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又称“白虎历节”,形容像一百只老虎咬你的关节一样,有着“天下第一痛”之称。 很多时候,当痛风发作,就连被子的重量,都变得难以承受,若有人在房间走动发出声响,也会感觉忍无可忍。 可见,痛风给人类带来的痛苦,是多么难熬! 很多人,认为痛风是“突然”来袭,使人猝不及防。 但其实,痛风的发生,也并非悄无声息的,在痛风来临前,还是有一些蛛丝马迹可寻的,只是被大多数人所忽视了。 痛风不是悄无声息,一旦出现3种表现,最好去查一下尿酸,莫拖延 1、关节刺痛 尤其是在夜间睡觉时,突然关节刺痛,甚至被疼醒,或许还会伴有头痛、脑热、疲倦、厌食等症状。 此时,一定不要忽视,需要警惕尿酸“超标”,痛风来袭,最好去查查。 2、排尿异常,出现血尿、肾绞痛 痛风的发生,与尿酸息息相关,尿酸排泄,注意是通过肾脏来完成的。 一旦,尿酸超标,会加重肾脏负担,甚至损害肾脏功能,影响排尿。 如果,出现尿液颜色深如茶水,甚至有泡沫,需要警惕尿酸盐的结晶堆积所致。 一旦,尿酸沉积在肾脏中,还十分容易形成肾结石,出现肾绞痛、血尿等。 此时,一定要注意痛风性肾病。 3、血糖异常升高 当人体内的尿酸升高时,会影响胰岛素的正常发挥,导致血糖上升。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血液尿酸水平,每增高 60 μmol/ L,新发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 18%。 因此,一旦,血糖异常升高,要警惕高尿超标了,此时,要防止发生痛风。 痛风高发,离不开“三个字” 第一字:吃 尿酸标超,沉积为结晶盐,堆积在关节处,就会导致关节炎、肿胀、痛风石等。 而尿酸的升高,与嘌呤的摄入有着密切关系,现代人,大鱼大肉,管不住嘴,摄入过多的嘌呤,导致尿酸升高,进而诱发痛风。 因此,远离痛风,一定要注意饮食,切莫贪嘴。 第二字:酒 生活中,有事没事,喝点小酒,甚是惬意。 然而,酒喝的多了,也会诱发急性痛风。 酒精,是尿酸的催化剂,还会阻碍尿酸排泄,长期喝酒,十分容易诱发痛风。 第三字:懒 现代人,可以说是越来越懒了,才会出现“懒癌”一词。 然而,过度懒惰,不运动,容易形象尿酸的代谢,也会增加痛风的几率。 此外,懒惰少动,也会导致肥胖,而肥胖又会加速痛风的发生。 防痛风,降尿酸是关键,谨记“三多三少” 1、多喝水 多喝水,尤其白开水,一定不能忽视。 一方面,多喝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亦可稀释尿酸,减少尿酸结晶几率。 另一方面,多喝水,可增加尿液,促使尿酸随着尿液排出体外。 喝水,要做到主动喝酒,小口慢慢喝,切莫等到口渴才喝水。 2、多饮茶 喝茶,不仅是益寿延年的好习惯,对于预防痛风也十分有益。 喝水时,加点利尿的小植物,一起泡水喝,可促进排尿,增加尿酸的排泄,十分有益。 自己动手,搭配黄栀甘葛茶,用黄栀、甘葛、菊苣根、茯苓、蒲公英根、百合、桑叶搭配在一起,泡水代茶饮即可。 黄栀,又称为栀子,含有栀子苷,可促进尿酸排泄,降低尿酸水平。 甘葛对痛风性关节炎、关节肿胀有降低作用,还可抑制炎症细胞水平,有降尿酸、修护脾肾作用。 菊苣根,含有生物碱、三萜类、有机酸类、香豆素类等,有综合调节身体代谢的作用,可改善高嘌呤饮食引起的高尿酸血症,减少痛风发作次数。 茯苓、蒲公英根、桑叶均有利尿、消肿、解毒作用,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百合,含有秋水仙碱,有降尿酸作用,还可通过利尿作用,促进尿酸排出。 经常泡上一杯,促进尿酸排泄,减少痛风的发作几率,十分有益。 3、多排尿 多喝水,常饮茶,是为了多排尿,增加尿酸的排出量,因此,一定不要憋尿。 当尿意来袭,一定要及时排尿,切莫隐忍。 一旦憋尿,不但会导致尿酸堆积肾脏,还会损害肾脏健康,诱发肾脏病变,增大慢性肾衰竭的风险。 所以,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多排尿,少憋尿。 “三少” 1、少酒饮 预防痛风,除了要少喝酒以外,饮料也要少喝。 尤其是甜饮料,更要少喝。 甜饮料里含有的大量果糖,会引起尿酸升高,增加痛风的风险。 并且,喝甜饮料,还会抑制尿酸的排泄,对高尿酸者来说,十分不利。 此外,摄入太多果糖,也会增加肥胖的风险,肥胖也不利于控制尿酸。 所以,生活中,要尽量少喝酒水饮料。 ![]() 2、少肉汤 很多人,喜欢喝点汤,尤其是肉汤,认为营养又滋补。 但是,肉汤中的嘌呤,往往比肉中的高的多,经常喝肉汤,容易诱发痛风。 所以,喜欢喝汤的朋友,可以选择喝点清淡的汤,如冬瓜汤等,少喝肉汤。 ![]() 3、少久坐 生活中,很多人是一坐一小天,久坐严重损害身体健康。 一方面,久坐伤肾,肾脏受损,将会影响体内尿酸的排泄,增加痛风的发生几率。 ![]() 另一方面,长时间静坐,不利益尿酸排泄,还容易导致肥胖,引起痛风。 因此,少久坐,迈开腿,进行适当的运动,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能增强体质,增强机体防御能力,而且对减缓关节疼痛,大有益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