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春分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四个节气之一(其他三个是秋分、夏至与冬至)。 《春秋繁露》云:“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在春分时,太阳直射在地球赤道上。所以说,春分有明确的天文学意义。除此之外,春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春分之后很多地区会进入明媚的春天,莺飞草长、油菜花香,呈现万物蓬勃的景象。 关于春分的养生,可参考我的文章:《春分的养生方法》。此文总论春分的养生要点。 养肝,调木气。 肝血左升,以应于春。春分时节当顺应木气,使之舒畅。 起居 在起居方面应晚睡早起,慢步缓行(古人没有电,睡的比较早,往往天黑就要睡了。春天所说的晚睡,不是半夜才睡,而是十点多钟就要入睡,这时已经是亥时,为人定之时)。 饮食 在饮食方面,清淡饮食,可以适当吃点辛味的食物,可以顺畅肝气。比如,韭菜、生姜、大蒜等等。并且,要忌煎炸、烧烤、油腻、粘滑(指糯米做的食物以及月饼等)、生冷(多数寒凉水果、冰淇淋、刚从冰箱取出的食物饮料等)、辣椒等物。 若肝木升发太过,则要吃点酸味的食物,以助收敛肝气。比如,酸嘢、山楂、醋、乌梅等等,多有调畅肝气疏泄的作用。 畅情志 调畅情绪,节制怒气。怒应于肝,但怒最伤肝。让情绪平和,保持微微快乐的状态,最有益于健康。并且,要远离怨恨恼怒烦五种负面情绪。 情绪对健康的影响非常大。可以夸张一点说,情绪就是健康的晴雨表。情绪好,健康就好;情绪差,健康就差。情绪源于我们的内心,内心失和,五脏六腑皆失和,由此成为百病之源。 畅经络,利气血 此时可多梳头,最能疏通经络气血,起到滋养和坚固头发的作用。另外,亦可轻轻敲打肝经穴位,亦有养肝通络之功。 运动 开始运动,特别是户外活动。春分时节,春暖花开,应多出去游园、散步,不但可以让心情愉悦,更可以疏通气血。况且,运动生阳,阳气生发,亦能顺应肝血温升。 养平衡 包括阴阳平衡,气血平衡,上下平衡。人要健康,就离不开平衡。中医的“中”字有多重意义,其中一个意义即是平衡。可以简单来说,中医是追求平衡的医学。春分时节又正好是天地阴阳的平衡点,人要养生,就要顺应天地规律,以养其平衡。 养阴阳平衡 《内经》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春分时节,天地之间阴平阳秘,人居天地之间,人的身体亦受天地气机影响,亦会归于阴平阳秘。故春分养生,以平衡为标准,当根据体质需要而调节阴阳,不可扶阳太过,亦不能滋阴太多。 气血平衡 气为阳,主动,居右而主降;血为阴,主静,居左而主升。人身健康,气离不开血,血离不开气。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二者归于平衡,则动静结合,升降不偏。春天应于肝,肝主升,天地气机逢春分而升降平衡,于人而言,亦当据体质而调节气血,勿过升,亦勿过降,当使之平衡。 今时之人往往不是降的不够,而是升的太过了。春分又主升。虽然要顺应天地规律,但亦不能过度升发。而要适当降浊,使升不太过。 上下平衡 人身有上下,上应天,下应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使上者能降,使下者能升,即可归于平衡。春天主升,人感其气,往往上升过度而浊阴不降,导致上实而下虚,这是失衡。我临床观察,春分这段时间,不少年高之人容易中风,这是上下失调,上气不降,升降失司。因此说,春分时节,要借天地之力,让人身上下升降平衡。 2019年为己亥年,木旺而土弱。现逢春分,木气正旺,会加重土弱之象。又逢农历十五,月圆之时,天地之间阳气外泄,容易虚火上浮。 合而分析,春分前后,容易出现胃脘不适、腹胀、腹泻、胸胁不适、易怒、烦躁、头晕、失眠等症状,甚至出现高风飘摇而中风。养生之法,当疏泄木气,使木勿过升;兼以培土,使土勿过弱;收敛相火,使勿过泄。诸法合施,自然能归于平衡。 养平衡的方法很多,无病之人,当重在饮食、起居、运动、情绪调理,大病患者除自我调理外,必要时配合汤药或针灸,亦有良效。关于如何养生的方法,我在新浪微博以及博客里多有相关论述,有兴趣的读者可就某一关键词查找。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