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逆散加橘叶治疗胸痛

 鸿隆昌盛 2019-01-11

 

宋某,44岁,2015228来诊。

主诉胸骨后疼痛半年。去年8月生气后出现胸骨后疼痛,牵及左胸,压痛不明显,呈隐隐作痛,每次持续不到1分钟,有闷感,常有打嗝不畅的感觉,久服药不效。刻下症:胸痛、胸闷,口中和,汗出不多,手足热,纳眠可,二便可,其人郁郁寡欢,精神低落,苔白脉沉细弦。

辨六经为少阳病,辨方证为四逆散加橘叶汤证。处方:

柴胡12克,枳实10克,白芍18克,炙甘草6克,橘叶15克,七剂,水煎服,日一剂。

分析:患者生气后导致胸闷、胸痛,郁郁寡欢,病位在半表半里,手足热,又无下寒之象,排除厥阴,故六经为少阳病。根据手足热、纳可,为少阳四逆散证,加橘叶,增强理气止痛之功,针对胸痛。

按:四逆散条文所述是少阳病症,而冠之以少阴病者,胡老认为可有以下二义:①原本少阴病,今传入半表半里而转属少阳也;②由于热壅气郁,血行受阻,因致脉微细、四逆,形似少阴病的外观,因以少阴病冠之,教人加意鉴别也。不过验之实践,四逆见本方证者甚少,手足热常见,故本方的应用,不必限于以上所述的四逆,凡形似大柴胡汤证、不呕且不可下者,大都宜本方。

四逆散与小柴胡汤均属少阳证,进一步细致区分,小柴胡汤中有党参、半夏、姜、枣、草,以柴胡、黄芩清半表半里之热同时,偏于治疗里虚寒,故严格来说,可以认为少阳太阴合病,为少阳之中偏于补虚。而四逆散中,枳实行气、破结而消胀满,以柴胡清半表半里之热同时,偏于去实,故严格来说,可认为少阳阳明合病,为少阳之中偏于去实。本案胸闷胸痛,打嗝不畅感,为气滞明显;又能食,故太阴里虚寒不明显;因此,选用四逆散而非小柴胡汤。

201531日星期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