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孤立性肺结节

 p0oouuu 2019-01-13
概述

孤立性肺结节是指单一的、边界清楚的、影像不透明的、直径小于或等于30mm、周围为含气肺组织所包绕的病变,没有肺不张、肺门增大或胸腔积液表现的肺部结节。

病因

孤立性肺结节分为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二大类。恶性疾病主要有:肺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肺鳞状细胞癌。良性疾病主要有:肺错构瘤、肺硬化性血管瘤、肺炎性假瘤、肺结核球、肺曲霉菌球、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等。肺硬化性血管瘤虽属良性,但常有复发,故有恶性趋势。

临床表现

由于孤立性肺部结节较小,对肺部组织结构、功能的影响不大,一般患者多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轻微症状如咳嗽、咳痰、胸痛等。若为肺部感染或结核所致孤立性肺结节,也可能出现相应感染或结核症状。

检查

1.无创检查

(1)病史及体格检查。

(2)影像学检查,如X线检查、CT检查。

2.有创检查

纤支镜刷检与活检、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胸腔镜取活检病理诊断等。

诊断

发现可疑结节后可以采取的措施必定是CT、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CT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手术或观察随访这五者之一或不同措施的组合。然而五种方法各有优劣;CT的敏感度高而特异性稍差,PET敏感度及特异性俱佳但价格昂贵,且两者均无法提供病理诊断;细针穿刺常可以确定病理性质,但属于侵入性检查且有时因取材等原因无法获得确诊。胸腔镜下行肿物活检是确诊肺内小结节的有效手段之一,相对创伤较小,又能明确诊断并切除病变。但倾向于良性结节需慎重选择手术;随访观察无疑避免了非必要的手术,但可能延误恶性肿瘤的诊断,付出更大代价。所以应根据患者的病变及实际情况制定最合理、最安全、最经济的诊疗措施。

治疗

在理想状态下,通过临床和影像学评估能确定良恶倾向,对于恶性患者应积极手术干预,对良性患者则给予观察,从而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检查、并发症和费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