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就相当于人体的“马路”,遍布全身,连接各个零件,输送营养、排出废物。只有血管通畅,血液正常流动,才能保证身体正常的运行。 社会发展,生活和饮食习惯的变化导致了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有的人还不到30岁,血管却已经提前老化了十年甚至是二十年。 如果血管壁上的垃圾逐年累积,造成血流减缓,就会形成血栓,人体随时会有中风的风险; 睡前是一天中比较重要的时段,养生好的习惯对身体而言意义是重大的。 但是如果长期在睡前有一些不良的习惯,就会对相应的位置造成潜移默化的伤害血管也是一样。 睡前常做3件事的人,血管一天会比一天堵: 第一件:睡前吃宵夜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加班,熬夜已经成了习以为常的习惯,并且很多人还习惯于睡前大吃一顿,饱饱的再睡下。 但是殊不知宵夜往往都是一些高盐和高脂肪的食物,摄入的过多,肝脏合成更多的低密度蛋白和胆固醇,会发生高血脂。 并且研究发现,长期吃宵夜的人,比常人发生肥胖几率要高出一半,而肥胖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第二件:睡前吸烟饮酒 吸烟时导致发生动脉硬化的重要原因,因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不仅会进入肺部,还会附着于血管内壁上,损伤血管内皮。 美国心脏协会资料显示,吸烟会升高血压,增加血液粘稠度,引发血栓。 而饮酒则会刺激血管扩张,吸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诱因增加心肌耗氧量,加重心脏负担。 在睡前本应是好好休息的时候,一遍吸烟一边饮酒对身体的伤害是有协同作用的。 第三件:睡前不喝水 关于睡前该不该喝水的问题,每个人看法都不同,其实正常来说,睡前是应该适当的补充水分的。 因为在夜间身体还要保持正常的循环,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水分的参与,如果缺水,血液会变得粘稠,会引发血流缓慢,一旦血栓堵塞血管,则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睡前少量的喝点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机体血液的清爽,进而减轻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 血管不健康的人,要识别4个信号,预防中风:信号1、反复头疼,且剧烈 临床的数据显示,大多的中风患者在发病的前一天都会出现剧烈的头疼,且较为频繁。 疼痛可能持续几个小时。这是因为,脑动脉瘤在真正破裂之前的较短时间内,很有可能先发生数次小量的出血。 如果不及时的处理,并且会出现恶化,,动脉瘤一旦扩大、破裂,就会大量的出血,最终引发中风的发生。 信号2、交流障碍,舌根发硬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跟别人交流的时候,突然出现交流中障碍,可能是是舌根发硬吐字变得不清,还可能是发现大脑跟不上肢体,都可能是预示着中风的来临。 如果是神志不清、大小失禁,那就需要马上就医急救。 信号3、运动障碍 腿脚突然不灵活,肢体无力,拿的东西突然会掉落,或者是双腿不听使唤,吞咽困难、呛咳;口嘴歪斜、流涎,这些都是中风前的典型症状。 因为脑部是支配四肢的,如果脑血管堵塞,会造成脑细胞的缺血缺氧和坏死,则会影响四肢的活动。 信号4、血压波动大 高血压患者是中风的高发人群,60%~70%的中风患者都有高血压的病史。 如果发生血压骤然升高,是微小动脉瘤破裂发生出血性脑卒中。血压过低,血管会发生痉挛,血液就无法通过血管,便造成脑供血不足或梗死。 所以,一旦出现血压急剧波动、忽高忽低的不稳状态变化,应当心发生中风。 民以食为天,养血管补充三物,戒掉一物: 1、补充α-亚麻酸 日常常见的含有α-亚麻酸的 食物并不多,例如香苏油、核桃油、深海鱼当中含有,但其中香苏油是目前世界上含有α-亚麻酸最多的植物油,含量高达67%,每日补充5ml就可以满足人体需求。 α-亚麻酸是我们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可以保护血管,增加血管弹性,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其中有效的成分维生素E,被成为“血管的清道夫”,可以清除血管中的垃圾,预防血管壁增厚,改善血脂状态,增强血管弹性,能预防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 并且α-亚麻酸进入人体后可快速分解出DHA,这是“人体脑黄金”,可以预防老年痴呆。 2、补充磷脂 磷脂是脂蛋白的成分之一,其可以促进胆固醇的转运与代谢,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壁上堆积,预防血粘稠和动脉硬化。 正常人每天摄入6~8克磷脂比较合适,磷脂在蛋黄、大豆中含量丰富。另外,瘦肉、动物肝脏中也含有,日常可以适当补充。 ![]() 3、补充维生素E 维生素E可以有效的防止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的粘稠程度,减少血栓形成的几率。 同时其还能有效的促进毛细血管的增长,维持心肌和外周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改善微循环,减少动脉脂类过氧化物,从而减缓动脉硬化的进程。 常见的食物例如杏仁,西兰花,奇异果等均含有维生素E。 ![]() 戒掉一物——动物内脏 动物内脏是很多人的最爱,心、肝、肾,脑花等,但是这些食物的胆固醇非常之高,比普通瘦肉要高出3倍之多。 不少老年人有三高的问题,一定要戒掉食用动物内脏,它会导致血脂攀升,增加血液粘度,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 |
|
来自: 健康生活八十年 > 《血管堵塞、血液粘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