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汪永泉授拳语录[4]

 wyj1935 2019-03-08

[虚领顶劲]

顶头悬很重要。顶头悬才能“有”(内功)。

顶头悬才能有精神。

竖顶才能胸腹空,宽舒气顺,才能气沉丹田,才能对拉拔长。

前人说:“头顶身形岂可无,学艺全不费工夫”。“低头猫要,技艺不高”。

顶头悬,要时时有百会接天的意思。头要与脊椎调直。

虚灵顶劲,重在“虚”字。

虚灵顶劲只是用意,不是用劲儿。

提顶很重要。主要是用意想颈靠衣领,一想就可以了,脖子不要僵挺。

竖顶在于颈后,前虚后实。脖子不能有皱纹。

练拳开始时要注意一下提顶。行拳过程中,不必时时刻意去追求。发劲儿时要提顶。散时不要强调提顶,否则就散不出去。

顶头悬很重要,要养成习惯,“习惯成自然”,到发劲时,意念一动,才能“有”,否则,临时再去顶头悬,就来不及了。

有些人打拳不注意收颌,老是扬着下巴,这不符合练拳的要求。

打拳时,头不要随手势晃动。

[开胸张肘、松肩阔背]

以往讲授杨式太极拳,要求“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其原意是为了把身体调直,有利于“松沉直竖、中正安舒”,后来有人理解得不正确,练成了压肩、缩背、凹胸了。为了纠正这种偏向,要“开胸张肘”,胸不开,则意气得不到舒畅;肘不张,则肩不能松开,意气得不到松沉。

胸不开,气不通;肘不张,肩不松。

“开胸张肘”,才能有架势,有精神,才能舒服、大方、否则容易紧缩着身体,憋着气练,容易“伤”。

练刀、剑时,也要'开胸张肘',这样才能有架势。

“开胸张肘”,才能圆、通。从练养生讲,这样可以通,从练技击讲,劲儿是圆的,对方来劲儿碰到圆上。开胸使对方来力“散”了。我再一聚,则他脚跟起,失重了。

练技击时,“开胸张肘”有利于把意念渗透对方身上。“开胸张肘”,劲儿才能出去,否则劲儿容易憋在肩头或其他部位。

“开胸张肘”“松肩阔背”要求胸、背、肩、肘都要舒服、自然。

开胸要自然舒阔,胸肌放松,胸向外侧舒阔,开胸不是挺胸、突胸。开胸时,肩一定要松,肩胛骨不要拉开,不要前后凹凸。背要阔、圆、自然。

开胸时必须竖顶,把身形调直,腰胯关节都要松开。

张肘:肘向自己腰胯的侧下方向张。肘尖不要向前、向侧,而是向下。用肘把肩松开。张肘不是吊肘、扬肘、翘肘。

张肘,腋下要虚、空,能放鸡蛋或皮球、馒头。腋不能夹、扁。

张肘就能松肩,就能圆,意气才能开。

松肩:肩能灵活转动。肩上松出个“坑”(凹),肘也能松成这个样子(关节出个坑)。

两肩不要架着,不抬、不耸。

肩的肌肉能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

肩动:肩胛骨动。

手指方向,肘发劲儿,一定要松肩。

阔背,不能塌胸,胸要自然、舒阔。背要圆、放松。

[气沉丹田不是气压丹田]

要空胸下气,胸腹都是空的。

空胸下气,气沉丹田,周身透空,百病不生。

气涌胸际易被漂浮。

气涌胸际易被人伤(内气)。

腹内轻松气腾然。

丹田在脐下一寸半处,腹内,里七外三。

气沉丹田,小肚子不能绷紧,要松鼓。小肚子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绷紧。要向四周围松散。

意守丹田、气沉丹田都是意,意不能重,稍想即可,多想则过。

气沉丹田,不是向小肚子沉气,而是自然放松,听其自然,顺其自然、不紧张。

怎样体会气沉丹田的感觉?坐在椅子上全身放松休息,感到舒服。这就是气沉丹田,同时也是轻松腰胯。

盘架子时,无论是练养生还是技击,都不能动丹田气。

平时随时要气沉丹田。

腹肌放松,横膈膜放松,小肚子散鼓,向四周围放松,而不是集中硬结到某一点。

气沉丹田,不能气压丹田、气冲丹田。

无论姿势走到什么地步,丹田都不能紧,始终是放松的,这样意气才能通。要特别注意:姿势变换时,小肚子不能紧。

“丹田内动、旋转,带动身形手势运行。”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这样练,要出偏差。丹田一紧就全身不自然了,意气阻滞,要“伤”(内气)。

