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道德经》《论语》及中华文化

 爬虫爱书 2019-02-19

中华文化的体系源于《易》、《道德经》、《论语》这三部著作,准确说源于《易》、老子、孔子,因为后来的儒家和道家有很多偏离孔老思想的东西。基本结构基于这样一系列哲学思考:世界是怎样的并将怎样演变?世界为什么是这样并将这样演变?既然世界是这样并将这样演变,那么人在这样的世界中该怎么办?《易》是对第一个问题的研究。《道德经》尝试对第二个问题进行回答。《论语》则是对第三个问题的看法。这就是为什么古人说易为百经之首,大道之源的原因,因为易是中华思想的源头。而且易是研究现实世界的,中国古代传统的科技,比如中医等都以易为理论基础,并由此发展出阴阳理论,五行学说等来解释和研究世界。诸如“世界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思考最终会向宗教方向发展,不同的回答就产生了不同的宗教及派别,所以《道德经》会衍生出道教。《论语》讲的是一套关于人的理论,这就是为什么政治家要独尊儒术的原因,因为政治主要就是和人相关的东西。

知道了他们三者之间的这样一个关系才能真正理解这三部著作。基于上述理解,分别对三部著作进行讨论。

一、世界是怎样的并将怎样演变?

易经,天地万物变易之学,易是变化,经是道理。《易》首先用卦对整个世界进行了完全分类,包括天、地、山、水等64类,然后进一步简化成八类,再简化成天、地、人三类,再精简分成阴、阳两类,再进一步将阴阳统一为道(故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然后对每一类事物的特征及在不同位次的变化转变进行分析描述,得出世界运行的基本规律。分类不断精简的过程就是不断对事物的本质进行探寻的过程,也是一个对事物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它将所有事物的发展变化总结为64种规律,然后探寻产生这些规律的本质原因。然后通过寻找到的规律进行演绎推理,以此来解释和研究万事万物,所以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排列组合成六十四卦。

由此,发展出了中国古代传统的阴阳理论,五行学说等。并以此为理论基础来解释和研究世界,直到西方科技进入中国。所以,易就是中国传统科技体系的理论基础。

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和现在的科学定理、公理差不多,就是找到一个客观的规律,一个逻辑的起点,然后从这些基本的定理、公理等规律出发,通过逻辑分析来解释各种现象并指导实践。

占卜算命是其应用之一,所谓占卜现在的用词叫预测,和天气预报是一个道理,天气预报是根据云层、气团的形态和变化,预测明天是下雨还是天晴。占卜算命根据事物发展的阶段及特征推断下一阶段的变化及特征,所以可以通过人的生辰八字,推断一个人现在所处的位次,然后根据易经描述的事物的变化规律判断一个人到下一个位次时可能的状态。

中医是最典型的应用,中医学是在易学理论框架下形成的,中医的理念是使身体内的阴阳调和。现代人要否定中医就必须首先否定易经,就比如要否定一门学科首先要否定其逻辑起点一样,易经就是中医学的逻辑起点。

《易经》之所以几千年来都无法被否定,主要在于他采用了完全归纳推理的研究方法,首先是比较粗的归纳成64类,再进一步归纳总结成阴阳2类,再统归于道,完全归纳推理具有必然性结论。

故,易就是中国人研究“世界是怎样的并将怎样演变?”的理论总结。中国人研究这个问题时基本都会从易中去寻找理论基础,直到西方科技的引入,才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工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世界为什么会是这样并将这样演变?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有这么一个东西演化形成了这样的世界,老子也不知道他是什么,勉强给他取个名字叫“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 名”像骨头上附着的肉一样(附于万物),像鸟的翅膀一样(相互对立,一分为二),并且对立的两者之间往复循环不已。通过“有”“无”可以明辨天地万物的本源,通过“无”的变化可以发现道的精微所在,通过“有” 的变化可以发现道的运行轨迹,“有”“无”两者是相同的,只是有不同的外在表现,说他们相同是因为他们像草绳中的两股一样总是缠绕在一起,“有”“无” 不断转换,这就是探究万物奥妙的窍门。《道德经》的开篇就提出了对道的认识和探究辨明道的方法,后面的所有章节就是该方法的具体运用。这和后来佛教讲的轮回有相通之处,佛讲六道轮回,道讲万事万物都在有和无之间往复循环不已。所以,中国有道化胡的说法,当然佛学的创立是否受到了老子影响?这没有考证,但佛家思想的确有很多与道家思想相通之处,这大概也是佛教能在中国生根的原因吧?

