达表。

    处方:肺通汤加减,炙麻黄10g 桂枝10g 干姜5g 法半夏9g  细辛3g  白芍12g  炙甘草6g  茯苓25g  白术20g 南沙参30g  石菖蒲20g 陈皮15g 枇杷叶30g 龙胆草30g 丹皮15g 乌梢蛇30g,6副,水煎服,戒酒,忌燥辣鱼腥。

    二诊,患者述,服两副后全开始出黏汗,全身轻松,症状缓解,仍痒难忍。

    处方:炙麻黄6g 桂枝6g 干姜3g 法半夏6g 当归10g  赤芍12g  炙甘草6g  茯苓20g  白术15g 南沙参30g  石菖蒲20g 陈皮15g 紫荆皮20g 龙胆草20g 丹皮15g 乌梢蛇30g,6副,水煎服。

    三诊,症状基本消除,唯恐复发,再6副巩固。后随访,除酒后发痒,平时未再发痒。

体会

    脾胃虚弱,运化失司,肺卫郁闭,痰湿瘀毒深伏经络,肌肤失养,营卫不和。用四君子和小青龙振奋脾阳、开合肺卫、畅通三焦,由二陈汤,石菖蒲,枇杷叶,丹皮,乌梢蛇等化痰除湿,活络祛风;故痰湿得除,营卫得和,气血得畅,肌肤得养,病症得去。

讨论

 1、方中麻黄,桂枝,细辛之温以逐寒邪、宣肺卫、通腠理、行津液、调营血、畅十二经及百脉,只有麻桂辛组合之力最强,所以,三焦肺卫壅堵者需用。但是,正如仲景所言,因发散之力为强,对年老体弱以及心肾虚弱患者,切不可孟浪投用,免生叵测,望慎之。因五味子过于收敛,故弃之。方中以小青龙冲锋陷阵“打天下”,由四君子、四逆散等“治天下”,整方相得益彰,方能治疗井然有序有始有终。信也?

 2、老年痴呆病,世界难题,原因不明,今从气血津液不能正常布散至脑干、四肢来立论,是否正确?因案例不多,望同道实践佐证。

3、本方由几个方化裁而来,在实际运用中,寒、温、补、泻药物用量的比例怎么调节?正如1中所说,不用不达效,久用恐伤津动血,佐使药及量怎么用?怎么控制它们的比例?

  为此,不揣肤浅,敬请同道斧正。

金奥林中西医诊所合影                              

从左到右依次为: 侯辉霞  陈逸  蒋世准

作者:陈逸  候辉霞  陈述  蒋世准  陈宜 (均为陈潮祖教授家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