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斯腾伯格“成功智力”理论

 木香草堂 2019-01-12
[ 作者:admin        文章录入:admin ]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1985年提出了著名的“三重智力理论”,1996年又出版了智力理论的新著《成功智力》,从全新的视角提出了一套有别于以前的智力理论。   

 
  (一)、三重智力    
1、分析性智力—用以发现好的问题解决办法。分析智力解决那些界定清晰、答案与方法唯一的问题。     2、创造性智力—用来找对问题。创造智力解决条件模糊不全、方法与答案多样的问题。    
3、实践性智力—用以解决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实践智力解决条件模糊不全、方法与答案多样、且与日常经验密切相联的问题。   
  “三重智力”较为公正客观地描述和解释了个体之间智力的差异,是对原来智力成分理论的扩充与修正,超越了以分析学业智力为主的IQ概念。   


(二)、成功智力    
1、成功智力的界定:    成功—个体在现实生活中达成自己的目标。    成功智力—用以达成人生之主要目标的智力,它概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  

 
(四)、成功智力的评价    根据智力活动的“产品”或成果—在现实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来评判智力。这是对IQ理论的又一次纵深的超越。   

 (五)、成功智力的培养     1、重视原认知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对自身思维过程了解、选择和控制的原认知能力。     2、重视个性和文化因素对智力的影响:培养学生根据智力活动所处的情境文化,自我激励、坚持、独立、敢冒风险等等。     3、在教学过程中,要综合、协调地发展学生的分析、首创和经验(知识)外现的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