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磨蹭,不想写作业?就4招,一治一个准!

 川后 2019-03-24

作者:田宏杰

来源:《不咆哮,让孩子爱上学习》

开学第一周,家长陪娃写作业又㕛叒上了热搜!

陪娃写作业有多难?在奔溃边缘来回试探的家长们最有发言权,在陪孩子写作业过程中,家长遇到的最多的问题是什么?

磨蹭!孩子写作业太磨蹭!

如果问起家长平时对孩子咆哮最多的一句话,“别磨蹭了”绝对可以入选前十名。

明明一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孩子却能拖到晚上10点半!晚饭后先在沙发上“休息”一会儿,做作业时橡皮变得尤其好玩,每隔10分钟就想去洗手间...

很少有家长能容忍这般低效率,所以“别磨蹭了!”顺利跻身“咆哮排行榜”前十名。

这些话对家长和孩子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孩子写作业总喜欢交头接耳,为了完成作业熬到半夜,影响第二天的学习状态不说,晚睡对健康也有很大的危害。

除了怒吼“别磨蹭了”,家长们真的别无他法,总不能代替孩子完成作业吧?

然而,很多人万万没想到,“别磨蹭了”才是导致孩子效率愈发低下真正的罪魁祸首。

01

当你说“别磨蹭了”时,

孩子的大脑内部发生了什么

人类的大脑经过上万年的进化,有很多项能力,但是它“听”不懂“不”语言。

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拿出手机给自己设一个10秒钟的倒计时,这10秒钟里想什么都行,就是别想一只猴子,别想这只猴子是大还是小;也别想这只猴子是灰的,还是棕的。总之,就是别想这只猴子。来,开始倒计时……能做到吗?可能大多数人的脑海里都有只猴子在荡来荡去,根本想不了其他的事。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的大脑神经有两项功能:一个是兴奋,一个是抑制

在刚才10秒钟的时间里,“猴子”是兴奋的,如果我们要做到别想“猴子”,就需要使用抑制的功能,把它压抑下去,这个很难。

尤其是对一个孩子来说,他的大脑额叶还没有发育成熟,额叶就是我们大脑专门负责抑制功能的区域。所以让一个孩子“别怎么样”很难做到。

比如说今天我要出门,临出门对孩子说“妈妈上班了,你在家别吃冰激凌”。结果我出门了,孩子脑子里浮现的都是冰激凌,表面上他写着作业,其实一直在惦记冰激凌,所以想用“别吃冰激凌”去压制这种冲动很难。

当我们大声对孩子说“别磨蹭了”,孩子听到后,在大脑皮质里兴奋的是“磨蹭”二字,孩子只听到这个负面评价,并且他会用这个负面评价去指导自己的行为。

在整个小学阶段,孩子对自我的评价都是建立在父母和老师评价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我们经常在孩子的耳边唠叨这句话,孩子会将这个评价内化,成为他对自己的评价。他会给自己贴上一个“磨蹭”的标签。

这个标签一贴上就麻烦了,当他下次再面对作业,有点儿想逃避的时候,这个标签就会跳出来发挥作用,就像电影脚本一样指导他下一步的行动,让他变得更加磨蹭。

所以“别磨蹭了”真的像魔咒一样,会让孩子的行为变得更磨蹭。

02

要想打破“别磨蹭”的魔咒,

需要用正面言语表达正面的期许

我们真的希望孩子磨蹭吗?

当然不是!

我们让孩子不要磨蹭时,内心是期望他高效率的,可是孩子的大脑“听”不懂这种“不”语言,那么“不要磨蹭”这句话就起不到作用。

所以我们要说有效的语言,要用正面言语表达正面期许。说孩子之前,要先问自己,我们内心真正希望孩子做的是什么呢?然后直接表达出这个期许。

比如,我们对孩子说“别走神”,那我们真正希望孩子做的是“注意力集中在做题上,你会做得又快又好”

我们对孩子说“不要马虎”,那我们真正希望他做的是“来,认真检查,会有更高的正确率”

我们对孩子说“学习时别总是起来喝水”,那么我们要真正表达的是“在学习之前做好准备,把上厕所、喝水这些事情都先做完,一会儿学习的时候会更专心”

这样表达出来,孩子就听懂了,我们要用正面言语表达正面期许。

其实成年人也是这样,大脑对“不”语言也常常没法识别,比如我有一个毛病,特别爱丢三落四,经常把东西落在出租车的后座上。我先生很生气,好几次教育我说:“能不能别丢三落四了,手机丢几个了?”

过了段时间,他发现这种教育不管用,我还是继续丢东西,他就换了一个办法,对我说:“每次下出租车关门的时候,往座位上看一眼。”

这句话很神奇,以后每次下车要关门的时候,“看一眼”就在我的大脑里兴奋起来,“往座位上一看”就把我那个坏习惯改掉了,我再也不会丢东西在出租车的后座上了。

用正面言语表达正面期许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很难。我们习惯于直接指出孩子的错误“这个字体结构不对”“做过的题怎么还错”“这个发音不对”。

这些好像是我们自动化的反应,大脑会不假思索地支配我们指出孩子的错误,说出否定的话。

03

想做到用正面言语表达正面期许

用“一慢一快”的方法

当我们看到孩子做得不对,准备批评他时,在大脑里要先给自己喊一下“停”,让自己暂停下来,这就是“慢”,要慢速地做情绪反应

然后,快速地问自己,孩子目前有什么做得好的地方,刚才的行为中哪一点比较好,找到这个“好”,说给孩子听,让孩子拥有自信,然后再提出我们内心对他后面行为的期许。

比如我们看到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溜号,正要批评他,这时在脑海中先给自己喊“停”,然后快速地想出合适的说法,可以说:

“妈妈注意到你现在写作业有点慢,我看到你刚开始写作业的时候特别专心,很快就写完了一页,你当时是怎么做到的?”

“专心”两字会调动孩子的学习状态。讨论完之后再说:“很好呀,就用那样的状态来写,会写得又快又好。”

或者当我们发现孩子的字写得越来越乱的时候,批评他越写越差肯定不行,要慢下来,先别批评,而是快速地观察他有哪些字写得好,再对他说:

“我发现你这一行字上下结构写得特别好,看起来很好看。下一行字,很难啊,你能看好它的结构再写吗?”

“结构写得好”的经验会让他更注重字体结构。

所以,说“别磨蹭”不管用,大脑“听”不懂“不”语言,孩子只听懂了“磨蹭”这个负面评价,并且会用这个负面评价去指导自己后面的行为。

我们要想打破“别磨蹭了”的魔咒,就要在批评和给建议时慢下来,不说负面言语,在找优点、找行为特点、想办法时快一点,能够真正抓住孩子的行为特点,用正面言语来表达内心期望,对孩子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暗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