丹田气不能随便动。

丹田气是松出去的,而不是“一紧”发出去的。“丹田一较劲发人”的做法是错的。这样易被对方反击回,丹田气要受“伤”。发丹田气时,小肚子也是松的。

[轻松腰胯]

腰胯要松灵,松灵才能“透空”。

松腰胯才能沉。

掤、捋、挤、按都在于腰。

“松腰胯”,“气沉丹田”,不要刻意去追求。端坐在板凳上休息,放松,就可以体会、练习。

轻松腰胯,要向周围松,不是向下松,不能使膝盖吃力,不能把重量都压在脚上。

腰不断地缓慢地运动,要匀速,不能忽快、忽慢。如果快了,则“丝”断;如果慢了,则“丝”乱。不能停。

盘架子时,要松腰、长腰,全身放松。

长腰、松腰,要动意念,不能动内气。

盘架子不长腰、松腰,则对养生收益不大。

松胯:胯骨轴向前、向下放松。

腰不能塌,脊椎要直。脊椎是直的,这样才有利于旋转。

腰别扭,这和脚站的角度有关系。

以腰为轴,带动四肢。

腰如磨盘轴,磨盘转时,轴不能高低起伏、左右摇晃。

平送腰胯,不要猫腰,而是走膝。

转腰,胯、膝也要转动。

平送腰胯,身体要竖直,如同船上的桅杆向前平移,不能摇摆。

要以腰运胯,不要以胯运腰。

腰发劲儿,腰至顶,中正直竖,腰向四周放松,意念向外舒散。

腰发劲儿要长腰,这与走腰胯不是一个劲儿,一般人只走腰胯,不懂走腰。

每个姿势都有适合它的腰。一个姿势完成后,要换腰,必须腰正了,合适了,才能走下一个姿势。否则别扭着腰走,不成。换腰不必专门刻意去换,只是意念微微一动,腰一松,感到舒服一下,就成了。

自己有肩圈、腰圈、胯圈。

换腰,手要合到“中”。

如站在水里,有漂浮感。腰圈在水面,胯圈在水下,肩圈在空中。

腰圈是小圈,肩圈是大圈。开腰圈,劲儿要通肩圈到手;收回,到腰圈小圈,然后再出去。不要半路出手。一定要回到腰圈小圈再出手。肩圈出劲儿和腰圈出劲儿不一样。肩圈是平转的。腰圈发劲儿不动腰胯。

腰圈要小,紧贴腰。腰圈接到肩圈的边儿,不要接到肩圈的芯上。即不通过肩、肘、腕而直接到手,如同手长在腰上。腰到肩圈有很多交叉点,如混天仪的量天尺。

腰圈涨无边。

腰圈劲儿与呼吸无关。如动呼吸与腰动配合,容易受“伤”。

盘架子时,合到腰圈,用腰圈转变方向,变换姿势。不能中途变换。一定要合到腰再变换。到了肩圈,再回到腰圈。或由腰圈向胯圈开。练时间长了感到腰圈小了,直接到手,手放在腰上。

动肩劲儿时不动腰,动腰劲儿时不动肩。

[松垂散尾闾]

松尾闾是对拉拔长的关键,尾闾始终要松着。

松尾闾,沉会阴,形成千斤坠,与竖顶对拉拔长。

松尾闾与松小腹是两码事。但只有松了尾闾,小腹才能松。

松尾闾要从倒数第十三节逐节向下松。尾闾向下松像落入水中,感到没有尾闾了,就对了。尾闾不要向上提,也不要向前或向后弯。

尾闾向下松,脊背要调直。

松垂尾闾、气沉丹田,只是在打拳开始意念上注意一下,以后不变动,也不要刻意追求。

尾闾向下松垂,同时要意想它向胯尖两侧乃至四周围散,否则只向下垂,身体重量都压在脚上,则下肢吃力,关节僵硬。

盘架子时,尾闾中正、松垂;技击发劲儿时尾闾向前。

松垂尾闾,需要开胯、圆裆。

[长三关,竖三关]

三关:玉枕穴、夹脊穴、尾闾穴。

长三关、竖三关是脊椎伸缩运动。长三关,即开,要虚灵顶劲,尾闾松垂,对拉拔长,脊椎伸展。竖三关,即合,脊椎缩回,恢复自然竖立状态。缩不是压缩、收紧。

脊椎伸缩促进内脏活动,有利养生;能发脊背劲儿,用于技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