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铎与王献之:笔法之差异与变异

 罗宋汤的味道 2019-02-20

总第一四三一期;欢迎关注。

王铎《草书临王献之省前书帖轴》

与原帖之比较

文/王垚

“节奏”是书法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不同的书体有不同的书写节奏,不同的书写节奏又产生了不同的审美。尤其是在草书中,对书写节奏的把握,直接决定了点画的丰富性、用笔的流畅性,以及作者情感表达的自如性。

魏晋人书强调情理统一,崇尚一种刚柔相济、骨丰肉润、骨势与韵味结合及各形式美因素和谐统一的“平和”之美 。因此,天然、形质、神采、古今、意趣也成为魏晋时期评价书家的主要因素。故晋人用笔,锋端并不顺着点画走向简单移动,而是时左时右,时而在点画之中,时而又移至点画边缘。

笔毫锥面频频变动,使得点画的边缘线都不是直线形态,而是由一些复杂的曲线和折线组成,再加上大量的使转都是在空中完成,多数点画都是凌空取势,也就出现了丰富的“节奏点”,而与这些相适应的用笔技法,便是以“侧锋”为主、笔毫频频变动的“晋人笔法”

王羲之《二谢帖》唐摹本

唐以后,书家论书的方法有所变化,或探讨法度规则,或重视书法创作中的主观因素,或重法尊古,如赵孟頫“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或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这些变化都是以具体书家的具体作品来说明其风格,形而下之,并且伦理观念也成为书法品评的重要标准。

另外,晚明时“高堂大轴”盛行,由小字到大字的最直接变化就是笔法,简单的说就是由以侧锋为主变为以中锋为主,再将虚连变实连,视觉效果增强,但审美就显得单调了。因此就需要书家加入一些笔法之外的内容,例如王铎大量使用涨墨,除此之外,分解秩序与突破空间也是其重要的手段,王铎以倚侧之势求动荡感,以奇异联结求新奇感,以异于魏晋时期的书写方法适应了“高堂大轴”的书写形式。

王铎立轴书法

一、关于此二帖的节奏点

(一)单个点画的节奏点

如图一,《草书临王献之省前书帖轴》,以“省”字为例,我们清晰的看到,其节奏点都置于每个点画的起笔与收笔处,较单一,这与唐楷形成后的书写习惯有关,我们知道,唐楷的用笔是强调每个点画的端点,王铎书法受颜真卿和米芾的影响较大,所以,唐法对他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图一

如图二,王献之《省前书轴帖》,“省”字每一个节奏点都很有讲究,如第一笔竖画,节奏点并不是置于端点,而是起笔入纸后,先在纸上行一小段距离,再迅速按下,这是由于晋人用笔凌空取势,笔势强劲,节奏的变化也就不仅仅表现在端点位置,又或是所有的动作都并非直观的表现在纸面上,而是于空中完成,给人无尽的遐想,这也正是晋人书法的高明之处。

图二

对于节奏点置于点画的起、收笔之处,王献之原帖中也比比皆是,但是这种处理往往仅用在横画与竖画之中,如第一行“前”字横画,第二行“下”字横画,“小”字竖钩,“不”字横画,第三行“甚”字横画和竖画。

(二)转折处的节奏点

如图三,“前”字第二笔有多个转折完成,临作中起笔为第一个节奏点,第一笔与第二笔连接处为第二个节奏点,第二笔与第三笔连接处为,最后一笔的收笔处为。

图三

因此,在王铎的处理中,“前”字的各个转折共有四个节奏点,且转折处基本是以中锋使转一次性完成,无节奏变化,用笔单一;而原作中这一转折的处理,在节奏点的把握上就精彩很多,我们清晰的看到,图四中有六个节奏点,转折处笔锋不断变化,产生更多的发力点,“八面出锋”,变化无穷,而不是单纯的中锋使转。类似的处理有很多,已在图一图二中标明,这里不一一列举。

编者注:

读到这里,我们认为,固然“节奏点”是一个很不错的观察点,但在南宗的笔法训练中,却有一个基本的要求:“圆中见方”。

“节奏点”的理解,可能会带来连续性、流畅性的断裂,养成间歇性发力的坏习惯;而南宗古法的“圆中见方”,直入魏晋笔法核心。——书法狗@彭澎

图四

(三)不同的节奏点产生不同的整体效果

此处所指“整体效果”即为“审美效果”,对于节奏点的运用,可以产生不同的审美,而这些节奏点我们可以理解为孙过庭《书谱》中所指的“点画”,临作中“使转”明显占主要地位,“点画”略少,使得作品整体呈现出纵横使转,连绵不绝,遒劲凝练之态;而原作中,“点画”成分较多,“使转”多在空中完成,从而使作品呈现出潇洒爽利、峭拔飞扬、凌厉劲健之美。

这两种风格也可以说是大草和小草的不同审美意趣,小草的“使转”多在空中完成,是在空际中笔势的盘旋,而非落于纸面;以王铎、傅山为代表的大草一系,使转之极,虚连变实连,虽连绵不绝,遒劲凝练,但笔势就显得不那么生动了。

王铎草书手卷局部

二、由“节奏点”看晋系、唐系笔法

晋唐笔法的不同,首先源于审美意趣的差异。通过对魏晋至晚明时期书论的比较,我们发现,唐代之前,人们在论及书法时并不谈论技法。对于具体点画的分析,都是建立在书写经验之上的想象,随机组合,通过想象、经验、学识等方面的作用,将简单的点画变得玄妙,并从意象中提取风格。这种审美标准则决定了魏晋时期讲究点画瞬间的爆发力,凌空取势,笔断意连,“棱棱凛凛,常有生气”。

《万岁通天帖》之王志尺牍

后人常常喜欢用“中锋”与“侧锋”来说明书法的用笔,这样看来,魏晋行草书必然以侧锋为主,不仅因为此时的字都比较小,更是由于侧锋可以很好地表现杀伐之气、凌厉之美,也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故晋人书意居形外,以韵胜之。

欧阳询楷书局部

到了唐代,唐楷的最终确立与大量的应用,使书家论书多以技法为主,多从技法方面阐释书法,不及魏晋时期以想象、自然物象论书。这种“形而下”的论书方式以及审美标准,也从此弥漫了之后的历朝历代。

因此,这必然使笔法发生相应的改变。

书法发展到唐以后,笔法增加了“提按”,发力点集中到端点,中锋提按代替侧锋波磔。而草书的笔法则将魏晋时期的凌空取势变成大量的牵丝连带,无限的、超然物外的遐想更多地被这些牵丝“固定”在了纸上,再加上受唐楷的影响,中锋占据了“半壁江山”,甚至更多。

到了晚明,高堂大轴的盛行,大字蓬勃兴起,就要求以“中锋”用笔来为“沉着”“结实”的审美服务,并且更多实实在在的点画以牵丝的形式落在了纸面上,所有超然物外的情怀、无尽的遐想被禁锢,因此就要求书家以笔法之外的因素充实、丰富作品的内涵。

南宋 张即之 大字手卷局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