老子认为有一个叫做“道”的东西演化形成了这个世界并且附于万物之中,万物都按照“道”的规律在演变。但是他也没法准确描述“道”本身,于是他在《道德经》中提出了探究“道”的方法和人如何做才能达到“道”的境界或是不违背“道”的要求。

道教的理论基础就来源于此,老子没有说“道”到底是什么东西,可能是上帝,可能是个数学公式,也可能是外星人(如果老子说道是上帝,他是上帝的儿子,那道教也就和西方宗教差不多了)。无论是什么东西,只要他能达到道的境界就值得崇拜,所以很自然的道教为多神崇拜,而且崇拜的对象可以是一座山,可以是一棵树,甚至可以是一块石头。更为关键的是,根据《道德经》的理论基础,人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达到“道”的境界,也就是道教说的得道,但具体什么方式却没有定数,可以自己探索,于是修炼,辟谷,服用丹药,获得到得道之人指点,甚至沾点仙气都有可能得道。当然一般人是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得道的,所以,道教本质是积极的。

由此,中国人的很多宗教思想和习惯都可以得到解释,比如,中国人供奉的宗教人物基本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中国宗教很讲究修炼等。很多认为中国人没有信仰的人是没有理解到我们的信仰比其他的宗教的思想基础要深刻得多,而且要更为宏大和包容,它是完全可以涵盖其他宗教思想的。这些东西对于普通中国人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已经是日用而不知了。

三、在这样的世界,人该怎么办?

首先分析《论语》讲了些什么,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孔子的核心思想就是仁,“仁”字从人从二:从人,表示一个站立的人;从二,表示天地。仁就是讲的人如何才能更好地立于天地之间?

那么人如何才能更好地立于天地之间呢?孔子的回答是什么呢?核心从《论语》中的这两条来分析:

1、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2、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所以,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一以贯之”,“ 不迁怒,不贰过”。

一以贯之,就是以一贯之,一是一致的意思。不迁怒,不贰过是不迁不怒,不贰不过的意思,迁指变动,怒指超过(比如:刑罚不怒罪,爵赏不逾德),贰指背离(比如:不一条心,就常说成有二心),过:超过。所以,这两句话实际是一个意思,就是要与什么保持一致,不要偏离它。

那么,要与什么保持一致呢?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位指位次,《论语》还特别加入了曾子的解释以防后人误解。《周易·艮》:“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看过易经的解释,就很明白什么叫不在其位。位次在易经中是个重要概念,易经就是研究不同事物在不同位次的特征及其变化转换的。意思就是说:事物处于什么位次,就按所处位次的情况来处理。

所以,人如何才能更好地立于天地之间呢?就是要以一并贯之,就是要与其所处的位次保持一致,不偏不倚,并以此去贯之,即去实践。这与我们现在说的实事求是有很大相通之处,当然它的内涵要比所谓的实事求是丰富得多。所以孔子的思想也叫中庸之道,中庸就是依中而用的意思,中,谓之无过无不及,就是前面说的要不偏不倚与当下的位次保持一致,既不要过也不要不及。庸,就是用,也就是实践。

