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艾炷灸法治疗痹证壮数探讨

 留梦心田 2018-12-23
目的:通过古代相关文献资料系统整理,对艾炷灸法治疗痹证的施灸壮数、施灸艾炷大小、具体选穴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探讨。为提高临床艾炷灸法治疗痹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提供相关资料参考和临床方法启示。方法:利用《中华医典》软件及多本纸质版书籍等查阅历代重要中医古籍文献资料,利用计算机网络对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进行相关现代文献的检索。对艾炷灸法治疗痹证的文献资料相关内容进行整理、总结、归纳、分析与探讨。具体的检索关键词为“艾炷灸、艾灸,灸、灸之、灼之”等,记载艾炷灸法治疗“痛、疼、痹、拘、挛、屈伸不利、历节、历节风、白虎、白虎风、白虎历节、痛风、鹤膝风、骨槌风、鸡爪风、脚气痹挛”等均收集。将十四经有关记载的腧穴治疗痹证壮数相关内容进行筛选,整理。结果:1.艾炷灸治疗痹证具体施灸壮数依据体质、年龄、施灸部位、病情、地域、气候时间、灸疮发与不发、患者灸感等多种因素而定。2.艾炷的大小:雀粪、麦粒、赤豆,小豆,莲子、苍耳子、雀矢、绿豆、粟粒、半枣核、枣核、如箸头、如小筋头、细竹根等。3.艾炷灸法治疗痹证时选用的腧穴特点:多取阳经腧穴,其中背腧穴为最多,以扶阳祛寒通脉;通过脏腑辨证,选取特定腧穴治疗;常选用特定穴治疗;循经远端取穴较多,配合局部取穴,亦常取用阿是穴。4.痹证的艾炷灸治疗时,具体到选用十四经络腧穴,艾炷壮数多为“一、三、五、七壮”,也有“五十、七十壮”,甚至“百壮、二百壮、三百壮、五百壮”不等,甚至可达“千壮”。5.艾炷灸法有专门推崇瘢痕灸的医家,其认为只有灸至出现瘢痕,才能起到最佳效果。6.具体施灸壮数,古人有多种方法度量,现代也有部分新的研究方法测量。壮数是否足够,避免过量。痹证的治疗应对艾灸、针刺、药物辨证灵活选用,或者综合运用,以期提高临床疗效。艾炷灸对控制痹证进展,减少复发率,减轻患者临床症状等有重要作用,可作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使临床施灸更有效和安全。7.艾炷灸法治疗痹证时,艾炷艾灸痹证所取壮数规律应用看起来较散乱,实则有规律可循。《黄帝内经》提出“法之天常”。应重视病情、患者体质、具体选穴部位等情况确定施灸壮数。结论:1.灵活确定施灸壮数,做到“个体化”“精准化”辩证治疗。2.艾炷的大小:多以小艾炷为主。3.艾炷施灸壮数多为小壮数。文献中所述百壮,千壮非一时一地完成,而是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使用艾灸壮数的总量。4.艾炷灸法治疗痹证重视选用背腧穴,远端穴。5.艾炷灸法治疗痹证时重视灸疮这一影响灸效的重要因素。根据现代人的治疗特点,应尽量谨慎使用瘢痕灸。6.艾炷灸法治疗痹证的注意事项:实热证阴虚证不可灸,施灸时应避免出现“骨枯脉涩”伤阴的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