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中读持续一年的《好爸爸好妈妈方法论》音频课结束了。每周更新两期,共104期,基本上涵盖了家庭中与育儿相关的各个层面:孩子、家长自身、学校、夫妻在育儿上的争执、隔代育儿、鉴别伪知识、先天与后天……全都基于发展心理学知识以及我的临床实践。 遗憾是有的:篇幅太长,讲得多了就容易失去重点。更重要的是,这一年的经历再次证明,育儿话题不是讲一讲说一说就完了,必须有答疑、有手把手的案例指导。本来作为课程讨论群的家长群几乎成了咨询群,我在回答家长提问上的时间几乎与讲课时间相等了。还有一个特别的遗憾是,讲了一年,基本还是在给家长补充知识、教给方法或者支招儿,对于家长自身问题的解决、自己的提升,涉及的不多也不够明晰有力。 针对以上遗憾,特别新开两个班:一个以发展心理学为基础、边学、边讨论、边实践、边纠错、边答疑的家长班,知识+技能,课程就叫:家长实用发展心理学与技能。另一个,就是家长自身的提升了,课程叫《育儿过程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提升》。 下面介绍 实用发展心理学和技能课。 先看课程内容: 共20节课,每节课1小时,30分钟理论,30分钟实战答疑 第一部分:12节课,以国内翻译出版的几本外版《发展心理学》为底本,把孩子成长(发展)的关键内容搞明白,并且知道,这些理论对于我日常养育孩子有什么用、怎么用 1. 毕生的发展、发展的生态系统以及流行的错误育儿知识和过时心理知识 2. 生理发展:大脑、身体、动作技能及性发育 3. 认知发展,包括记忆与信息加工 4. 智力 5. 语言和沟通技能的发展 6. 情绪 7. 依恋 8. 自我概念的发展 9. 性别差异与性别角色的发展 10. 源生家庭 Family of Origin对发展的影响 11. 攻击行为、利他、道德 12. 同伴和学校 第二部分:3节课,总结孩子成长与家长角色 1. 成长模型:一条线串起成长的要点 2. 源生家庭与家长的角色:Baumrind的权威型教养方式 3. 源生家庭与家长的角色:权威、伙伴、向导、榜样 第三部分:5节课,按年龄段讲解和实践实用技能 1. 0-1.5岁,1.5岁-3岁 2. 3-5岁幼儿园 3. 6-10岁,小学低年级 4. 10-12岁,小学高年级 5. 12-15岁,青春前期(junior youth) 对课程的解释: 第一部分1-12课,是以发展心理学为基础的。这些年有家长问我推荐什么书,我一般都是推荐发展心理学。市面上发展心理学的书很多,基本都是大学教材,国内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还是都能看得懂的。但是,看得懂不等于就明白、会用了。如果自己读书就行了,还要去上大学干吗?发了书在家自己看呗。。 这12节课我会把对家长有用的内容重点挑出来,为什么有用?在日常生活中怎么用?了解了这个知识点就会避免哪些坑了、就不会再被各种旗号忽悠了?…… 这一部分特别适合这一类的家长:喜欢问为什么、相信科学、情感当然有但理智不会被煽情煽没了,对市面上有些东西很疑惑但又不知道对的是什么,尤其是不知道怎么把理论应用的具体细节中。 第二部分 知道了孩子成长长什么,如何把打散的发展内容再融汇成一个完整复杂的人?成长模型就特别重要了。我们来看看这位家长的反馈: “从小我妈给我灌输的是,说话做事要讲究方法,最好的就是自己达到目的然后别人也能接受。为人要讲原则,底线上就是要刚正不阿。和任何人接触都要不卑不亢,有钱没钱都一样……这就形成了我之前的全部行为规范要求。但是我不知道什么社会性的需求,也不知道具体遇到事情遇到人怎么去实施,只能按照她这种最传统最朴实的观点自己摸索。后来当了妈妈,拼命学习各种流派的育儿知识,从亲密育儿到美国儿科学会的科学育儿,到什么睡眠训练,什么PET蒙特梭利,我都在看,但是总觉得只见点不见面,可能某一些观点我认同,某一些观点我不认同,某些事情的处理我觉得很好,某些我就很疑惑。我很矛盾,并且我不知道自己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也许我会说他能有一技之长,能安身立命就可以了。但是究竟如何去安身立命,如何去掌握一技之长,我是迷惑的。现在曲老师的课还没有听完,但是第一课我就一下豁然开朗,从讲解科学来揭示我们要学习的是什么,对我启发非常大。我现在很明确,除了希望他健康平安,还期待他以后能成为一个完善的社会性的人,能适应不同环境,面对不同境遇。不仅会帮助别人,也会自己帮助自己,我想等我离开的那一刻想到他时我会非常放心会非常坦然,这就是我养育他的全部期望了。而我自己也要在社会性上多思考多理解,作为一个社会人要更完整更积极更平和,少一点焦虑,多一点信任。真的非常感激能有机会接触到曲老师的课程,能感觉到自己的改变,也希望自己更好,共勉!” 很多家长跟这位家长有同样的体验:自己有自己的人生经验积累,同时又看了、听了各种的育儿知识、人生展望。可是,到了具体的事情来临了,还是会不知所措。例如孩子非常明显的错误到底该不该惩罚?被打了或者打人了怎么处理?哪些我不该管,锻炼孩子独立,哪些我必须及早干预?……在各种说法和招数中我们无法选择,原因之一就是,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成长的条件没有一个整体观、全局观、发展观,不能综合考虑先天与后天(nature vs. nurture)以及家庭、学校、社会的综合环境。 