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42式国家竞赛套路,常犯误区、通病指正

 哈韩wtv5flnias 2019-03-27

42式太极拳

  1,起式:双脚间距过大,形成双脚内侧与肩平的情况。

  指正:肩井穴应对应足下涌泉穴,或曰两脚的外沿与肩平。

  2,揽雀尾:上文已提到转腰胯问题。此外,右手向右后平云时注意松胯,并充分画圆,手不可离开间。

  3,单鞭:右勾手易过于向后,形成右大臂与胸大于180°的敞面。

  指正:左手与左膝,左脚在同一垂面上,右勾手与前脚形成略小于180°的平面;左右手臂之间的夹角约等于130一135°。

  4,提手:左右手的回摆幅度过大。

  指正:左手回摆时,力点在拇指和手腕处,指尖斜向上,回摆幅度不超过胸中线;右手同。双手合力略下沉,沉气松胯,再合掌,劲力向上。

  5,白鹤亮翅:不明右脚如何碾动,手脚配合不协调,右亮掌过高,过于靠后。

  指正:下捋即扣脚,转腰后撤步的同时胸前拖球;亮掌在头斜前上方。

6,搂膝拗步:右手左摆过大,过身体中线,左手过于后摆,大臂与胸形成大于180°的敞面;前推手腕高于肩。

  指正:右手左摆时身体随之微左转,小指一侧不过身体中线;左手臂上托时后摆不要过后,手臂与胸不超过180°,然后曲臂,左手收于耳旁前推;定式时手腕略低于肩,同时注意双胯摆正向前。

  7,撇身捶:小臂翻转打出,拳过高或过低。

  指正:大臂带动小臂打出,幅度较大,拳与鼻高;拳,鼻,脚尖在同一个方向。

  8,捋挤式:手脚不配合,周身不协调。

  指正:邱老师讲到4个一致(上下肢配合相同),(1)移重心,左脚尖内扣朝正前(东)。右手在胸前画小弧,重心前移成弓步的同时右掌继续画弧从左前臂画出(大弧),此动为一同,即手臂和腿均伸出;(2)收手收脚,即双手下捋与收右脚同时到位,此为二同;(3)转体,翻掌搭手,出脚,此为三同;(4)弓步前挤,此为四同。

  9,搬拦捶:右捶向右后画弧过大,以致右肘突出体外,劲力不明。

  指正:搬捶时脚尖仍朝前,右拳向右下按压(非带),同时右脚尖外摆,拳在运行过程中旋转收于腰间,拳眼朝上,左脚上步同时左掌拦,最后弓步同时右拳擦左掌掌心打出,注意左掌不要有意回收。

  10,如封似闭:前后脚距离过小,影响下一步转换,右膝外张。

  指正:跟脚有一脚的距离,以下一步碾扣脚成小开步为宜;右膝基本超前。

  11,开合手:此动源于孙式太极拳,问题颇多,一是脚的碾扣与手的配合不协调。二是重心转换不明,三是手的开合度不清。

  指正:(1)右脚掌碾,掌跟内扣,朝正南,同时左脚跟为轴左掌内扣,双脚成面朝南的小开立步;在双脚碾动的同时双手收至胸前打开,此为“开”,重心在右脚。(2)重心左移,同时双手臂合,右脚跟微抬,此为“合”。注意双手的开度宽不过肩,以肩胛骨不突出为宜;合不小于脸的宽度。

  12,右单鞭(吴式):一是右脚的开步方向过后;二是双手在面前画弧过大,过高;三是定式成为纯粹的侧右弓步。

  指正:(1)微转腰转胯右脚向右后约半脚的横向距离开步,脚跟着地,同时双手向身体正前方微推,掌心斜相对,此时重心在左脚;(2)重心右移,右脚掌微内扣踏实,同时双掌继续前推并平行外推(向两侧平推,如同推开一扇窗户一样(邱慧芳语),双手双脚上下相对,眼看左手方向。

  13,肘底捶:重心移动不明,即虚实不分明,左脚上步角度不清楚。

  指正:重心左移成左弓步的同时右手掌心朝上向左横斩;重心右移,左脚收至右脚旁从右斜上方外摆上步,抱球方向与右脚尖方向一致;右掌手指从小指开始依次抓握,同时左掌从左腰侧经面前打出。

  14,转身推掌:后脚跟得过紧,膝盖外展推掌之手臂上抬时过于向后。

  指正:左脚撤步落于右脚斜后侧,约一脚距离;左脚斜上步,正落脚,脚尖朝正北;与此同时右手臂从体侧曲臂收于耳旁推出。注意定式时,胯要松开落下,身体朝正前方(北)。下动同。

