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穿刺活检会不会让癌症扩散?

 老爷爷pwz 2019-01-10

文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超声诊断科冷振鹏 编 / 赵亚楠

【搜狐健康】对很多癌症患者,穿刺是常需要做的检查。可是很多人也有这样的困惑:肿瘤一穿刺,癌细胞不就跑到身体其他部位造成扩散转移了吗?这岂不是加重了病情?到底怎样科学的看待穿刺呢?

目前肿瘤治疗手段从手术、化疗到微创消融、靶向药物及生物免疫治疗,五花八门,丰富多彩,但是没有病理分型一切治疗都无从谈起,而超声引导下活检是取得病理标本的重要而且安全的途径。临床工作中常常碰到超声难以判断组织性质的结节影像,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是一种快速,方便、性价比很高的定性方法。

病理不仅能确定有无肿瘤生长,还能判断肿瘤生长方式并对肿瘤进行分型(判断匹配敏感恰当的化疗药物及靶向药物),也能判断转移情况,穿刺病理就像三岔路口的路标,对后续治疗方式选择起着关键作用。

但是患者往往有身体和心理方面的抵触。

身体方面就是怕疼、怕出血、怕并发症。

其实,现代医学中,为了明确诊断,术前局麻使穿刺尽可能做到无痛,超声引导是一种动态影像引导,实时反映穿刺针进入的路径、深度和到达的位置,最大程度避免正常组织损伤和减少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当然穿刺前要停止肝素、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使用也是必须的,这可避免术后产生血肿;还要抽血查空腹血糖、乙肝五项及凝血四项等防止交叉感染等并发症产生。

心理方面怕“穿刺造成肿瘤转移”。其实完全不必有这个担心。

首先,穿刺结节是不是恶性肿瘤还不一定哪,大部分需要穿刺后取得标本做病理诊断才能明确,当然病理诊断良性的肿块结节肯定不会造成肿瘤转移。

其次,人体细胞每天都要进行新陈代谢,如每分钟体内有数亿个细胞死亡,同时又有同等数量的细胞新生以取代死去的同伴,比如每隔120天我们全身的血液就要轮换一遍;每7—10年全身的骨骼就要更新一遍。

更何况人类无法完全摆脱致癌因素的刺激,而纠错能力的下降必将导致异常增生细胞的崛起,癌症也就随之而来。

数个或数十个通过穿刺针带出来的肿瘤细胞数和人体正常代谢中的原始肿瘤细胞数量相比,不在一个数量级,造成转移的概率微乎其微。

具体来说,人类的基因至少已经发现了3万个,当一个基因或多个基因发生了变异,错误地设计、指挥人体细胞的复制,使细胞的复制发生结构上的杂乱无章和增长速度的异常加快。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轮岗替换之中,发生基因错排、突变,蛋白质结构错误在所难免,形成我们称之为肿瘤的新生物。

为什么多数人大部分时间不会发生肿瘤病变哪?是我们的免疫系统需要持续的清除衰老凋亡的机体细胞,还要对机体新鲜补充的新生细胞进行甄别,对那些发生变异和发育幼稚不成熟的细胞(此类细胞若免疫力下降就会潜伏进某些组织成为原始的肿瘤细胞)进行定点清除,并不能真正形成肿瘤。

一个1cm3肿块大约有10亿以上肿瘤细胞,肿瘤灶往往被视为占山为王的草寇,离开了肿瘤结节的“匪穴”的单个肿瘤细胞就会被当做异类从而被警察(免疫细胞)擒获和消灭。

再次,目前活检的所用的器械也改进明显,穿刺取材的装置外面有了一个保护外套,针芯取材后会退回到套管内,由于穿刺入体内的套管未接触到肿瘤,所以穿刺针在拔出的过程中,避免了肿瘤细胞的外漏,对人体进行了最大程度的保护。

因此,现在的穿刺技术最大程度减少导致肿瘤转移的情况发生。最后假如穿刺病理结果为恶性肿瘤,外科医师也会在手术过程中进行穿刺针道切除,再次消除穿刺造成肿瘤种植的隐患。只有在机体免疫力有缺陷或降低或情况下,即使个别单个细胞摆脱了体内所谓的执法部门(免疫系统)监管产生免疫逃逸,有效化疗药物或生物靶向药物使用也会将理论上的漏网之鱼再次进行清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