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代乐舞|寻盛世之音,歌大唐气象

 花小鼠 2019-01-08

唐代乐舞|寻盛世之音,歌大唐气象

中国历史上,唐朝以开放的气度和包容的胸怀,接受万朝来贺,兼收并蓄,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文学艺术精华,尤其是在汉朝百戏和南北朝中外乐舞交汇推动下产生的唐朝乐舞,堪为一大胜观,为中华文明留下了光辉煌灿烂的一页。

遗失的大唐之音

唐代乐舞|寻盛世之音,歌大唐气象

在《国家宝藏》第二季第三期中,影视演员宋佳化身秦淮乐女,低吟浅唱,演绎了“定州十三钗”的流离悲欢,生动再现了彩绘散乐浮雕的前世故事。

本期推荐的国宝彩绘浮雕《散乐图》真实再现了唐末五代时期的乐舞场面,12名女性演奏者手持笙、箜篌、方响、筝、琵琶、筚篥、横笛、拍板、座鼓等乐器,箜篌、筝分别置于或高或低的长方形几凳上。这些乐伎人物面容饱满,体态丰膄,神情专注,姿势各异,仿佛正在合乐演奏,极富韵律感。

唐代乐舞|寻盛世之音,歌大唐气象

据史书记载,散乐也叫百戏,属于民间俗乐是包括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歌舞戏、参军戏等形式在内的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它是隋唐时期重要的艺术表演形式之一。散乐由12人组成,是一支完整的表演队伍。乐队呈两排,前排第三人下,有一低矮的舞蹈者,随着节拍翩翩起舞。乐队前排5人,从左至右吹觱篥者2人,笙者1人,击鼓者1人,击大鼓者1人;后排6人,打拍板者1人,弹琵琶者1人,吹横笛者2人,击腰鼓者1人,吹十二管排箫者1人。

唐代乐舞|寻盛世之音,歌大唐气象

这些乐器,随着所奏出的苍凉萧瑟之音,弹出的乐舞清平世界渐渐远去,有些或已消失,有些在近代得以修复,但最好的音乐也许只能透过彩绘浮雕或者敦煌壁画,去遥想了。

酒入豪肠,诗情音意

唐代乐舞|寻盛世之音,歌大唐气象

盛唐时期的开放,吸纳着五花八门的文化融入人们的生活,都市生活以音乐的昌盛和乐工歌伎的增长来体现出繁荣的景象,同时这些也刺激着文人墨客们富丽的想象,催生出许多优秀的诗篇,乐舞和乐舞诗是相携而生的。从初唐至晚唐,著名诗人宋之问、沈佺期、王维、王昌龄、李白、杜甫、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等都留下了优秀的乐舞诗。从这些诗篇中记录的美妙动人的旋律,后人可以管窥到当时乐舞文化的繁荣景象。

唐代乐舞|寻盛世之音,歌大唐气象

在诗仙李白所涉及乐器声音的诗歌中,写笛之作就有五篇,以《春夜洛城闻笛》最为著名。笛声悠扬,诗人把思念的情思融入其中,笛声就成了特定情感的符号。白居易的一生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不仅喜爱也善于弹琴,千古名篇《琵琶行》中如泣如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声岂非不懂音律之人所能完成的。而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无疑是乐舞诗中的精品,公孙大娘与剑器舞穿越岁月长河定格在诗词里,成了我们永远难以望见的想象。

唐代乐舞|寻盛世之音,歌大唐气象

诗人们用瑰丽多彩的诗歌再现了动听的音乐和美妙的舞姿,而同时或激情或奔放的乐舞基调的盛行,在节奏上对唐代的诗歌也造成了很大影响,改变了清乐旧曲清淡娴雅的风格。比如来自西域刚健有力的健舞与李白诗歌中澎湃的激情、奋发的力量是一致的,而在他的身上,诗歌构造也常常不拘一格,以昂扬不羁的姿态为世人所瞩目。