因此,在学习完发展心理学的相关内容、了解了成长都长些什么之后,我们用三节课讲一下如何把这些成长内容整合起来,综合地、完整地看待孩子的成长和成长中的问题。其次讲到,针对孩子成长的需要,家长应该采取的教养方式以及如何做到:权威型教养,温暖接受型的父母给与孩子指导和控制。就是说,在管还是不管、严和宽、有要求有规则和有民主有尊重之间达成平衡。既不是专制(专制是authoritarian, 权威是authoritative, 两者不是一回事)也不是放任自流。 这两个部分讲完,就在整体上把孩子是什么、成长是什么、家长是什么、教养是什么都讲完了。第三部分,我们就开始进入更具体的应用,按年龄段,把不同时期的成长内容、常见的成长问题以及家长的应对方法和招数,列出来。 强调一下,不要以为我家孩子已经小学高年级了,我就不需要看前面的了。成长不是一截一截可以断开的,后面的问题很可能是前面问题的累积和爆发。也不要以为我孩子还小,只关心0-6岁就行。小时候的有些养育态度和方式,对后来有长远的影响,在前面就应该知道。 我见过的生活中最会带孩子、最有知识、有办法的人,是我家的一个保姆,农村来的,小学毕业。她本人比较聪明,亲自带过、见过的孩子多,就总结出不少经验。我们现在的家长为什么面对孩子问题感到困惑,跟我们城市社区中的封闭环境很有关系。以前的人自己的亲友圈(真正面对面交往的,不是微信上虚拟的)、在村里、大院里、房前屋后,亲眼见到、亲耳听到各种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表现以及大家的议论不要太多,用大白话说,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后来的新手家长就真的没有见过啊。 听不同年龄段家长的“过来人”的话,他们关心的问题,他们的孩子出现的问题,是特别难得的间接经验。虽然我们研究发展规律能够看到不同年龄段的特征,但是,不代表成长是割裂的,尤其养育孩子更是要宏观微观都要把握。 这20节课,最重要的特征是,一半时间我讲授,另一半时间点评大家的作业、回答问题、评论你的做法是否到位等等,总之,咨询互动。因此,对课程的参加有一定的要求,要一开始一起上课,并且跟着课程走,而不是随时进群,有时间再听课。 我个人的体会是,做家长和做心理咨询师有一点是类似的,就是,理论知识放在后台,面对眼前孩子具体的各种表现和问题,要能够看透问题的本质,看到几种解决方案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实施的办法要多,而不是只有一大堆理论,对着孩子讲道理。 下面是一位家长的反馈:“我这里想说的是如果觉得自己的孩子情况想找人看看,真的珍惜咱们与曲老师的缘分。我觉得买了中读曲老师的课、进了读者群然后有机会找到曲老师看真是一种幸运。曾经在孩子四年级时也找过心理医生,不夸张的说,水平跟曲老师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去北大六院也看过,但一个是医生水平不一样,另外就是你能挂到好医生的号,但因为看病时间有限,医生没时间听你说那么多详细的事例,所以不一定能做出正确诊断,或虽然做出,自己也会有疑虑,就这十来分钟会不会因为医生了解得不全面,诊断肯定吗?这些是我实实在在的体会,就是想在大群里在大家的面前感谢一下曲老师。” 还有另一位:“我自己经常返回去重听曲老师的课,每次都很有收获。尤其是遇到问题时,会重新翻看曲老师讲课的目录,看看是否讲过类似的问题,往往会很有收获的。我自己的感觉是,遇到一个问题时,曲老师会站在非常高的地方去俯看一件事,通常会看得很透彻,而一般人只是和问题站同一高度,看不了那么透彻。相信你会有收获的。” 为了弥补以前音频课只是我单向地讲的缺憾,更好地发挥我的咨询优势,这个课我必须要求跟着学习和做作业、做练习、提供你的案例讨论。虽然这样会造成学员人数不能太多,报名人数会受到限制,但是,我愿意也希望这样运作。家长学到真东西并学会了,我才会认为对自己的职业道德和个人操守有交代。 好,下面介绍课程时间等设置,看您是否适合报名我的课。 课程时间:从2019年3月1日起到7月22日,每周五上传30分钟音频+图片理论课,然后留作业或者练习或者收集大家的提问和案例,每周三上传的音频课是点评作业、答疑、评价你的操作实践等互动内容。也就是说,在周五听完新课后,要求周二中午之前必须上交作业、练习、提问等等。 费用:人民币2000元。没有团报价,没有早鸟价等各种说法。这20节课的价值我认为是这么多,如果你也认可,就达成一致。就像在医院里挂号一样,一口价,没有各种名目的商业运作。本来是一小时的咨询费,换成20节理论+咨询的课,是超值的。 报名:请加微信号 Alice7944,写明“报曲老师发展心理学课”,然后微信转账或支付宝等方式均可。以付款先后为准,50人开班,100人封顶。 讲师介绍:我的名字,曲韵,是真实姓名,不是艺名。91年大学毕业。目前是澳洲注册第四级(最高级)心理咨询师,MACA Level4,德国认证积极心理治疗师,2016年移居澳洲前在北京新世纪儿童医院任心理咨询专家。大家在网上能搜到很多关于我的信息。 更多详情请留言或加微信咨询。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