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功修炼时候意念力太弱,选择动静结合,就能做到练养相兼

 爱看爱学爱收藏 2019-03-01

动与静是对立的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是事物本身的固有的规律。动静结合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在练功方式上动功与静功相互配合。因为动则为阳,静则生阴,各有所属。所以专练静功或动功会有阴阳失偏之虞。

如动静兼习,阴阳和合,自当更有益于健身祛病。其二是指在练功时,要动中有静,即在外形动作的条件下,思想安静,注意力集中,即所谓以静寓动,动中有静。练静功时,在入静放松的条件下,可促使内气运行,气血流畅,即所谓静中有动。

故动与静的有机结合,可以相互促进,这样有利于内气的聚集与运行,又能提高练功效果。

至于练养相兼,是指练功与合理休养并重,即练中有养,又练又养,这对于体质较差及慢性病患者尤其重要。

练即指练功过程,养是指练功过程中,经过“三调”所产生的一种使身体机能改善的状态。在入静后,人由于处在各机能十分调和的状态,因而身体舒适,呼吸柔和,细密均匀,精神处在高度安静状态,练功的目的就是要达到这种状况,并让这种静养状态在不断深入的练功中维持并发展,向更高的境界升华。

内功修炼时候意念力太弱,选择动静结合,就能做到练养相兼

意念力在静养状态费劲的练功

养的另一方面是指在进行一系列的内部锻炼后必须修整,使另一个新的过程来临之际能重新入静,不应无休止地练。此外,初学气功者练功后可能会觉得疲劳,可能会消耗一些能量,因此适当增加一些营养也是必要的。

总之,气功锻炼应练中有养,又练又养,当练功练到一定程度时,不再意守过浓或意行太过,而应让意念若有若无,似守非守地注意丹田部位,让元神、元气汇合养育于其中,使真气回归存养于丹田,即达到“养气存神”,“复命归根”,这样,真气充足,不致耗散,日积月累,气充神旺,功有所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