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明确涉及应付给职工(包括长期聘用人员)的为职工支付的各类薪酬,包括基本工资、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规范津贴补贴(绩效工资)、改革性补贴、社会保险费(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职业年金、基本医疗保险费等)、住房公积金等,需要先通过政府会计制度之「2201 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计提,这一点道理在以前已经明确,不再赘述。 工资的会计核算分为计提、支付、代扣三个步骤。 相关链接: 01 根据《政府会计制度》规定,“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应设以下明细科目: 参照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有关会计核算办法》的通知(财库[2006]48号)和《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处分规定》解读等内容
02 现行工资发放模式包括纳入财政统发、单位自行发放及财政统发和单位发放相结合三种方式。比如在编在岗人员基本是纳入财政统发、编外人员由单位自行造表发放、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和没有纳入统发范围的单位自行发放,统发项目内的财政统发、统发以外的项目由单位自行发放。不管哪种模式,都改变不了单位支付薪酬的实质,只不过发放形式和经费渠道不同而已。 另外还有一种劳务派遣人员的发放,因为不与派遣人员直接签订劳动合同,没有劳动雇佣关系,只和劳务派遣机构发生劳务合同关系 。在发放工资上有的直接拨付给劳务派遣机构代发,有的是直接在单位造表发放。从实质上讲,两者都不作为单位的工资成本支出,不通过“应付职工薪酬”核算,直接在“劳务费”支出,由劳务公司做工资成本,并代扣代缴个人费用;由单位代发更多考虑保障劳务派遣人员的工资正常发放,防止拖延或苛扣,这样我们可以在劳务合同中明确,劳务公司开票给单位列支,我们只是代发代扣,其中代扣费用仍应转由劳务公司去申报缴纳,厘清劳动和劳务关系的界限。 03 下面举例介绍相应业务的会计处理,小编将列至末级明细科目,大家尤其记住: 1.区分是否为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这涉及到是否需要平行记账; 2.区分是行政单位还是事业单位,是从事专业和辅助活动部门还是本级行政后勤部门还是其他经营人员,是在建工程还是研发人员工资,所使用的会计科目是不同的,涉及工资支出的财务会计科目有业务活动费用、单位管理费用、经营费用、在建工程、研发支出、加工物品,预算会计科目有行政支出、事业支出、经营支出; 3.收支的资金渠道(财政拨款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和其他资金支出),它们结转的科目是完全不同的; 4.区分是直接支付还是授权支付或者实有资金支付,这涉及到的资金科目又是不同的。 例1:2019年元月,某行政单位通过直接支付(关键词:行政单位、直接支付)发放职工工资,工资总额18万元,其中基本工资10万元、津贴补贴8万元,统发时代扣个人住房公积金2.16万元、养老保险1.44万元、职业年金0.72万元、个人所得税1万元)。当月直接支付缴纳单位负担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6万元和住房公积金2.16万元(假设职工年金实行记账式,职工退休后单位部分由财政清算) 。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1、计提元月工资 财务会计 借:业务活动费用-工资福利费用 18万元 贷:应付职工薪酬-基本工资 10万元 -规范津贴补贴 8万元 因未发生预算资金支出,所以不涉及预算会计账务处理 2、计提代扣个人负担的各项税费(假设全部从基本工资指标中代扣,如果从津贴补贴中指标中扣就要从津贴补贴转换) 财务会计 借:应付职工薪酬-基本工资 5.32万元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 2.16万元(=1.44+0.72) -住房公积金 2.16万元 其他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1万元 同上,不涉及预算会计账务处理 3、通过直接支付方式向职工支付工资(注意支付的是实发工资) 财务会计 借:应付职工薪酬-基本工资 4.68万元(=10-5.32) -规范津贴补贴 8万元 贷:财政拨款收入 12.68万元 预算会计 借:行政支出-财政拨款支出-基本支出-基本工资 4.68万元 -津贴补贴 8万元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基本支出-人员经费 12.68万元 4、计提当月单位应负担的职工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财务会计 借:业务活动费用-工资福利费用 5.76万元(=3.6+2.16)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 3.6万元 -住房公积金 2.16万元 不涉及预算会计财务处理 5、上缴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单位和个人部分、职业年金个人部分及个人所得税 财务会计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保险费 5.76万元(=3.6+1.44+0.72) -住房公积金 4.32万元 (=2.16+2.16) 其他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1万元 贷:财政拨款收入 11.08万元 预算会计 借:行政支出-财政拨款支出-基本支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缴费 3.6万元 -住房公积金 2.16万元 -基本工资 5.32万元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基本支出-人员经费 11.08万元 后话:可能大家看的眼花缭乱,主要是《政府会计制度》将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个人部分也纳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容易导致混乱,所以建议用笔根据科目画T字账助于理解,全部支付完后各明细科目余额为零。计入工资支出的是应发工资总额,而不是实发工资,所扣款项是从工资而来。 例2、2019年2月,某事业单位以财政授权方式发放本级行政人员工资总额50 万元(关键词:事业单位、行政人员、授权支付),其中基本工资20万元,绩效工资30万元,单位代扣个人养老保险4万元、住房公积金6万元、垫付水电费1万元。另外当月授权支付缴纳单位负担的基本养老保险 10万元、住房公积金6万元。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1、计提2月工资 财务会计 借:单位管理费用-工资福利费用 50万元 贷:应付职工薪酬-基本工资 20万元 -绩效工资 30万元 不涉及预算会计账务处理 2、计提代扣个人负担的各项税费(假设全部从绩效工资指标中代扣) 财务会计 借:应付职工薪酬-绩效工资 11万元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 4万元 -住房公积金 6万元 其他应收款-水电费 1万元 不涉及预算会计账务处理 3、通过授权支付方式向职工支付薪酬(即扣下代扣部分的实发工资) 财务会计 借:应付职工薪酬-基本工资 20万元 -绩效工资 19万元(=30-11)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39万元 预算会计 借:事业支出-财政拨款支出-基本支出-基本工资 20万元 -绩效工资 19万元 贷: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39万元 4、计提当月单位应负担的职工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财务会计 借:单位管理费用-工资福利费用 16万元(=10+6)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 10万元 -住房公积金 6万元 不涉及预算会计财务处理 5、缴纳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单位和个人部分 财务会计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 14万元(=10+4) -住房公积金 12万元 (=6+6)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26万元 预算会计 借:事业支出-财政拨款支出-基本支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 10万元 -住房公积金 6万元 -绩效工资 10万元 贷: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26万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