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学之声 作者:高丽丽
移植后糖尿病(PTDM)是器官移植术后发现的糖尿病,是器官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PTDM可增加移植物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如排斥反应、移植物功能减退或丧失及感染,还会增加受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PTDM危险因素有移植相关与非移植相关,移植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使用钙神经蛋白抑制剂(CNI)、糖皮质激素、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病毒感染、移植后体质量增加等。 目前降糖药有双胍类(二甲双胍)、磺脲类、噻唑烷二酮类、格列奈类、α-糖苷酶抑制剂、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DDP-4(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胰岛素。那么,在肾移植后或肝移植后发现的糖尿病,降糖药如何选用呢? 一.免疫抑制剂对血糖的影响 ⑴免疫抑制剂主要包括钙神经蛋白抑制剂(CNI)如他克莫司(FK506)和环孢素(CsA)、糖皮质激素、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麦考酚酸(霉酚酸,MPA)类如霉酚酸酯(MMF)、硫唑嘌呤(AZA)等。
⑵免疫抑制剂对肝移植术后糖尿病的影响
二.移植后糖尿病治疗药的选用 降糖药的选用需考虑药物的药理特性、降糖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及可能与受者的免疫抑制剂的药物相互作用等情况。 ⑴降糖药特点
⑵降糖药在移植受者中的选用 肾功能不全时需要调剂量的口服降糖药为双胍类、磺脲类、格列奈类、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受体激动剂或二肽基肽酶(DDP)-4抑制剂。需监测肝功能的为磺脲类和噻唑烷二酮(TZD)类。 TZD可用于肝、肾移植受者;二甲双胍在肾移植受者中是安全的,一般认为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时可安全使用;DDP-4制剂不与免疫抑制剂相互作用。 结合β细胞功能衰竭机制和早期保护β细胞功能的理念,优先选择安全性良好、兼具β细胞保护作用的二甲双胍和DDP-4抑制剂。TZD和α-糖苷酶抑制剂也可选用,但TZD引起水钠潴留、心力衰竭和骨含量减少等不良反应,α-糖苷酶抑制剂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严重影响耐受性。磺脲类促泌剂可加速β细胞功能衰竭,避免应用可能对保护胰腺分泌功能有益。 保护胰腺分泌功能是PTDM治疗的关键要素。移植后早期治疗可以胰岛素为主,稳定后逐步转变成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生活方式改变的综合性治疗。肝移植术后早期,若如合并明显的高血糖症状或明显升高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应考虑开始胰岛素治疗;当胰岛素需求量减少时,若移植肝功能正常应尝试口服降糖药。
注:按照药品说明书剂量使用 参考文献: 1中国移植后糖尿病诊疗技术规范(2019版)[J].器官移植,2019,10(1):1-6 2中国器官移植术后糖尿病诊疗指南(2016版)[J].器官移植,2016,7(6):407-414 3中国肝移植受者代谢病管理专家共识(2015版)[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5,14(8):6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