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教孩子的三种方式,你是哪种?

 人生如玩游戏 2019-03-06

重要观点:

1、严厉和惩罚通常能立即制止不良行为。但是,不良行为不久就会再次出现,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

2、孩子们通常不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遭受惩罚时内心所做出的决定。他们未来的行为就建立在这些潜意识之上。

3、“管教”的意思是“真理和原则的追随者”,或“受尊敬的领导人”。孩子要成为真理和原则的追随者,动力必须来自于内在的自我控制。而不论惩罚还是奖赏,都是来自于外在的控制。

4、正面管教对孩子和父母都不会造成羞辱,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把坚定与和善融合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生活能力。

管教孩子的三种方式,你是哪种?

第一种管教孩子的方式是严厉型。这种父母的最主要的特点是过度控制。父母要求孩子干什么事都必须遵守规矩,违反了规矩就会得到惩罚,“我要你怎么做,你就得怎么做”。孩子没有自由、没有选择。

很多父母认为严厉和惩罚是很管用的管教方式。从通常能立即制止不良行为这一点来说,惩罚确实管用。但是,不良行为不久就会再次出现,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处罚的长期效果是什么呢?孩子往往采用以下方法来“回敬”我们:

1.愤恨——“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2.报复——“这回他们赢了,但下回我会扳回来的!”

3.反叛——“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我是对的。”

4.退缩——“我下次绝不让他抓到。”

5.自卑——“我是个坏孩子。”

孩子们通常不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遭受惩罚时内心所做出的决定。然而,他们未来的行为就建立在这些潜意识之上。例如,一个孩子可能在潜意识中认定“我是一个坏孩子”,并会继续扮演“坏孩子”的角色;而另一个也认定自己是“坏孩子”的孩子则可能会变成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以此来求得他认为自己不配得到的爱。因此,大人更需要知道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何种长期效果,而不要被当时的短期效果所愚弄。

第二种管教孩子的方式是娇惯型。这种父母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没有限制。父母对孩子没有限制,“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我相信你以后会选择自己的规则。孩子有自由、但没有规矩。

那些被娇惯大的孩子总觉得这个世界欠他们的。他们从小就被训练得要用自己全部的精力和智力去操纵大人满足他们的每一个愿望。许多孩子就这么被培养成了小霸王,他们觉得只有这么指使着别人满足他们的需要,才会感到自己的重要性。他们将更多的时间用来想办法逃避责任,而不是培养自己的独立和能力。娇惯不论对大人还是对孩子都是一种羞辱,并会造成一种不健康的相互依赖。

第三种管教孩子的方式是正面管教型。这种父母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有权威的,和善与坚定并行。父母要求孩子有规矩但也有自由,“在尊重别人的前提下,你可以选择。”我们一起来制订对双方有利的规则。当我必需独自做出决断时,我会坚定而和善,维护你的尊严,给予你尊重。

许多父母不肯放弃对孩子过度控制,是因为他们错误地认为,除此之外的惟一选择就是对孩子的娇惯。有些父母并不喜欢过度控制或者娇惯,但又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办法,他们就会在这两种管教方式之间来回摇摆。他们会尝试过度控制的方法,直到他们自己都无法忍受自己的专横行为。然后,他们会转而娇惯孩子,直到他们无法忍受孩子被宠得索要无度——所以,他们又转回到过度控制。

因此,明确“管教”的定义就非常重要。很多人把“管教”和“惩罚”划等号,然而,“管教”(discipline)来源于拉丁文discipulus或disciplini,意思是“真理和原则的追随者”,或“受尊敬的领导人”。孩子们和学生们要成为真理和原则的追随者,他们的动力必须来自于内在的自我控制,也就是说,他们必须学会自律。而不论惩罚还是奖赏,都是来自于外在的控制。

如果既不严厉也不娇惯,那该怎么办?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用严厉也不娇惯的方法。这种方式与其他管教方式有什么不同呢?其中一个不同是,正面管教对孩子和父母都不会造成羞辱。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正面管教把坚定与和善融合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生活能力。

当大人用过度控制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时,孩子们依靠的是“外在的控制”,是大人始终在为孩子的行为负责。父母和老师们最常使用的过度控制方式就是奖励和惩罚。在这个方式下,大人必须随时捕捉孩子的好行为并加以奖励,随时捕捉孩子的坏行为以予以惩罚。是谁在承担责任?显然是大人!那么,当大人不在场时又会怎样呢?孩子们没法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我们需要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去体验与其享受到的特权直接相关的责任。否则,孩子就会成为只会依赖和接受的人,认为得到价值感和归属感的惟一方法就是操纵别人为自己服务。当孩子们的聪明才智和精力全用在了操纵别人、反叛和逃避上时,他们怎么可能培养出成为有能力的人所必需具备技能来呢?如果允许孩子在为家庭生活做有意义的事情时与父母并肩做事、边干边学,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培养出这些技能来。

