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劣币驱逐良币:格雷欣与格雷欣法则

 芳草屋845 2019-02-14

格雷欣法则

“劣币驱逐良币”的说法最早是由格雷欣(Thomas Gresham)在劝诫伊丽莎白女王和塞西尔进行通货改革时提出来的,首次出现于1560年有关反对银币成色不足的公告中。后来则被用来表示一个十分确定的通货原理,即格雷欣法则。格雷欣法则一经麦克劳德(Macleod)在他的《政治经济学基础》中首次命名之后,便被经济学界广为采用。据说,最早(1875年)提议把政治经济学改称经济学的也是这位麦克劳德,尽管更多的人把这归功于同时代最杰出的经济学家马歇尔。

这样一种简洁的表达方式,尽管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精确,却让更多的人容易理解并接受格雷欣法则。这个法则可以概述如下:假定有两种货币同时在市场上流通(在实行复本位制的条件下),如果一国政府把内在价值不同的两种货币规定相同的名义价值,那么一切支付总是尽可能用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去完成,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将从流通中消失。

格雷欣其人

托马斯·格雷欣(1519~1579)曾在剑桥学习,后来在叔叔的手下当学徒。1543年进入绸缎呢绒公司默瑟尔并担任公司的董事。1551年开始在英国皇室任职,担任驻安特卫普的皇家代表或国王代理,负责处理皇室或国王的外债事务,期间经历了三个朝代、二十多年。

伦敦格雷欣街10号

据说他深得伊丽莎白女王的信任,因而可以直言进谏而不失宠。当荷兰发生政治纠纷时,在他的建议下,政府扣留了商人冒险家公司(这是中世纪以来最著名的英格兰贸易公司)和斯台伯公司(直接在王室授权下开展贸易的管制公司)的船队,迫使它们借钱给国王。但是它们获得12%的利息收入,超过了当时法定最高的10%,这样资金也就不再流向国外了。这笔交易使各方都获益,因此大大提高了格雷欣的声望。

伊丽莎白一世女王

1559年,格雷欣建议伊丽莎白女王进行通货改革,恢复货币成色,减少对外债务,保持英国对商人的信用,以防止良币外流。这就来了文章开头所说的“劣币驱逐良币”这句名言。

格雷欣被称为当时“伦敦最伟大的商人”,他是一个银行家,在著名的伦巴底街(参见金融史上最著名的两条街道)拥有自己的商铺,他也是金银首饰商和绸缎商,并且持有大量地产。他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出资建立了伦敦皇家交易所以及格雷欣学院、8个救济院和英国最早的造纸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