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欲望

 汐钰文艺范 2019-01-26
我们熟识欲望就像亲娘熟识孩子,也像肠胃熟识食物。

  美国心理学家艾尔文在《欲望》一书中写道:“事实上,我们所有清醒的时刻都淹没在欲望当中,梦也是由我们的欲望形成的。我们形成欲望的能力确实异乎寻常,无师自通,而且永不疲倦。一提到欲望,我们都是专家。如果有欲望的奥林匹克,我们都可以组团。”

  英国科学家查德·道金斯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里,给我们阐述了基因绝对的自私性。这个自私性一点也无法用道德去评判。在道金斯的语境中,个体成为一堆被基因控制的机器人,而基因的唯一兴趣就是复制它们自己。道金斯在这本书中提出了两个极其重要的观点:一,进化的单元在基因,而非个体或者群体;二,自私,是进化的动力。让我们惊异的是,我们在生命源头上就是自私的,而且,正是这种自私,使人类一代一代活了下来。如果我们不是自私的,人类早就绝种了。道金斯还告诉我们,成功基因的一个最突出的特性,就是它的无情的自私性。不仅是人类,所有物种都是自私的。

  过去我们以为我们的欲望产生于我们的生存需要。在物质贫乏的时代,这种物质的欲望确实是我们活着的动力,也是我们对欲望的解释。我们以为,如果足够的物质被我们囤积下来了,我们就会不再要了,欲望就会像一只吃饱了的狼一样歇着去了。可是,如今我们的需求早就满足了,房子和车子有了,经过奋斗我们的职位也得到了提升。可是,我们马上就觉得这些根本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更多的物质、更大的官职。这些被励志的鸡汤文化说成是进步,哲学家甚至把这些说成是自我实现。其实,自私的基因复制自己,顺便就挑逗人类不停地复制了自己的欲望。

  《道德经》的一大根本观点,就是有无相生、福祸相倚。哲学教授白彤东先生在《自由的道家?》这篇文章中说:人们得到自己想要的,不想要的也要随之而来。《道德经》的另外一个根本看法,是人在天道自然面前的无能。并且,我们人为的这种努力,不仅不能达到我们只要好的、不要坏的这一不可能的期望,还会把事情弄得更糟。这就比如一个人家门口有条小溪,它的涨落给人的出行带来不便,于是人就在上游建了堤坝把水截断。这样人似乎就再也不受溪水涨落的干扰。但是,溪水慢慢溢过了堤坝。于是人就把堤坝建得更高,终于有一天,堤坝崩溃了,整个房屋和其中的人都被洪水卷走了。并且,这里我们也不能指望“老天有眼”,因为老子明确地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不是说老天要虐待人类,而只是说老天对人类所有的欲望,并不关心。

  在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的自身实践中,欲望,哪怕听起来再合理的欲望,也没让我们一劳永逸地自在下去,就是这个道理。成功,享乐,这些都是让我们高兴的事,我们往往只想着这些事带来的好处。可是,我们忘了算计成功和享乐需要花费的成本。这些成本对我们的磨损,惨不忍睹。

  各个学派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有着殊途同归的见识,那就是痛苦来自没有满足的欲望。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说,人性中确实存在欲望,所以人类的存在境况就是一种匮乏。欲望导致了我们的痛苦,身心灵哲学家霍金斯却指出,欲望有很多可供支配的能量。人类生活的大多数方面,包括经济,都是受到欲望驱使的。广告商就用欲望做文章,将广告与我们的本能性驱动力联系起来。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我们拼尽全力去实现目标,获得收成。“需要”将我们置身于一条通向成就的道路上。人类社会如今取得的物质成果,甚至精神成果,其实都是人类集体欲望推动的。尤其是那些杰出人物,他们的天才发明和思想建树,使得芸芸众生可以享受到古人在神话里都没有可能听到的享乐和待遇。

  但是,欲望依然是意识低能量的层级,它不可能让我们获得幸福。只有一种欲望有可能让我们得救,那就是对欲望超越的欲望。由于达到了智慧和觉悟而超越了欲望,这种少欲是修持后的自觉。这其实也是一种欲望,是当事者多年来有意识的努力的一种结果,它来自一种强烈地渴望解放自己的欲望。这种欲望如此强烈,以至于最终使自己从欲望中解脱出来。表面看,这似乎是一个悖论;但是,有些人确实能做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