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北伐誓师 《司马岳讨石虎檄文》 (司马岳 东晋 公元342年) 石勒困衅,前覆旧京,穷凶极逆,伪号累祀。 百姓受灰没之酷,王室有黍离之哀,不为少康之隆,孰能祀夏?不有宣王之兴,谁克旧物? 羯帅石虎,僭袭凶叶,负恃其众,陆梁河朔。每念頫口之士,怀仁抱义,食胆饮血,罹其祸酷,心存倒悬,而力不能奋。 今遣使持节、荆州剌史、亭都侯翼,高旗连云,组练映日,运孙吴之筹,按尚父之略,莫不张胆咀铁,人思自奋。 以此从战,其犹烈火之燔秋蓬,衡飚之埽落叶也。 东晋士族和皇帝 白话文: 北方的乱臣贼子石勒,如困兽犹斗,屡次向我大晋朝挑衅,昔日还曾攻占毁坏了我大晋朝的旧都城洛阳,犯下了天人共愤的滔天罪行,他建立的伪朝廷在死后又传承了下去。 北方中原地区的百姓经受了石勒伪赵朝廷残酷的压榨,我大晋朝江山随时面临被颠覆的危险,如果没有上古夏朝少康那样英明的君主出现,怎能象恢复夏朝江山一样,使得我大晋朝再次兴旺繁荣呢?如果没有上古时代周宣王那样英明的君主出现,怎能又重新复兴周朝的天下呢? 羯人的统帅石虎,继续僭越称帝,更加凶残暴虐,因为有着精锐善战的虎狼之师,在黄河的朔方之间往来横行。每次想到在羯人暴政下的仁人志士,心怀天下,素有大义,吃着苦胆,喝着鲜血,被敌人残酷杀害;心中想去拯救中原地区陷入倒悬,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但是没有足够的力量完成。 现在,我大晋朝廷派遣手持节杖的使者,荆州刺史、亭都侯率军北伐,我大晋军队旌旗遮天蔽日,刀枪的亮光比天上的太阳还要明亮。我军运用古代军事家孙子的谋略,按照周朝开国功臣姜尚的战略方针进行部署,全军将士群情激奋,人人争先。 以我大晋朝廷大军这样的战斗力去进行北伐,如同烈火焚烧枯草,狂风吹扫落叶一样势不可挡! 《司马岳讨石虎檄文》作者介绍 司马岳生于东晋永昌元年(公元322年),东晋第四位皇帝,晋明帝司马绍次子,晋成帝司马衍同母弟 。 司马岳在其兄晋成帝继位后,受封吴王。后改封琅邪王,历任散骑常侍、骠骑将军、侍中、司徒。东晋咸康八年(公元342年),晋成帝病重,在掌权的庾冰等人建议下,舍弃二子,立弟司马岳为皇位继承人。同年,晋成帝去世,司马岳继位。 在位期间,后赵石虎部将戴开率众来降,他命庾翼人划北伐事宜,并发布檄文,即这篇《司马岳讨石虎檄文》,但为众臣所谏,未得成行。 东晋建元二年(公元344年),司马岳去世,终年二十三岁,谥号康皇帝。 司马岳 司马岳在位只有短短三年,没有大的政绩。但是他的书法造诣很深,代表作《陆女帖》,被收进宋代《淳化阁帖》。 《淳化阁帖》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被后世誉为中国法帖之冠和“丛帖始祖”。 后世人感叹东晋王朝的诗云: 潮平远岸草侵沙, 东晋衰来最可嗟。 庾舅已能窥帝室, 王都还是预人家。 山寒老树啼风曲, 泉暖枯骸动芷牙。 欲起九原看一遍, 秦淮声急日西斜。 东晋北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