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道教】“善易者不卜“的道理,很多人不知道

 cxag 2018-12-26

数千年的悠远中华史,风起云涌,朝代更替,涌现出很多能者异士,虽然时光匆匆而逝中,他们早已化成一抔抔黄土,但是他们的思想和精神却一直影响着中国乃至全世界。



道家三玄之一的《易经》,就是汇聚了很多能人异士思想力量的一本奇书,多少年过去,都被儒释道三家奉为经典,历朝历代也有很多闻人达士注释《易经》,解读《易经》。



而众多研习《易经》的人中,都口口相传一句话,叫“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这就不禁让人奇怪了,众所周知,预测学是《易经》研究方向之一,甚至《易经》还被称为预测学之祖,而这句话却刚好相反,其中又包含哪些道理呢?


说起来,“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这句话来头也很大。



一句来自儒家开山祖师爷至圣先师孔子,一句来自战国末期儒家扛把子荀子。


孔子晚年为了读易,韦编三绝,最后作十翼,曾高度赞扬《易经》,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就是说,孔子认为,易经是我国上古先贤和圣人们,经过对宇宙天地极深的思考和研究而产生的一门学问。



而荀子呢,虽然没留下他读易的记载,但在他的著作中很多观点来自《易经》,甚至多次直接引用,可见荀子对《易经》至少也是熟读多遍。


这样两位儒家大师,在精研《易经》后却提出不占不卜,自然有其道理。



道家三玄的核心为《道德经》,而《道德经》主旨就是自然无为,自然是强调尊重事物的本性,无为是强调不要以个人意志去干扰事物发展的方向,应该因势利导地去做,所以无为不等于不作为,而是要积极地引导,是无为而无不为。



而《易经》的核心思想与《道德经》相似,同为讲天地大道和自然法则,以善于把握事物发展的合理状态和其变化的适当范围等为主要内容,而细化到具体生活中,可以说两本经典都劝告世人要坚持正道,为人处事要一身正气,为人以善,不可作恶。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中才会朋友越来越多,对立和矛盾越来越少。


也就是《道德经》中“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和《易经》里的“中正立万变通”的高度阐释。


而占卜等术,虽然圣人也常用,但终归不是大道。



“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是指真正明白《易经》中所讲的大道后,还去单纯追求“占”和”卜”;实质却已经拘泥于“术”了,而不符合自然根本之大“道”。 


道祖太上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也如此,如果已经从《易经》中探寻到至真大道,掌握了人生真谛,又何必去拘泥于占卜这些小术呢。



最后,我们要敬畏神明和天命,但是却不能自甘为命运所捆绑束缚,要敢于坚持自己的使命和初心,这或许才是《易经》鼎卦里“君子以正位凝命”的真正内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