古典舞的高峰

唐代乐舞|寻盛世之音,歌大唐气象

在陈凯歌的《妖猫传》里,他用几段极尽富丽多姿的盛世歌舞给大唐写了一首抒情诗。从这些变幻多姿的乐舞中,我们依稀可窥见一千三百多年前那盛世大唐卓然的风采。

唐代乐舞|寻盛世之音,歌大唐气象

唐代初期设有专门训练歌舞宫女的“教坊”,通常表演由乐器演奏、舞蹈和歌唱组成的多段体乐舞套曲──歌舞大曲,如《霓裳羽衣舞》。此外,民间还有一些带故事情节的、有人物角色的歌舞戏,如《踏谣娘》等。按其动作特征和风格,可分为“健舞”和“软舞”。“健舞”是指那些舞蹈动作风格健朗、豪爽的乐舞,著名的有《剑器舞》《柘枝舞》《胡旋舞》等。“软舞”则舞姿优美柔婉,节奏舒缓,著名的有《春莺啭》和《绿腰》。

唐代乐舞|寻盛世之音,歌大唐气象

唐代舞者众多,但纯靠技艺入史册的唯有公孙大娘。杜甫说:“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公孙大娘是唐玄宗时梨园、教坊中的舞蹈家,她的剑器舞技当时无人能及。唐朝舞蹈的精神俯领袖人物,其“剑器”“浑脱”舞独出冠时,草书二圣张旭、怀素皆因观其舞蹈而获得灵感,在书法有所获益。

唐代乐舞|寻盛世之音,歌大唐气象

在唐朝,舞蹈是混入上流社会的必备技能,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杨贵妃,长袖善舞,一舞定君心。她擅长的是宫廷舞蹈,以《霓裳羽衣舞》最为有名。《霓裳》里的杨贵妃幻化为仙姬,随着音乐的节奏加快,旋转变化舞姿,以刚柔、强弱、动静的变化显示出丰富的层次与独特细腻之美。这套作品将传统舞姿的典雅与西域乐舞的俏丽明朗揉为一体,既有民族风韵,又吸收了外来的神采,代表了唐代舞蹈的最高水平,也是中国古典舞的一座高峰。

古典舞的高峰

唐代乐舞|寻盛世之音,歌大唐气象

玄宗时期,根据演出的需要和乐人的业务水平,将“十部乐”整改为“坐部伎”和“立部伎”两部,坐部伎以弹奏琵琶和吹笙为主,立部伎以捶打大鼓为主,后来引胡乐为胡乐新声入坐部伎。玄宗在乐舞方面追求中西合璧,为推动胡乐华乐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

唐代乐舞|寻盛世之音,歌大唐气象

众所周知,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位天才音乐家,他因为喜好乐舞艺术而组织了梨园、宜春院、别教院、小部音声等专门的乐舞机构,培养了一大批歌舞艺人。而且对于音乐有强迫症,亲自教习梨园子弟,临场校正演奏有误者。“梨园”事实上就是皇家乐团,由预教的乐人和执教的乐师组成,专事歌舞的排练和演出,规模之大、人数之多都是空前的,梨园弟子三千皆是皇帝弟子,所以后世“梨园”尊唐玄宗为始祖。

唐代乐舞|寻盛世之音,歌大唐气象

相传唐玄宗会弹奏多种乐器,对羯鼓最为偏爱,在他常居住的华清官中,就盖有一座专门演奏羯鼓的楼台。唐玄宗曾谱写过一首名为《春光好》的羯鼓独奏曲,于内庭中演奏此曲时,原本含苞待放的杏花,居然悉数盛开,这就是“羯鼓催花”的传说。

对音乐有着极致爱好的皇帝,善舞的妃子自然是讨喜的。他的宠妃江采萍,自幼能歌善舞,九岁时诵读《诗经》,她表演的《惊鸿舞》轻盈、飘逸、柔美,曾令玄宗大加赞赏:“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玄宗后期,梅妃江采萍渐失宠,而又一位善舞者,且在艺术修养上能与玄宗珠联璧合的杨贵妃,以《霓裳羽衣舞》和《胡舞》而著称,力压三千佳丽以超群的艺术才华得到独宠。白居易《霓裳羽衣歌》称赞说:“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唐代乐舞|寻盛世之音,歌大唐气象

大唐繁盛之时,曾是一个流光溢彩,绚丽多姿的世界,因着盛世乐舞,激发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它的开放、包容、风韵,时至今日,仍令人们神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