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15)——阳明病无方证条文

 庆萌堂 2019-03-19

第三章、阳明病

阳明病以里热、实为主,治疗亦处以清热、下实。其证变化多端。

第一节无方证条文

伤寒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注】:所谓阳明里阳证提纲。阳明病主要分热邪、实邪盛于里,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疾病,涉及问题非常多。

阳明病为邪热结于里的阳证,若热结成实则为胃家实;若热而不实则只可见之于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的外证;若外内皆热者,可见于瘟疫病、风温。阳明病主要体现邪盛正亦强,正邪交争剧烈,多现危重症,尤其温疫症、急性传染病,病势猛恶,甚则出现神昏谵语等神经症状。里热最耗津液,热实津竭则可致邪实正虚的险恶证候。急性病死于阳明实热者是多见的。

阳明病还有一种实证,并没有大热,但是形成水邪之实(如腹水)。还有一种里热为主造成的精神病-百合病。还有热与水结之结胸。还有热与血结。

所以「胃家实」不能概括所有。但「胃家实」是阳明病最主要问题。因此更倾向于理解180条是阳明篇入口。

阳明病在伤寒、金匮中方证最多,后世有人批评仲景不擅长治温,完全是睁着眼说瞎话。方证最为丰富的还有太阴,也有将近50个方证。阳明、太阴病位都在里,可见仲景学说核心在脾胃肠道。

经方体系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太阳,抓住汗法;少阴,汗与温并施;阳明,清热与下实;太阴,理中焦;少阳,和法;厥阴,清上热温下寒之和。主线明确。

伤寒179: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伤寒181: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注】:从「问曰」、「答曰」可知,179、181条乃叔和所加。太阳阳明来自太阳病,「脾约」即津液虚引起的胃家实。少阳阳明由少阳转属阳明,少阳病本来就比太阳更加正虚,转阳明时必有胃中燥烦实的证候。正阳阳明,胃家本来就燥气盛阳实,一有表邪外郁,里热自发,并非未经过太阳病阶段,而是太阳阶段太短也。

伤寒185: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注】:前句谈太阳病经过发汗病后病未除而转阳明,后句谈太阳病转少阳再转阳明。也间接否定了内经所说的「外感日传一经」以及其传变路线。

伤寒182: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注】:182-188条讲阳明外证。里热是其最主要特征。并与第六条互参。这条和下两条都是叔和文。

伤寒183: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注】:前面学过,无热恶寒者,是少阴病,而这里的阳明病,在病第一天却出现了不发热而恶寒,是怎么回事呢?关于这条有几种理解。

一、阳明病多为里实,刚开始出现时,身体出于本能,会向胃肠输送津液来缓解,导致体表津液虚,有恶寒,体表不发热。当身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却无法解开里实、大便难的问题时,积滞的热就开始从内向外排,会有182条说的身热、自汗,因里有实和热,外也有热,恶寒自解了,开始恶热。

二、刘渡舟先生根据条文最后的自汗出而恶热推断前面的不发热而恶寒有误,应为不恶热而恶寒,表示对出现了与伤寒182提到了阳明病的外证不恶寒而恶热相反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原因可能是这个阶段正是太阳病传向阳明病,表证未解,里实证又未成,也可能是温病刚开始,热的程度不够,人先有恶寒。这个阶段很快就会发展过去,变为恶热。

三、胡老用巴普洛夫学说解释这个现象,与刘老第二种其实是一回事。

我们赞同第二、三种说法。外感总是太阳始受之,即使正阳阳明,也有短暂太阳阶段。所以「不发热而恶寒应为不恶热而恶寒」。

伤寒184: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注】:这条解释上条,用了内经五行观点,解释的不甚明白。显然系后世添加。

伤寒186: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注】:这条讲太阳转阳明的一种征兆是脉变大,可联系第4条「脉若静者,为不传」体会。

伤寒187: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注】:太阳是否转属阳明,以及是转属阳明还是太阴,可从大便判别。转太阴大便自利,转阳明大便硬。太阳病至七八日,大便硬者,此必为转属阳明也。又,太阴无汗,阳明者,其人濈濈然汗出。这条「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指有湿热。太阳病,究竟入里向阳明还是向太阴皆有可能。太阳病脉浮缓,津液不是充足,既可能是桂枝证,也可能是类似39条之水气布于表的大青龙证,如果说是转向阳明,则尚未热实,而湿与热相博也。热胜则进一步发展成胃家实。湿胜,则可能热去而入太阴成腹痛下利。热湿相博如果汗出不彻又小便不利,则易发黄疸。如果与278条互参,还可能「暴烦下利」而自愈,因为「手足温」说明脾胃尚不太虚,邪从利而解也。故「系在太阴」者,是与太阴有干系之湿热也。第98条「手足温」亦此含义也,可互参。

伤寒188: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注】:太阳病转阳明以后,就会濈然汗出。按胡老的意思,这个汗出要比太阳中风汗出得多。热汗出是阳明病症候之一

【插曲】:经方体系辩证的尖端是「方证对应」

这是胡希恕先生提出的著名观点。「方证对应」原出于伤寒论171条「通脉四逆汤」的说明中:「病皆与方证相应者」。学习经方必须由此入手,同时又是追求的最高境界。这是不同于内经指导下的时方体系的最显著区别。

经方体系的这一特点是非经方人士不能理解的。认为「方证对应」不去追究疾病与五行经络脏腑的关系、不去从「理」上弄明白就简单的对症下方、套用,这虽可行,却是中医最低级的做法。

经方继承于最远古的《神农本草经》以及其后的《汤液经》,由一开始的单方发展到组合方,所以经方的学习似乎以一种「重方不重药」的方式出现。打一个不太恰切的比方,你想一想现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我们只要知道某个集成电路的输入方式和它的输出功能,就可以得心应手地运用这个电路,而不必对电路中无数具体元器件作分析。何况「方证对应」的使用不同于集成电路,使用「方证对应」时同时也了解了组方中每个具体药物的作用。药物是「元素」,组方是更高层次的「元素」。「方证对应」治疗,是经过(中国)人类历史亿万次检验卓有成效的治疗实践的中医最高成果。「方证对应」也可以变化多端,合方就是同层次「元素」组合变化,加减就是不同层次「元素」组合变化。「方证对应」更不是不讲「理」,而是讲伤寒论中阐述的丰富的理法(大部分在内经中没有这些理法)

清徐灵胎有专论《治病不必分经络脏腑》,这个题目就已经揭示了经方与时方的不同。当然徐灵胎所说的「治病」没有包括针灸,针灸还是需要经络脏腑辩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