  15,玉女穿梭:上手画圆过高,定式时双手间距离过大,过散。

  指正:转腰转胯的同时左脚斜后方撤步(前脚掌着地),同时右手穿掌前探;收手收脚45°方向出步的同时右手向胸前方向棚出,掌心先微斜向内,随即掌心朝上向右后画平弧收于左额前,在翻掌上架,同时左手落于左腹前,立圆推出。定式时上架掌高于头,下推掌大拇指与胸中线平,身体转正,整个架势略微有些“拧劲”(邱慧芳语)。左同。

  16,右左蹬脚:身体起伏大,重心转换不明确;双手交叉画圆时上手高于头。

  指正:身体正对膝盖方向上步,不起重心,收脚,两手相合时再起重心,略转胯再分手蹬脚,手不过头。

  17:掩手肱捶:虚实不清,出拳方向不清。

  指正:一分,二合,三拧,四打(邱慧芳语)。收手收脚,重心下移,勾脚擦掌出去,同时双手分开,与脚同向,重心移在左脚,此为“一分”;重心右移,双手合于胸前,此为“二合”;重心位于两腿之间,腰胯略向右后拧动,右手变拳置于胸前略右侧,此为“拧”;出拳从左掌心打出,同时右腿由腰胯带动车成左侧弓步,此为“打”。

  18,野马分鬃:衔接动作线路不明,脚抬过高;外撑掌过后或过高。

  指正:(接转体缠手,撑臂缠手,转腰横掌之后)双手指尖均向上在体前向右后画一圈,左手外旋,置于胸前,右手内旋置于体侧,外撑,同时左脚抬起(离开地面即可),此时手脚臂均未展开;接着降重心出步成弓步,同时双臂均展开,前穿,外撑。

  19,云手:虚实不明确,宜出现双重现象;胯易摆动;上云手高于头;何时翻手不清楚。

  指正:上云手高不过眼,下云手低不过裆;重心移动成左右侧弓步;腰动胯不动;腰走微后弧,裆走微下弧保持平稳;脚尖朝前;收脚和开步时翻掌;最后定式右脚要内扣,膝关节与脚尖同向,斜向东南方向,重心在左脚。

  20,独立打虎:抬右脚时身体易后仰;双手动作线路不明。

  指正:双手翻转抱球前探,同时左脚斜后撤步;重心后移的同时双手下捋到腹前;双手展开上抬的同时右腿直腿抬起(此时身体外形略似“大”字形),最后双手,右腿同时合扣,双手在合的过程中逐渐变拳,上下拳眼相对,右肘与右膝上下相对,眼看右前方(东偏南)。

  21,右分脚:没有腰胯的转动。

  指正:双手变掌,脚尖下垂,微转胯,再出脚,出手,手运行时高不过头。

  22:双风贯耳:掌变拳的时间不清楚,双拳打出过高,易架肘。

  指正:收手收脚,左手多向右手合;落重心,双手同时落于胯旁;出脚时握拳;弓步打拳同时到位。注意肘下垂,拳高不过头。

  23,24,左分脚与转身拍脚:(接分脚)身体向右后旋转易歪斜;双手合分线路不清。

  指正:重心后移,将右脚尖朝正南,重心回移右腿,左脚收回与右脚平行朝南,脚尖不点地提左膝领先内扣,借助力旋转,左脚跟着地,(此时双手下落于小腹前交叉)脚尖朝东北方向,同时右脚掌为轴内旋,与左脚成丁步,同时双手上抬于胸前;重心上移,脚起,分脚在拍。

  25,进步栽捶:右手过于向后画弧,上握拳过高;左手按掌过后。

  指正:右臂在身体一侧,腕与肩平,曲臂握拳于耳旁,前栽捶,拳距左膝约20-30厘米;左手按于膝旁,略后一点,不要按在胯旁。

  26,斜飞式:右臂向右后画大弧,劲力不明。

  指正:左脚尖外摆,手脚收手成抱球状,出脚同时插掌,右脚跟着地;右臂经头上方大幅度摆向右后方,劲力在腰,肩大臂外侧;成右侧弓步,但左腿微曲。

  27,单鞭下式:左勾手高于头。

  指正:左勾手伸直,与肩平。

  28,金鸡独立:左腿易朝前踢摆,右落脚位置过前。

  指正:收脚,压住重心,膝盖领先独立;右脚落于左脚斜后方。

  29,退步穿掌:穿掌过高。

  指正:穿掌高与肩平。

  30,虚步压掌:身体后转时双手线路不明。

  指正:左手上抬,右手下按,左脚尽量内扣;随身体后转左手从头上,右手从膝前上方下按,左手横掌按于右膝前方(非上方),指尖朝右,右手按于大腿一侧,指尖朝前。

  31,独立托掌:有小退外张。

  指正:小腿内收,微斜,护裆。

  32,马步靠:左臂用力左推。

  指正:腰胯带动上体平移靠出,方向左前45°。

  33,转身大捋;双手方向,线路不清;撤步角度不明。

  指正:双手由马步靠变掌,指尖向上,向右,向后画弧,转体翻掌托起(此时为并步),面南,重心仍偏左腿,右手臂西偏南约30°,左手臂棚于胸前,掌心斜向外;双手随转体平捋朝向东南约20-30°,下接撤步平捋,先降重心,左脚后撤,脚掌先着地,方向与双手方向成180°直线;最后转成左侧弓步的同步滚压肘。