尽管在第一次使用正面管教的方法时,孩子的不良行为或许反而会加剧,但是,你会注意到,在孩子再次出现不良行为之前,会有一段平缓期。当一个孩子体验到自己的反应不起作用之后,他可能会再次试探——只是为了确认一下是否真的不管用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使用正面管教方法,孩子的不良行为的强度将会逐渐减弱,不良行为再次出现之前的平缓期也将会越来越长。

当我们注意尊重孩子、维护孩子尊严并且态度坚定时,孩子很快就会明白,他们的不良行为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这会激励他们在保持自尊的情况下改变自己的行为。一旦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就会理解孩子的不良行为的短暂加剧与严厉型管教所带来的无休止的权力之争相比,实在算不了什么。

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许多父母和老师由于各种原因而对这个概念难以接受。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当孩子“故意惹恼他们”时,他们觉得不应该“和善”。我禁不住要问,如果大人要求孩子控制自己的行为,难道要大人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过分吗?

“和善”意味着既尊重孩子,也尊重自己。娇惯孩子并不是尊重孩子。不让孩子有任何失望也不是尊重孩子,它剥夺了孩子培养“抗挫折力”的机会。用语言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才是尊重孩子:“我看得出来你很失望(或者生气、心烦等等)。”然后,相信孩子能够经得起挫折并能由此培养出对自己的信心,也是尊重孩子。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该怎样尊重自己。允许孩子对你(或别人)不尊重,并不是“和善”。不允许孩子以不尊重的态度对待你(或别人),并不意味着你要用惩罚的方式来处理这种情形。惩罚是对人极大的不尊重。那你该怎么办呢?

值得强调的是,太多的父母认为在生气时就要解决问题。其实,这是最不适合解决问题的时候。在生气的时候,人们接通的是“原始脑”——其选择只有“战”(争夺权力)或者是“逃”(后撤,并且无法沟通)。我们不可能用“原始脑”做出理性的思考。我们会说些过后就后悔的话。在处理一个问题之前,先让自己冷静下来,直到能够用理性大脑来思考时再解决问题才有意义。

大多数父母自己决定制订哪些规矩,然后自己承担起实施规矩的责任。但是,让我们来想想设立规矩的目的是什么。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孩子的安全,以及为了让孩子适应社会。而当大人以控制、说教、惩罚来实施他们设定的规矩时,往往招致孩子的反叛和权力之争。这当然即不能保证孩子的安全,也无法让孩子适应社会。因此,我们必须换种方式,在制订和实施规矩时要让孩子参与进来。如果孩子理解了设立规矩的必要性以及自己在其中的责任,并在此基础上参与规矩的设立,他们就会更乐意遵从规矩。

当一个孩子违反了规矩时,不要惩罚,也不要说教。要继续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要避免由你来告诉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及应该怎么办。你最好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发生了什么事?你觉得原因是什么?你现在打算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从中学到了什么能避免下次再出现同样的问题?”如果孩子习惯了父母的惩罚和说教,他可能会说:“我不知道。”这时,你应该说:“你是一个很会解决问题的人。为什么不想一想呢,半小时以后我们再碰头,看看你想出了什么好办法。”

父母和老师们会习惯性对孩子进行说教,并对孩子提要求。孩子们经常以反叛或抵制做为回应。以下是一些“和善而坚定”的常用语,有助于你避免使用不尊重孩子的话语,并增进孩子们的合作:

  • 我知道你能换一种尊重人的说法。

  • 我很在乎你,会等到我们能相互尊重时再继续谈。

  • 我知道你能想出一个好办法。

  • 要做,不要说。(例如,平静地默默握住孩子的手,向孩子演示该怎么做。)

  • 我们待会儿再说这件事。

  • (当孩子在商店发脾气时)“我们现在要离开商店,待会儿(或明天)再来。”

当你决定不再用惩罚手段时,就需要练习新的技巧。而且,你需要花时间来帮助孩子学会相互尊重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在踏上正面管教的旅程之时,我们就应该记住自己的目标。你到底想让孩子得到什么?父母可以写一张清单,列出希望帮助孩子培养哪些品格,比如:同情心、责任感、合作、善于客观地思考、尊重自己和他人、幽默感、好学、礼貌、诚实、热爱生活、自律、自我控制、耐心、关心他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的思维、接纳自己和他人、智慧、正直等。在你学习正面管教方法的过程中,要把这些品格记在心里。你会明显地发现,当孩子们积极地参与到合作、相互尊重、注重解决问题的正面管教中来的时候,他们就会培养出这些品格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