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梳理与拓展应用 01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性质 (1)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作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用“ ”表示。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①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③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④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是对称中心。 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关键提醒 运用哪个定理进行判定应根据具体条件而定。 应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时,一定是指同一组对边既平行又相等若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有可能是平行四边形,也有可能是等腰梯形。 3.三角形的中位线 (1)三角形的中位线: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作三角形的中位线。 (2)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 的一半。 关键提醒 中位线不是中线。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特点:在同一题设下,有两个结论,一个结论表示位置关系,另一个结论表示数量关系。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作用:在已知两边中点的条件下,证明线段的平行关系及线段的倍数关系。 例1:如图1所示,在△ABC中点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AH是边BC上的高。 (1)求证:四边形ADEF是平行四边形。 (2)求证:∠DHF=∠DEF。 图1 解析:(1)借助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证明。 (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等性质证明。 证明:(1)因为点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 所以DE、EF都是△ABC的中位线, 所以EF∥AB,DE∥AC, 所以四边形ADEF是平行四边形。 (2)因为四边形ADEF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DEF=∠BAC, 因为D,F分别是AB,CA的中点,AH是边BC上的高, 所以DH=AD,FH=AF, 所以∠DAH=∠DHA,∠FAH=∠FHA, 因为∠DAH+∠FAH=∠BAC,∠DHA+∠FHA=∠DHF, 所以∠DHF=∠BAC, 所以∠DHF=∠DEF. 0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矩形 (1)矩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作矩形,也就是长方形。 关键提醒 矩形的概念是研究矩形的基础,既可以看作是矩形的性质,又可以视为矩形的判别方法。 (2)矩形的性质如下: ①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 ②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知识拓展 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矩形既是中心对称。又是轴对称图形,对称中心为对角线的交点,对称轴为对边中点所在的直线。 (3)矩形的判定定理如下: ①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②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④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知识拓展 若易证是平行四边形,则再证一角为直角或对角线相等,即可得矩形;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不一定是矩形(如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为矩形。 例2:已知:如图2所示,在△ABC中,AB=AC,AD⊥BC,垂足为点D,AN是△ABC外角∠CAM的平分线,CE⊥AN,垂足为点E。 (1)求证:四边形ADCE为矩形。 (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CE是一个正方形?并给出证明。 图2 解析:(1)根据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可证。 (2)根据正方形的判定结合(1)中结论可证。 解(1)证明:在△ABC中,AB=AC,AD⊥BC, 所以∠BAD=∠DAC, 因为AN是△ABC外角∠CAM的平分线, 所以∠MAE=∠CAE, 所以∠DAE=∠DAC+∠CAE, 又因为AD⊥BC,CE⊥AN 所以∠ADC=∠CEA=90°, 所以四边形ADCE为矩形。 (2)当△ABC满足∠BAC=90°时,四边形ADCE是一个正方形。 理由:因为AB=AC, 所以∠ACB=∠B=45, 因为AD⊥BC, 所以∠CAD=∠ACD=45°, 所以DC=AD, 因为四边形ADCE为矩形, 所以矩形ADCE是正方形, 所以当∠BAC=90°时,四边形ADCE是一个正方形。 2.菱形 (1)菱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作菱形 (2)菱形的性质如下: ①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②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知识拓展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角线所在的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其面积求法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求法相同,其面积等于底乘以相应底上的高。 另外,由于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将菱形分成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因此菱形面积=4× 两条对角线长之积= ×两条对角线长之积。 (3)菱形的判定定理如下: ①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例3:如图3所示,在Rt△ABC中,∠ACB=90°,D、E分别为AB,AC边上的中点,连接DE,将△ADE绕点E旋转180°得到△CFE,连接AF,AC. (1)求证:四边形ADCF是菱形。 (2)若BC=8,AC=6,求四边形ABCF的周长。 图3 解析:(1)根据旋转可得AE=CE,DE=EF,可判定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然后证明DF⊥AC,即可得四边形ADCF是菱形。 (2)首先利用勾股定理可得AB的长,再根据中点定义可得AD=5,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AF=FC=AD=5,进而可得答案。 解(1)证明:因为将△ADE绕点E旋转180°得到△CFE, 所以AE=CE,DE=EF, 所以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 因为D、E分别为AB,AC边上的中点, 所以DE是△ABC的中位线, 所以DE∥BC,因为∠ACB=90, 所以∠AED=90°,所以DF⊥AC, 所以四边形ADCF是菱形。 (2)在Rt△ABC中,BC=8,AC=6, 所以AB=10, 因为D是AB边上的中点,所以AD=5, 因为四边形ADCF是菱形,所以AF=FC=AD=5, 所以四边形ABCF的周长为8+10+5+5=28. 3.正方形 (1)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2)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既有矩形的性质,又有菱形的性质。 关键提醒 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为对边中点所在的直线或对角线所在的直线,有4条对称轴;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为对角线的交点。 (3)正方形的判定定理如下 ①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②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③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④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关键提醒 以菱形和矩形的判定为基础,可以引申出更多正方形的判定方法。如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既是菱形又是矩形的边形是正方形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判别正方形的一般顺序:a.先说明它是平行四边形;b.再说明它是菱形(或矩形);c.最后说明它是矩形(或菱形) 矩形判定条件+菱形判定条件=正方形判定条件。 例4:如图4所示,在Rt△ABC中,∠ACB=90°,过点C作直线MN∥AB,D为AB边上一点,过点D作DE⊥BC,交直线MN于E,垂足为F,连接CD、BE: (1)求证:CE=AD。 (2)当D在AB中点时,四边形BECD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说明你的理由。 (3)若D为AB中点,则当∠A的大小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BECD是正方形?请说明你的理由。 图4 解析:(1)先求出四边形ADEC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推出。 (2)求出四边形BECD是平行四边形,求出CD=BD,根据菱形的判定即可推出。 (3)求出∠CDB=90°,再根据正方形的判定即可推出。 解(1)证明:因为DE⊥BC,所以∠DFB=90°, 因为∠ACB=90°,所以∠ACB=∠DFB,所以AC∥DE, 因为MN∥AB,即CE∥AD,所以四边形ADEC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CE=AD. (2)四边形BECD是菱形. 理由是:因为D为AB中点,所以AD=BD, 因为CE=AD,所以BD=CE,因为BD∥CE, 所以四边形BECD是平行四边形, 因为∠ACB=90°,D为AB中点, 所以CD=BD,所以四边形BECD是菱形. (3)当∠A=45°时,四边形BECD是正方形,理由如下 因为∠ACB=90°,∠A=45°,所以∠ABC=∠A=45°, 所以AC=BC,因为D为BA中点, 所以CD⊥AB,所以∠CDB=90°,因为四边形BECD是菱形, 所以四边形BECD是正方形,即当∠A=45°时,四边形BECD是正方形. |
|
来自: 昵称3293762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