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7.注意虚词翻译中的几个问题

 缘来是你9520 2019-01-07

注意虚词翻译中的几个问题

(一)寻找文、白虚词的对当关系

“矣”,表示动作已经发生或表示在某种假定情况下,行为必然发生时,相当于“了”。

“耳”表示限止时,相当于“罢了”。

“乎”表示是非问时,相当于“吗”。

“哉”表示感叹时,相当于“呀”。

“若”连结复句时,相当于“如果”。

“岂”表示反问时,相当于“难道”。

(二)某些虚词不必翻译

虚词中有不少发语词是无义的,去掉,句子同样通顺完整。如:

“夫将者,国之辅也”(《谋攻》)中的“夫”。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诗经召南·鹊巢》)中的“维”。

类似的还有“曰”、“于”、“爰”、“抑”、“洪”、“言”、“思”、“载”、“式”等。

此外,许多句中助词也可不译,如“之”、“是”,当它们处于倒置宾语和动词之间时,只起标志倒置宾语的作用。如“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先君之好是继。”(《左传·齐桓公伐楚》)标志宾语倒置的虚词还有“来”、“或”、“焉”等。

句末助词“之”,也可不译。例:“公将鼓之。”(《左传·曹刿论战》)

古汉语的虚词都有表语气作用,即使是连词,有时也只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法译。如下文两个“而”字就是如此:“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妻”;“暮寝而思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句末语气助词“也”,在古汉语中常见。当“也”用在判断句末尾时,可不译。例:“陈姓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三)根据不同的语境解释虚词

介词“于”,其宾语性质不同时,当异译,但即使同是表示对象,在不同的语境中,“于”也须作不同的翻译。如:

“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于”可译“向”。

“君子之于禽兽也,不忍见其死。”(《齐桓晋文之事》)“于”可译“对于”。

“胡不见我于王?”(《公输》)“于”可译“同”。

“有献于公。”(《郑伯克段于鄢》)“于”可译“给”。

“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答司马谏议书》)“于”可译“从”。

上述倒句中,“于”后的宾语均为人物。

又如“也”字,用于判断句末尾时,可不译。但当用于疑问句、肯定句末尾时,可译成不同的现代汉语助词。例:

“奚以知其然也?”(《庄子·内篇》)“也”可译“呢”。

“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也”可译“了”。

(四)根据现代语法规则增添虚词

有些文言句子常有不出现虚词的现象,故须根据句子结构,增添某个虚词。例:

“沛公军霸上。”(《鸿门宴》)译时可增添为“沛公军于霸上”。

“失期法当斩。”(《陈涉世家》)译时可增添为“失期依法当斩”。

古汉语的复句常用意合法连结,译时也要补进关联词语,使复句关系明确。例: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译时可增添为“如果欲与大叔,臣就请事之”。

“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史记·伍子胥列传》)译时可增添为“伍奢有二子,皆贤,假若不诛,且为楚忧”。

“至则行矣。”(《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译时可增添为“至,但是大人行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