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慢性病,尤其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同时也养成了很多不良的饮食习惯与生活习惯,人们患高血压的几率越来越高,它不仅仅是老年人的“专利”,现在不少的年轻人也患有高血压病。据统计,我国患有高血压病的人数总和已经超过2亿人。
在大家的既定认知里,高血压平时通常是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发作时会头晕、头痛、疲劳、心慌心悸等,休息之后就会恢复正常了。其实高血压最主要的危害是会对心、脑、肾等器官造成损害,这是发生冠心病、脑血管病、心肌梗死及终末期肾衰竭等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所以高血压要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 平时定期测量血压非常必要,对预防、控制高血压有一个很好的作用。在家测血压时,血压值的准确性尤为重要,除了要保证测量方式的准确外,什么时间测量血压也很关键。
一般建议大家在清晨起床后、就餐服药前测量血压,因为清晨醒来血压容易升高,这时由于昨日的药物疗效减弱,清晨激素发生变化、交感神经处于兴奋时期,心跳加速,血压最容易达到最高峰。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清晨这段时间是个危险时间,病人的血压升高,此外一夜没有喝水,血黏度高,这段时间血压控制不好,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死亡事件。 另外,由于人的血压24小时都在波动,也可以在中午12-1点左右,下午4-6点、睡觉前等时间段进行测量,能够比较好的掌握血压情况。
测血压应注意些什么? 1、测血压前保持情绪稳定,不要做剧烈运动,最好休息5分钟再测。测量血压的环境最好冷热适中。 2、测量血压的次数不宜过频,有些人特别焦虑,想起来就测,测量最好固定在同一时间段,用同一个姿势进行测量。测量时,胳膊放在桌子上,与心脏位置同高。 3、不要过分计较某次的血压高低,自己来随意调整药物的种类和剂量,高血压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实际状况进行制定。 |
|
来自: 读书欲愉欢乐堂 > 《身体健康类文件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