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鞘固髓汤之急性炎症性脱髓鞘中医辨证论治

 经方人生 2019-01-31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特点是正虚邪实 ,发病初期以邪实为主,后期以正虚为主或虚实夹杂。

与肺 、脾、肝 、肾密切相关,临床辨证应明辨脏腑虚实,病初有发热、咳嗽等感冒症状,舌红少津,脉浮细数者,为肺热伤津之候 ;病情严重,有呼吸困难 ,唇甲青紫,舌淡脉沉者,多为寒湿下注导致的危重症候;而病程 日久 ,食欲不振或头晕耳鸣,萎软无力者,常系脾 胃及肝肾亏虚的表现。下面将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中医辨证论治分析汇报如下

1 肺热津伤

清热润燥,养阴生津。方用清燥救肺汤加减。生石膏 30g(先下 ),桑叶 10g,麦冬 12g,胡麻仁 12g,阿胶珠 12g,芦根 30g,竹叶10g,北沙参 12g。方中生石膏、桑叶清热宣燥 ;麦冬、沙参养阴生津;阿胶、麻仁养阴润燥;芦根、竹叶泄热生津。全方共奏清热养阴,生津润燥。热盛加银花、知母清热除燥 ;下肢瘫痪明显加牛膝、寄生舒筋壮骨,牛膝有载药下行直达病处;四肢麻木不仁 JJ1]Jtl芎、鸡血藤、黄芪益气活血通络;下肢疼加元胡、白芍缓急止痛;干咳痰不易出加瓜蒌、桔梗祛痰。

2 湿热浸淫

清热利湿。方用四妙散加味。苍术 15g,黄柏 10g,牛膝 15g,防己 10g,苡仁 20g,木瓜 15g,茯苓 15g,泽泻 15g。方中苍术、黄柏清热燥 湿 ;牛膝 、防己引湿从小 便 中出;苡仁 、木瓜利湿通络;茯苓、泽泻化湿清热。全方合效清热利湿。胸脘满闷重,苔白腻加厚朴、枳壳宽胸理气 ;病在盛夏加藿香、佩兰芳香化湿;肢体运动不利,舌质紫黯瘀血阻滞加赤芍、当归、丹参活血通络 。

3 脾肾两虚。寒湿下注

祛寒湿 ,温脾肾。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熟附子20g(先煎 ),红参 12g(另煎兑人 ),干姜 6g,炙麻黄12g,细辛 3g,白术 15g,川牛膝 15g。方中附于味辛大热,为补益先天命 门真火之第一要药,通行十二经,能迅达内外以温阳逐寒 ;红参大补元气,助运化而正升降,脾肾双补,阳气乃振;干姜温中焦之阳而除里寒 ,助附子升发阳气;麻黄温阳化气以散外寒 ;细辛通行经络以祛内寒;自术健脾燥湿;川牛膝活血通络。全方共奏温脾肾。助阳气之功。若脾虚甚 ,加 党参、黄芪以补益脾气;若脾阳不足,见肢冷畏寒,大便溏薄者 ,加蔻仁以温运脾阳;若纳呆食少者,加谷麦芽、扁豆,以和中运脾 ;寒湿重 ,加苍术 以健脾燥湿 ;肢冷汗 多去麻黄 ,重用黄芪益气 固表 。

4 脾胃虚弱

健脾益气养胃。参苓白术散加减。 党参 15g,白术 15g,山药16g,白扁豆 12g,茯苓 15g,苡仁 15g,砂仁 6g,莲子肉 12g。方中 党参 、白术 、山药 、白扁豆、莲子 肉均有健脾益气养 胃;茯苓、砂仁理气醒脾开胃;苡仁健脾渗湿止泻,全方合用有健脾益气养胃之功。若肢体冷加制附子、干姜;久病体弱,气血两虚用人参易 党参,加黄芪、当归、鸡血藤、熟地气血双补。

5 肝肾虚亏

滋阴清热 ,补益肝肾。方用六 味地黄丸加减 。大生地 10g,山药 12g,茯苓 15g,泽泻 12g,山萸 肉 12g,牛膝 15g,知母 12g,龟甲12g。方中生地滋肾阴,益精髓;山药滋肾补脾;山萸肉、牛膝补益肝肾,泽泻泻肾浊;茯苓淡渗脾湿;知母 、龟甲滋阴清火 ,全方合用滋阴清热 ,补益肝肾。阴虚火旺甚者,舌根部苔黄加黄柏滋阴降火;面色无华 ,心悸怔忡加黄芪、 党参、当归以补气血;面色灰黯,舌有瘀斑瘀点血瘀者加丹参、JlI芎 、鸡血藤活血通络;失眠、多梦者加夜交藤、炒枣仁、合欢皮养心安神。

6 瘀血阻络

活血化瘀 ,益气养血。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 15g,川I芎15g,赤芍 15g,熟地黄 30g,桃仁 9g,红花 9g,黄芪 20g,川牛膝 15g,鸡血藤 20g,丹参 15g。方用四物汤调肝养血;桃仁、红花活血化瘀;鸡血藤、丹参、川牛膝养血行血;黄芪益气 ,使气旺以促血行。诸药相合使气血健旺,瘀去新生 ,筋骨得养,萎弱渐愈。若手足麻木 ,舌瘙不能伸缩,加穿山甲、三七、橘络 、木通以通络行瘀;肢体疼痛者,还可酌加秦艽、威灵仙、以祛风散寒通络;气虚血瘀者,可加 党参 、自术、炙甘草以健脾益气;肢体麻木者 ,可加桂枝、制附片以温经通络;如肌肤甲错,形体消瘦 ,手足痿弱,为瘀血久留,加用大黄庶虫丸以缓中补虚。

声明:以上所有方剂均针对个人体质,具体病情需辨证论治,私自服用出现任何问题概不负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