所以,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遵从中庸并去实践就是德(德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规律去做事),你做到了么?长期以来少有人能够真正做到。因而要学而时习之,学就是要搞清楚你的当下处于何种位次并将怎样变化,再依时去习之,不失其时地去实践,“时习”就是《周易·艮》说的“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就是“君子思不出其位”。做到了,就能不亦说乎,就能身心愉悦不会疑惑郁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中之凤就会不断地聚集与之为友,相互应和而开化万物(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礼记·乐记》。该句话意思类似“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对于那些缺少智慧的人,(要去开化他们),让他们不再疑惑郁结,那么,那些缺少智慧的人不也可以变成学而时习之的君子么?(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的一生都在践行他的这一思想,首先自己不断学习、实践,使自己不再郁结,不再疑惑,进而一大批人中龙凤聚集到身边,惺惺相惜,相互应和,然后广泛施教,解人疑惑、去人郁结,使不智之人不愠。

如前所述,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事物处于什么位次,就按所处那个位次的情况来处理,人的思想和行为要与其当下所处的位次保持一致,不偏不倚,并以此去实践。人既然当下处于人的位次就该干好人的事,对于宗教,鬼神的态度也是如此,关键在于宗教,鬼神是否有利于做好人的事。

所以,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未知生,焉知死?”。“子不语:怪、力、乱、神”。当处于人的位次就干好人的事,处于鬼的位次再考虑如何做好鬼该做的事。就好像一个演员,在舞台上就该全身心演好戏,而不是整天跪在舞台上感谢导演给了你演戏的机会,至于舞台下要怎么感谢导演那是下了舞台后才需要考虑的事。

所以,我们对待宗教的态度基本都是出于是否有利于做好人来考虑的,因而,我们拜神首先要问的是灵不灵,只要灵,只要对做好人有帮助,都可以拜一拜,不管是那门那派,也不管是块石头还是棵树。

四、中华文化的发展丰富

易经,老子,孔子分别就世界是怎样的?为什么是这样的?人在这样的世界该怎么办?给出了自己的论述,进而形成了影响至今的中华文化及传统。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世界是怎么样的?”问题上,中华文化引入了西方科学技术进而大大丰富。在“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问题上,中华文化引入了佛学思想进而大大丰富。在“人在这样的世界该怎么办?”问题上,目前还没有比孔子更到位的认识,所以基本还是继续接受孔子的影响。

《易》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建立阴阳理论,并发展出五行学说, 这些哲学观点成为了中国人研究世界的理论基础,用来解释事物变化。由于《易》是基于对整个世界的归纳研究,并试图解释一切,其立意太宏大,所以注定哲学的意味更重,进而很难量化和精细化。西方科学技术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方法可以更精确地来研究世界及其变化,正好弥补《易》对世界研究的不足。《易》可以从哲学思想角度指导我们认识世界,西方科学技术则提供了我们认识世界的工具和具体方法,这大概可以看成新时代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吧?

佛学的引入大大丰富了中国人对“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的认识。佛家讲一切唯心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众缘和合而成,强调以个人的智慧和毅力治心修因果以得极乐。道家讲道化万物,强调以个人的智慧和毅力体道修道以得道。本质上都是对“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的一套假说。不同之处在于,佛家强调从人的内心去寻求答案,而老子更强调从客观存在的自然中去探寻答案,老子的思想更类似易经的研究方法,就是从自然和经验中去总结和探寻真相。

中国对佛学的吸收消化主要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中国社会大动荡的时代。此段时间,由于胡人的入侵,中国传统文华的影响力降低,佛教得以迅速发展。之后,经过与中华文华长期的碰撞、磨合,逐步被改造、吸收,最终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西方科学技术进入中国与佛学进入中国并得到发展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在外族入侵,国家动乱,中华传统文化影响力降低,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下降之时进行吸收消化。显然,只有在这种时候,外来文化才更容易被中国人接受。佛学在隋唐盛世得到大发展,远超其发源地,后来在其发源地反而逐渐衰落了。可以预见的是科学技术也一定会在我们这个时代大发展,但今后的发展是否会如佛学的发展一般呢?以中国人的才智,还是很有可能的。

综上所述,我们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在很早之前就已经非常成熟且成体系了。当然这只是大楼的骨架,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上可以也应该引入和接纳更先进的更符合时代的思想和方法来为其添砖加瓦。这也是中华文化开放包容的特征,也正因为如此,中华文化才能与时俱进,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