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外兼顾,你也可以成为“暖宝宝”

 yygltj 2019-01-29


  很多读者都会发现,在几次的降温中都只能窝在家里避寒。北方的冬天有暖气相伴,南方的人们只能靠一身“振”气。如何在南方也能变成为不惧严寒的“自热体质”呢?本期专题策划采访了相关专家,分别从“穿暖”和“吃暖”两方面入手,向读者介绍冬季的保暖秘笈,让你由内而外成为一个自带发热体质的“暖宝宝”。

  指导专家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 钟向红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 赵泳谊

  记者 朱志安 张洵 通讯员 黄璀玖 余子媛

  保暖装备升级,成为“发热体质”

  有研究表明,静止状态下不戴帽子,在气温为15℃时,人体约1/3的热量会从头部散发;气温在4℃左右时,人体约一半的热量从头部散发;而在零下10℃左右时,会有3/4的热量从头部“跑掉”。因此,建议在冬季带顶帽子,温暖从头开始。

  怎么选用:冬季戴帽子,一定要注重保暖性和舒适性,选择以毛线、毛呢、动物皮毛等材质为佳。这些材质不仅舒适、柔软,而且挡风、保暖性和透气性好。而市场上常见的一些人造革类帽子,虽然挡风,但是不透气、保暖性差,不建议选择。户外带帽,进入温暖室内应脱帽,让头发“喘息”。

  帽子

  不少人会有疑问,穿再多的衣服,为什么就不暖和呢?如何正确利用手边的“保暖之物”来升级自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钟向红,对于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来说,若长期处于寒冷状态,身体就会出现各种应激反应,如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等,在低体温的状态下更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因此必须及时保暖,防病护体。

  研究表明,如果将手放在冰水中,就会使血管系统处于应急状态,从而使血压、心率、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尤其是冠状动脉痉挛,使心脏所需氧气的供应急剧减少。因此,冬日保暖,备双手套不为过。

  怎么选用:老年人的血液循环功能差,手足怕冷,戴手套可起到保暖作用,应挑选轻软的毛皮、棉绒、绒线手套。需要注意的是,手套的尺码要适宜,太大达不到保暖效果,手指活动不便;太小使手部血液循环受阻,反而引起不适。

  如果感觉脸部较凉,可戴上口罩保暖,风大时呼吸道抵抗力下降,口罩还能降低病菌对呼吸道的刺激,保护口鼻。

  怎么选用:对于用作保暖的口罩,在材质上并没有过多的要求,老年人则建议优选棉纱口罩。此外,长时间戴口罩无益于健康,每次连续佩戴时间建议不超过两个小时。

  口罩

  颈部非常怕冻。在冬季,如果不穿高领衣服,稍有点寒风钻进脖子里,全身都会跟着冷戴上围巾,相当于保护了脖子到背部的区域,能帮助预防感冒。

  怎么选用:围巾大多以羊毛、兔毛、混纺毛线织成,根据自身情况选购。但需要注意的是,围巾可不能当口罩用。很多人戴围巾时,却习惯把脖子、嘴巴一起捂着,这种做法对健康很不利,围巾上脱落的纤维、灰尘、病菌就很容易随着呼吸进入体内,引发疾病。

  围巾

  手套

  寒从脚下起,脚部一旦受寒,很容易引起感冒或腰腿痛等病症,因此冬季脚部保暖尤为重要。

  怎么选用:脚部保暖要有合适的鞋子和袜子,鞋子的尺码应稍大些,最好垫一双棉鞋垫,脚放在里面要有点空间。其次,鞋底应稍高些,这样可以起到与冰冷地面隔寒的作用。最后,袜子口不能过紧,以免阻碍血流通畅。

  鞋袜

  一般来说,饥饿和寒冷常常是同时出现的。而摄取食物后,哪怕是本身冰冷的食物,也可以让我们稍微暖和起来。这样的温暖并非是我们的胃得到满足后的错觉,而是真实存在的科学反应。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赵泳谊表示,富含蛋白质、碘、维生素、矿物质这四大营养素的食物是御寒首选。

  四大营养素护体 让你冬日御寒有方

  蛋白质

  火炉加炭 倍感温暖

  研究表明,高蛋白食物比其它食物更能刺激产热,因此更为保暖。富含蛋白质的菜肴就如同添加到火炉里的燃料,能让人倍感温暖。

  食物:低脂蛋白质,如鱼肉、家禽和瘦肉,或者在汤或燕麦片里加植物蛋白粉,以免摄入过多脂肪和热量。

  碘

  主动产热 抵御寒冷

  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重要原料。甲状腺素能够促进身体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转化成能量,从而产生热能,抵御寒冷。

  食物:可适当多吃点海带、紫菜、海蜇、贝壳类等含碘丰富的食物。

  维生素

  多种结合 有效抗寒

  低温会加速体内维生素的代谢,饮食中应及时补充。如维生素A能增强人体耐寒能力;维生素C可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等。

  食物:动物肝脏、胡萝卜、南瓜、粗杂粮、深绿色蔬菜、水果、坚果以及海鱼、豆制品等富含维生素食物。

  矿物质

  铁能造血 不可或缺

  怕冷与饮食中矿物质缺乏有关,镁、锌、铁等矿物质是人体产热不可或缺的。根茎类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此外,铁是参与造血的重要原料,能提高对寒冷的抵抗力。

  食物:胡萝卜、山芋、青菜、藕、土豆,牛肉、鱼、蛋、黑木耳、大枣等。

  小贴士

  天气炎热时,我们往往会喝汤避暑降温。极寒天气,我们同样需要大量的流质食物。热饮显然更能取暖御寒,热汤比热菜往往更让人舒适,那是因为寒冷的天气干燥,流质食物能帮助身体保湿抗干。所以,冬季御寒不妨多喝一些热茶或热汤。

  另外,辛辣的生姜、葱、辣椒、胡椒、大蒜和咖喱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并产生热量,帮助驱除寒气。所以,冬季烹饪,不妨为菜肴添加一些香料和调味品,但应注意不可食用过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