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水新语集之明代篇】

 眼镜老猪猪侠 2019-02-02

    公元1368年,朱重八带着山寨兄弟统一了大中华,并且给自己改了个洋气的名字叫朱元璋。老百姓们欢天喜地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在艺术圈一帮画家们摩拳擦掌,心想怎么也得像宋朝一样来个艺术新高峰之类的吧。于是一帮新晋画家削尖了脑袋想往朝廷里挤,觉得怎么也能凭手艺混个一官半职吧。没成想朱元璋是乞丐出身,他对艺术其实也是有向往的,但是总体来说用四个字概括就是:都不懂!

这个糟老头坏得很……

举个例子吧。元末期有位颇有天赋的山水画家,他的名字叫赵元,师从元四家的王蒙,代表有《陆羽蒸茶图》等,画风潇洒老练,可以说是很有天赋的一位小画家。朱元璋打了天下之后,赵元怀揣着梦想就投奔了朝廷,怕老朱犯“元”字忌讳,就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赵原。朱元璋也是对赵原早有所闻,“小伙子!听说你画画不错啊,这十里八乡的很早就听说你了!”赵原也客气客气“哪里哪里,大王……不对,皇上夸奖了!”朱元璋龙颜大悦“以后跟我混吧!回家先给我画个《历代功臣图》去!不急的要哈!画的越像越好!”赵原一听,啥?历代功臣图?等等等等!皇上!臣妾……不是……臣不会画人物画啊,我是画山水的啊,您看这是我画的《陆羽蒸茶图》。“少废话!陆羽不是人吗?”“陆……陆羽只是点缀啊”朱元璋变脸比川剧变脸还快“好!你不会画是吧!赐死!来人!赏他一根上吊绳!”于是赵原就这么

赵原-《陆羽蒸茶图》(局部)

    类似经历的画家还有很多……所以到后来明政府干脆实行了一个“命题作文政策”,凡是宫廷就职的画家必须只能画皇上喜欢的皇上要求的皇上划了范围的!说你呢!赶紧拿小本本记好了!明天皇上要一张《三顾茅庐》,什么?你不会画张飞?宰了!


就是这样,这在历朝历代中都是少见乃至骇人听闻的!


    于是明代的院体画家们都夹着尾巴作画,表面上一片欣欣向荣,画家的内心们其实是很煎熬的。因为之前也说了嘛,朱元璋没什么文化,他脑子里的那些知识基本就是源自小时候听的或者当了皇帝后别人给他讲的那些励志古代故事和名人轶事。于是老朱要求绘画要走平民路线!要画老百姓喜欢的老百姓能看得懂的!要歌功颂德!要教化育人!于是朝廷里就出现了一堆类似的政治题材作品,比如刘俊的《雪夜访普图》,讲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夜访忠臣赵普的故事。还比如倪端的《聘庞图》,讲的是三国时期荆州刘表聘请庞德公出山的故事。类似的还有很多,像王仲玉的《陶渊明像》、商喜的《关羽擒将图》等等。基本就是把小人书内容搬到了中国画里。在绘画风格上,明初院体画也主要以模仿宋人绘画为主,并没有太多艺术上的创新。

商喜·《关羽擒将图》

    直到朱元璋去世后,明成祖朱棣即位,虽然朝廷内部有所宽松,但顶多不过就算你不会画也不杀你了,仅此而已。于是有位宫廷画家坐不住了,心想大不了老子不干了!回家我想画什么画什么!正所谓此处不留爷,高手在民间!这位胆大作死的画家正是


戴进

戴进笔下的人物,我怀疑这个可能就是他的自画像

     光听这个名字就很带劲!

    戴进,字文进,号静庵,又号玉泉山人;钱塘(杭州)人,出生于1884年,逝于1462。他生活的时期正巧赶上了“仁宣之治”,也就是明仁宗和明英宗时期,号称是大明江山国力作为强盛的一个阶段。按理说这天下太平国力强盛的年代,不应该容易出愤青才对,但有句话说得好,那就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且听我慢慢分解。

    我们一般说一个人怎么怎么优秀,往往会说在他童年时就展现出了某某天赋,戴进差不多就属于这类人。他的父亲戴景祥是一位职业画家,估计是从小耳濡目染,戴进对艺术创作也很感兴趣。不过最初他并不想子承父业,他的人生第一理想是想成为一位首饰匠,用现在的话说是珠宝设计师。戴父也比较支持孩子的决定,给他请了老师傅学习这门手艺。没多久,戴进就把金银器的各种打磨啊雕花啊镶嵌啊都学会了,十来岁就已出师成名。不少达官贵人都找他来设计首饰,戴进也挺高兴。但没过多久问题就来了。戴进发现很多人也不知道真有钱假有钱,他们花钱打个首饰,没些日子又想换新款了,好比如说最近月季的图案不流行了又流行牡丹了,咋整?再买新料?有点儿小贵……干脆就把以前这个融化了重新做吧!戴进一看,我去!我辛辛苦苦设计的首饰您说给融就融了?还当着我面给融了?还让我给你做新的?别逗了!闹呢?!于是戴进回家跟父亲一细说,戴父一笑:“儿子,别郁闷了,首饰这种东西本来就容易喜新厌旧,来,吃个水果败败火,不如就干脆跟爹学画画吧,这样你的作品就能一直保存住了。”戴进一听觉得有理,就这样转行学了画画。

