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片时间】第0932期: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zskyteacher 2019-01-01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病史摘要】

男,60岁。乏力,右上腹痛1个月。





【影像表现】

CT平扫(图A)示胆囊底部软组织肿块,大小为2.4cm×3cm,密度不均,与邻近结构境界不清。 CT增强扫描(图B〜D)示胆囊底部肿块不均匀强化,中间可见囊样低密度区,病变与肝分界欠清晰,胆囊颈部及其周围胆囊壁未见受累。

【影像征象分析】

病变定位明确,位于胆囊底,可能的诊断有以下几种。

1.胆嚢癌胆囊底部软组织肿块,腔内外同时生长,病变局限,胆囊壁其他部分正常。增强扫描轻度强化,应首先考虑胆囊癌。

2.胆嚢腺肌瘤病为少见病,分为局限型、节段型和弥漫型,以局限型最常见,局限型者常位于胆囊底部,表现为软组织肿块或结节。有文献报道等密度肿块或结节内出现低密度区是其特征性改变,为肿块内的罗-阿窦所致。本例不能除外该病。

3.黄色肉芽肿性胆嚢炎好发于老年人,分为多结节型、局限型、弥漫型。多表现为胆囊肿大,胆囊壁均匀增厚,与邻近脏器分界不清,常伴发胆囊结石。增强扫描病灶呈环形强化,典型者呈“夹心饼干征”。中心呈无强化低密度,即为坏死的黄色肉芽肿结节。本例未见此典型表现,故可能性不大。

4.慢性胆嚢炎胆囊炎病变多累及整个胆囊,呈现胆囊壁增厚,胆囊肿大,本例病变局限,与之并不相符。

影像诊断:胆囊底部局限性占位,考虑①胆囊癌;②胆囊腺肌瘤病待排除。

【最后诊断】

手术记录:术中见胆囊与周围组织器官发生广泛粘连,胆囊内含结石,胆囊床部肝脏质地变硬。

大体病理:胆囊正常大小,胆囊壁增厚,见黄色结节或肿块。囊壁切面不同程度增厚,质地中等,囊壁间见边界不清的、质软的、淡黄色或棕黄色斑块,伴有胆囊结石。镜检:胆囊壁组织见大量吞噬脂质的泡沫样组织细胞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并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

病理诊断: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讨论及误诊分析】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XGC)首先由 Chistensen 和Ishak于1970年描述,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与一般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及胆囊癌等相似,易误诊。XGC是一种少见的以慢性胆囊炎为基础的肉芽肿性炎症,在胆囊壁内形成黄色斑块或蜡样质性的肉芽肿为本病特征。XGC好发于老年女性,50〜60岁多见。

有文献报道,XGC的CT表现有:①胆囊壁局限性增厚,呈低密度结节性改变,增强后动脉期呈环形强化,静脉期缓慢充填;胆囊壁弥漫性增厚的病例在增强动脉期表现为典型的“夹心饼干征”;②胆囊壁尽管增厚,呈肿块状,但胆囊黏膜线一般完整或大部分完整,此征象尤其在增强后显示更清晰;③团块样或肿块样的XGC胆囊腔虽明显变窄,但一般不闭塞。其中前两项对XGC的诊断有一定的特征性。值得一提的是,XGC罕见有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据上述,典型影像表现的XGC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和胆囊癌、胆囊腺肌瘤病、胆囊胆固醇沉着症、慢性胆囊炎合并脓肿等鉴别。但当少数XGC病例表现不典型,或当XGC处于黄色肉芽肿尚未完全形成时,与其他疾病鉴别较困难,确诊仍依赖病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