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由浅到深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层层渐进关系,前一个层次包含在后一个层次中。 第一层:基础阅读 解决这本书中“这个句子在说什么?”的问题。 认字,具有小学毕业水平的读写能力,就可以完成这一阶段的阅读。 几乎可以阅读所有读物,但不够“走心”。 第二层:检视阅读 解决了“这本书在谈论什么?”的问题。 检视阅读要求阅读者在短时间内,系统化略读一本书。这不代表可以随意翻阅,敷衍了事,迅速抓住书的重点是检视阅读的本质。 当你不清楚自己到底想不想读这本书,不确定这本书是否值得继续深入阅读;又或是,想要短时间内快速挖掘这本书的所有知识,这时就需要做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又可以根据阅读习惯分为两类: 第一类: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1、先看序和书名页2、研究目录页3、检阅索引)
第二类:从头到尾读一遍,遇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第三层:分析阅读 在检视阅读及时间充分的基础上最好的阅读,细嚼消化一本书,旨在真正理解、消化书的内容。 可以通过下面四个提问来逐步完成分析阅读: 第一个问题:这本书大体上在谈论?
第二个问题:这本书详细内容是什么?
第三个问题:这本书的内容是真实正确的吗?即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
第四个问题:这本书对我的意义是什么?
第四层:主题阅读 通过检视阅读某一主题相关的书籍,选出展开主题阅读的最佳书籍组合;通过分析阅读将各书观点分析对比,整理出自己对于该主题领域的整体思考,从而深度融合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快速提升个人能力。 第一步:选出做主题阅读的最佳书单 通过检视阅读方法确认哪些是和主题相关的书籍。 第二步:找出与主题相关的章节 在主题阅读中,你关心的主题才是重点,而不是阅读的书。主要的工作不是理解本书的内容,而是找出这本书对你的主题有什么帮助,而这可能与作者本身的写作目的相去甚远。 第三步: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 建立自己的一个或一组词义,通过它引导所有作者和你建立共识,且跟着你走。 步骤三、列出问题 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以某种形式、秩序提出和主题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要大多数作者都能回答的问题。这是主动学习、探讨的一种表现。 步骤四、界定议题 理清主题,对于列出的问题各个作者的争议是怎样的,你要站在他们所有人之上的维度,主持这次争论,从而形成自己的认知。 步骤五、展开分析讨论 深入讨论,或者准备回答分析阅读的第三个、第四个问题了,这是真实的吗?这与我何干?反复参阅诸多作者原文并以客观的立场上诠释自己对主题议题的认知。 本文由有道云笔记整理 内容参考《如何阅读一本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