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作用到底大不大吗?2019年你应该知道的3个常识,养老金最重要 作为大城市里辛勤劳动的一员,想必我们应该都对工龄不陌生吧。工龄的概念就是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的全部或者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简单来说就是你在不换工作的前提下,在一家公司所工作的时间。 每个人情况不同,所参加的工作时间也不同。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连续工作年限和不同单位的累计工作年限,对劳动者的权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既决定了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额度,也决定了一些法定假期的享受时间和其他的一些权益。那么辛勤工作的我们,主要就是要了解以下三点。 第一就是工龄和退休息息相关 我国劳动法对职工退休有明确的条件要求,退休的三大条件,一个就是年龄,一个就是连续工龄,还有一个就是因公致残。除了最后一种因公致残退休外,像正常的退休和非正常的退休它们的连续工龄都必须要达到十年,否则就不认为达到退休条件,只能按退职处理。 第二就是工龄是计算养老金的必要条件 基本养老金是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和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等因素来确定。缴费年限的时间越长,所能够得到的养老金就会更高。而工龄是在计算养老金所得金额中必要的一项依据。在一般情况下,工龄越长,享受的待遇更高。 第三就是工龄也和经济补偿金挂钩 可能很多人不了解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和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时,给员工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经济补偿能够得到多少,也不是酌情考虑,而是要根据此人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为标准,按照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来计算,在6个月以上但是不满一年的人,按照一年来算,如果不满6个月,只需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的补偿金。 总而言之,工龄是我们工作者离不开的一个重要因素,工龄的长短不仅是我们所能够获得的四险一金的重要保障,而且还关系到我们退休后所能够得到的工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