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说泸州味道独成一脉,但是现在的泸菜又在哪里呢?

 xiake172 2019-03-27

都说泸州味道独成一脉,但是现在的泸菜又在哪里呢?

伊尹开始,厨艺登上了一个至高无上的殿堂。一个好的厨师,不仅仅可以烹饪出让人身心愉悦的美食,他还具备治国富家的本领。

中国是一个民以食为天的国度,并不是中国人好吃懒做,反而是因为我们懂得饮食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一种对食物有一种特殊的眷恋。在历史的长河,逐步形成了四大菜系。又有南方精致,北方豪迈的说法。

一般而言四大菜系分为:

一、四川菜系,简称川菜。 代表菜品:回锅肉,鱼香肉丝,麻婆豆腐,宫保鸡丁,樟茶鸭子等。 二、广东菜系,简称粤菜。 代表菜品:龙虎斗、脆皮乳猪、咕噜肉、大良炒鲜奶、潮州火筒炖鲍翅、蚝油牛柳、冬瓜盅、文昌鸡等。 三、山东菜系,简称鲁菜。代表菜品:糖醋鱼、锅烧肘子、葱爆羊肉、葱扒海参、锅塌豆腐、红烧海螺、炸蛎黄等。 四、江苏菜系,简称苏菜。

由淮阳菜、苏州菜、南京菜等组成。

代表菜品:烤方、淮扬狮子头、叫花鸡、火烧马鞍桥、松鼠桂鱼、盐水鸭等。

都说泸州味道独成一脉,但是现在的泸菜又在哪里呢?

川菜则分为川西成都味为代表,以川东重庆味为典范,以川南自贡“盐帮菜”泸州“大河帮”等为特色,代表了川菜的最高水平。

泸州自古就是美食之城,不然怎么能配得上这出天下第一香的泸州老窖。很多人只知道味在成都,除了成都人嘴巴刁钻,还是因为省会城市是一个巨大的磁场,把四川各地的名厨都汇聚到了蓉城,这样一来,此消彼长,当然成都的味道独霸一方。

不过这并不代表只有成都一枝独秀。省城里的名厨都来自四面八方。泸州就有不少。

《江阳竹枝词》云:“明清糕点百样果,泸南美食赛姑苏,风味佳肴名京都”。可以想见当年泸菜的名声。

据好事者统计泸菜具有十大风味体系,共计54种烹饪技法,50余个味型,素有“食在四川,味在泸州”之美誉。泸菜风味在历史上称为“大河帮小河味”,其风味体系随泸菜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都说泸州味道独成一脉,但是现在的泸菜又在哪里呢?

泸味为泸菜风味体系组成的总称,是泸菜味道的总括。泸味体系包括大众家常风味、肆市酒楼风味(小煎小炒、干烧干煸、火爆火烹风味)、筵席风味、河鲜风味、乡村九大碗田席风味、泸酒窖香风味、小米滩火锅风味、小吃风味、烧烤风味、民族风味等,被誉为泸菜“十全风味”。

明清时代泸州菜系如何已经远去不可考证了,但是有两个流派在泸州一直以来,非常有名,一个是刘派,一个就是毛树云开创的毛派,基本成形于民国,兴盛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八十年代,而且现在泸州大部分名厨就是毛树生的弟子,毛树生已经离世,但是他素有川南活菜谱之称。可惜现在流派虽然在,但是规矩却越来越少,人们往往重视太多商业化,而忽视了传统文化和匠人精神。

都说泸州味道独成一脉,但是现在的泸菜又在哪里呢?

其实在建国之前,泸菜没有这么一说,还是以大河帮小河帮而言,而且基本属于江湖菜系,就是说,泸州菜更加民间化,它讲究味重,味浓,味醇,家宴和大宴并行,不是一味迎合达官贵人的口味,味全有余精致不足。

但是一类官家菜,却在这上面弥补了不足,不过基本已经失传了。现在的泸州厨师推陈出新,在继承的基础了也吸收了很多外来菜系的精华,好是好,可惜没有了自己的特色。

笔者虽然不是厨房人士,难免让一些专业人士觉得信口雌黄,但是我要说的是,泸州本来的面目,到底有没有记得,泸菜,狭义而言,即泸州菜,广义而言是对古代泸水流域各个地方菜的总称,即川南菜。所以泸州菜代表泸州可以,川南只能说相互融合,自贡也很有特色,不可能我们泸州一家独大。

都说泸州味道独成一脉,但是现在的泸菜又在哪里呢?

毛树云

泸菜的形成与发展同整个近代川菜的形成与发展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在此期间,出现过多位优秀的烹饪大师,如泸菜毛派创始人毛树云,他素有“川南活菜谱”之称,与一代川菜大师孔道生是师兄弟。

孔道生为成都“荣乐园”创办人,原四川医学院营养保健系蓝光鉴的嫡传弟子,他与蓝光鉴、张松云二位师傅几经商拟,反复研究确定了如今的“川菜满汉全席”菜单。

据说毛树云之子毛永康现存其父亲笔所写之泸菜菜谱数百余道,然这只是众多珍贵泸菜资料中一部分,更多的泸菜资源还等着后人去复原和传承。

而且泸州的名厨不止毛先生一人,他开宗立派自然值得推崇,但是更应该推崇和继承的不应该是老人的绝佳技艺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