戴进·《雪夜访戴图》

 都说艺术是相通的,艺术天分也是如此。戴进十七岁时就展现出了极高的绘画天赋,并且有过目不忘的能力。据说有一次他去南京玩儿,从杭州老家出发,由于行李带的有点儿多就请了个挑夫帮着拿行李。但谁承想这个挑夫走着走着就走散了,也不知道是故意卷行李跑了还是真路痴,反正是没影了。戴进不慌不忙的从包里拿出来纸笔,几笔就把挑夫准确的给画了出来,然后四周打听有没人有见过画上的这个人,结果还真有人认出来!最后还真就把那个挑夫给找到了!当然,行李也找到了。

 戴父自从发现儿子这“特异功能”后就更加重点培养,戴进呢,学起画来也很刻苦努力,30岁之前,就已经熟练掌握山水、人物、花鸟的各项技法了。于是在1421年,随着明王朝迁都北京,戴父也决定带儿子戴进一起去北京!干嘛去?这么优秀的儿子就在杭州一带画画太浪费了,怎么也得混个宫廷画师之类的吧。于是望子成龙的戴父带着33岁的戴进去了北京城。

说到戴父戴景祥,虽然史料上描写不多,且没有传世下来的作品,但在明朝郎瑛的《七修类稿》中曾记载:永乐末,钱塘画士戴进,从父景祥征至京师。笔虽不凡,有父而名未显也”。可见戴父虽然只是钱塘江一带的职业画家,但在当时也是有一定知名度的。所以凭借着父亲的人脉以及戴进自己的水平,1426年,也就是戴进38岁的时候终于成为了一名宫廷画师官至仁殿待诏,即皇上的御用画家。当然,主要还是戴进太优秀了,什么都能画,而且画的还都很不错!要知道,在中国画史上,山水、花鸟、人物都见长的画家并不多,戴进可以说是全能选手!宣宗皇帝很高兴,封戴进为院体第一人”、”国朝画手第一”、“行家第一人”等称号。结果就像我第一段说的那样!人太优秀太扎眼了,难免就遭到了他人嫉妒,有句叫“同行是冤家”,戴进就因为这“第一”结下了不少冤家。

戴进·《真武图》

从公元1426年到1435年,戴进实际上作为宫廷画师才只有短短9年时间。本来自己干的好好地,皇帝也挺喜欢他。关键就是老有一群同事隔三差五给他添恶心。怎么添?好比如说:

有一天,戴进给皇上画了一条五爪金龙,皇上挺高兴。结果就有其他画师跟皇上说闲话“皇上!咱们大明的龙都是四爪,戴进画的这是五爪!他分明是画蛇添足!这是在歪曲您的高大形象!”。皇上也不走脑子,一听有道理!来!打十八御棍!让你画蛇添足!

还有一次,戴进给皇上画了一张《秋江独钓图》,画中有一穿朱红色衣服的男子手里拿着鱼竿在钓鱼。按理说这没什么吧。结果其他画师又开始瞎扣帽子,他们说:“皇上!您看!戴进画的这个朱红衣服之人画的其实就是您!您不是姓朱吗?然后画您钓鱼,是说您天天不务正形就知道混日子”!宣宗皇帝本来看这张画觉得挺好的,一听这么个解释勃然大怒:“赶紧把戴进给我找来宰了!”

 后来幸亏在“敌人”队伍里也有“自己人”,戴进有个徒弟叫夏芷的知道了这个消息,赶紧回去告诉师父。戴进一听也急眼了!什么破宫廷画师!老子不干了!但是夏芷说“师父!城门四周都有守卫!您估计是在劫难逃了!很快他们就来抓你了!”戴进这时也是起飞智,说了句为师自有办法!然后跑到个庙里也不知道是把和尚给打懵了还是拿酒灌醉了,自己剃了个光头,穿上和尚的衣服,拿着和尚的文牒就出城了!竟然就这么逃出去了!

戴进·《寒江独钓图》

当然,后来宣宗可能也觉得自己有点说气话,也许戴进不是这么想的呢,就想收回圣旨,结果一听戴进跑了,哎,跑就跑了吧!爱咋咋地吧!

戴进·《钟馗出山图》

 再后来直到戴进晚年,都在老家钱塘一带以卖画为生。《明画录》上称戴进“宣德初征入画院,见谗放归,以穷死”。什么意思?就是说戴进后来逃回老家穷困潦倒,最后就穷死了。其实这段历史相当不靠谱,感觉分明就是既然抓不到活戴进怎么也得把他结局丑化的节奏。后来一些史学家通过戴进当时的一些好朋友同样也是当时著名的画家诗人的笔录,发现戴进非但没有穷死,而且晚年过得很滋润很有尊严。如画家杜琼(沈周的恩师)就曾说戴进:“晚乞归杭,名声益重,求画者得其一笔,有如金贝”。大学者杨士奇也赞誉说:“此君高节净娟娟,况复瑶华相映妍。”什么意思?就是说戴进晚年在十里八乡非常有名,而且弟子众多,求画的人更多,每画一个笔道就和一块金子一样值钱。对此本人也更相信亲友团说的话,并非是向往美好的结局,而是戴进确实有这个实力。要不然他怎么能在晚年独挑大梁!并且成立了中国最早的民间画派呢,这正是大名鼎鼎的浙派!后世都尊称戴进为这一派的开山祖师爷!也正是从戴进开始,中国画从宫廷绘画逐渐衰落,开始过渡到了民间艺术!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先到这里,


下一期我来和大家聊聊戴进的艺术特点!


写的不好,还望海涵!感谢大家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