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情分析】 芳香化湿药共有8味,但每年基本固定出1道,因此很好拿分!一般在第5题出现,多考查药物的功效。2019年预计也考查1分,多注意砂仁、白豆蔻、草豆蔻的功效对比。 【考频指数】★★★ 【具体内容】 1.苍 术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胃经。 【性能特点】为湿阻中焦证之要药,寒湿困脾者尤宜,为治风寒湿痹及表证夹湿所常用。 【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湿,发汗,明目。 【主治病证】 ①湿阻中焦证,痰饮,水肿。 ②风寒湿痹,表证夹湿。 ③湿盛脚气、痿证。 ④夜盲,眼目昏涩。 【用药注意】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服。 2.厚 朴 【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 【性能特点】为湿阻、食积、气滞所致脘腹胀满之要药,咳喘痰多所常用。 【功效】燥湿,行气,消积,平喘。 【主治病证】 ①湿阻中焦、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 ②食积或便秘脘腹胀满。 ③咳喘痰多。 【用药注意】苦降下气,辛温燥烈,体虚及孕妇慎服。 3.广霍香 【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脾、胃、肺经。 【性能特点】善治湿阻中焦及阴寒闭暑,最宜寒湿中阻之呕吐或兼表者。 【功效】化湿,止呕,发表解暑。 【主治病证】 ①湿阻中焦证。 ②阴寒闭暑,暑湿证,湿温初起。 ③呕吐,尤宜湿浊中阻者。 【用法】不宜久煎;或入丸散,或泡茶饮。 【用药注意】有伤阴助火之虞,故阴虚火旺者忌服。 【附注】唇形科藿香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量用法同广藿香。 4.砂 仁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经。 【功效】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 【主治病证】 ①湿阻中焦证。 ②脾胃气滞证。 ③脾胃虚寒吐泻。 ④妊娠恶阻,气滞胎动不安。 【用法】入汤剂宜打碎后下。 【用药注意】阴虚火旺者慎服。 5.白豆蔻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主治病证】 ①湿阻中焦证。 ②脾胃气滞证。 ③胃寒呕吐。 【用法】煎汤打碎后下;或入丸散。 【用药注意】火升作呕者忌服。 6.佩 兰 【性味归经】辛,平。归脾、胃、肺经。 【功效】化湿,解暑。 【主治病证】 ①湿阻中焦证。 ②湿热困脾。 ③暑湿及湿温初起。 【用药注意】阴虚血燥、气虚者慎服。 7.草豆蔻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经。 【功效】燥湿行气,温中止呕。 【主治病证】 ①寒湿中阻之胀满疼痛。 ②寒湿中阻之呕吐、泄泻。 【用法】煎汤打碎后下;或入丸散。 【用药注意】阴虚火旺者忌服。 8.草 果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经。 【功效】燥湿温中,除痰截疟。 【主治病证】 ①寒湿中阻证。 ②寒湿偏盛疟疾。 【用法】煎汤打碎;或入丸散。 【用药注意】阴虚火旺者忌服。 【真题演练】(2018A5)某医师治湿阻中焦证,擅用厚朴,此药味苦、辛,性温,其主要功效是( )。 A.燥湿,健脾 B.燥湿,行气 C.化湿,止呕 D.化湿,解暑 E.化湿,发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厚朴的功效。厚朴善燥湿、行气、消积,平喘。故本题选B。 【技巧】本题可根据药味来解题。题干指出此味药苦、辛。辛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苦能泄、能燥、能坚,其中燥指燥湿。故即使不清楚厚朴的功效,根据其药味也可解题。 (2017A5)某医师常选用草豆蔻治寒湿中阻之胀满疼痛,呕吐,泄泻,此因其除燥湿行气外,又能( )。 A.散风发表 B.消积止呕 C.温中止呕 D.降逆止呕 E.除痰截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草豆蔻的功效。草豆蔻属于芳香化湿药,功效为燥湿行气、温中止呕,故本题选C。 【思路】题干病例中出现了呕吐,需草豆蔻发挥止呕功效,故排除AE;草豆蔻辛温,止呕病机是温中止呕,故排除BD。 (2016A5)草果的功效是( )。 A.燥湿健脾,祛风湿 B.燥湿行气,消积平喘 C.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D.燥湿行气,温中止呕 E.燥湿温中,除痰截疟 【答案】E 【解析】本题考查草果的功效。草果辛温,归脾、胃经,燥湿温中,除痰截疟,属芳香化湿药;故本题选E。 【延伸】A项如苍术能燥湿健脾,祛风湿,发汗,明目;B项如厚朴能燥湿,行气,消积,平喘;C项如半夏,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D项如草豆蔻,能燥湿行气,温中止呕。 (2015A5)既能燥湿健脾,又祛风湿的药是( )。 A.苍术 B.厚朴 C.白术 D.砂仁 E.防风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芳香化湿药的功效。苍术辛、苦、温,功善燥湿健脾、祛风湿、发汗、明目;故本题选A。 【避错】本题易错选C,白术为补气药,功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但无祛风湿之效,故排除C。厚朴、砂仁均为芳香化湿药,可燥湿行气但不能祛风湿;故排除BD。防风为解表药可祛风胜湿,但无燥湿健脾之效;故排除E。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大家还需要记住这类药气味芳香,大多含挥发油,所以平时入汤剂要后下!!!不宜久煎哦,以免降低疗效。 |
|
来自: 昵称32555205 > 《中医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