  34,歇步擒打:右拳线路不准。

  指正:右拳接上动顺势继续向右,向下,向后画一躺倒的8字形,再落于腰间打出。

  35,穿掌下式:双手衔接动作不明;仆步脚跟先着地。

  指正:(同单鞭下式)在收脚提掌时,指尖均向上,左脚掌着地开步的同时双手向右后侧抹摆,指尖斜向上;左脚落实,双手相对,指尖朝右,此时为右弓步;不停,随即转腰胯仆步,同时双掌曲腕转向指尖朝左前落于左腿内侧。

  36,上步七星:衔接动作不明;右手线路不清。

  指正:重心上移,左脚尖外摆朝前,右脚尖内扣时成左弓步,同时左掌举与肩平,右掌位于右胯旁;左脚尖继续微外摆,右掌微下按,同时右脚提起(重心不动),右掌下按;右脚经左脚内侧虚步点于左脚斜前侧,成右虚步,同时右掌向上,向右,向前弧形(逐渐变拳)架起,与左拳相交于胸前,拳背相对,右拳在外,高于肩平;最后立身,虚领撑圆。

  37,38,退步跨虎:右脚后撤方向不明;左脚落地或前或后;双拳变掌后线路模糊。

  指正:右脚经左脚内侧斜后45°方向撤一小步,同时双拳变掌(指尖均向上),左掌向左上,经面前,向右画弧落于左胯旁,同时右掌向下,向右,向上,向左画弧,和左掌相叠于左胯旁,掌背相对;同时左脚收于右脚内侧,成丁虚步,两膝盖平行超前(面北),最后举腿挑掌,右手与左腿在同一方向。

  39,转身摆莲:左脚落地方位不明,拍掌后没有定式。

  指正:先降重心,再垂直落脚;转身后右脚点在左脚右前方;拍脚后定式为双手在体左侧,右摆腿曲收于体前。

  40,弯弓射虎;上步角度不明,先弓好步再出拳。

  指正:先降重心再出步,方向南偏东35°左右;出拳与弓步(头,脚,身,眼)同时到位;左拳从胸前打出,右拳从右额上方打出,定式时左拳位于左胸一侧,右拳曲臂位于右额旁。

  41,左拦雀尾(略)

  42,收式:从十字手直接收于胯旁;掌未按完就收脚。

  指正:以肘带手下沉,双手落于大腿前侧,收脚的同时双手从体前收回两侧,成起式预备式。

  结束语:最后再提及一点,我曾听邱老师讲42式太极拳中有许许多多的太极图,许多动作静至下来都似是半个太极图形。我注意了一下,果真如此!在你心中有了太极图,按照太极图形来练的时候,打的拳真的如行云流水,圆活饱满。

初学24太极拳应如何正确练胯?

2018-2-27 21:09| 查看: 2456| 评论: 0|来自: 编辑

  “胯”是人体下肢三大关节之一,是下肢三节之根,胯关节是腰与腿连接的重要枢纽。胯的技击作用很大。拳论日:“有不得机不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腰与腿的灵活性关键在于练好胯关节。因此,有经验的拳师讲“得机势应求腰胯”。胯的作用表现在:它可以调节上下肢协调,是行气主要关卡,是产生爆发力的源泉,是体重的承担者,是技击进攻的武器。怎样把握好胯关节呢?

  ‍‍‍研究胯与其他关节的关系

  练太极拳要求裆要开,圆撑、虚撑、虚灵,实质上是对胯骨的要求,若要开裆,胯根必须松开撑圆。胯不开,裆为人字夹裆。既不能承受体重的重压,又不能使身体重心下降。上下肢必然变为呆滞,特别是对腰轴的旋转影响很大,影响爆发力的产生。

  要使腰胯旋转一致,必须做到塌腰,脊柱骨节相对松沉。肋骨下的腹机要放松,这样使体重落到胯骨之上。进行运动时,只须注意胯的旋转,就能带动腰部的旋转。下肢的外撇里扣,也全凭胯关节的松活圆转,上下肢的灵活性全靠胯的领带。拳势中腰胯的平行旋转甚多,发力就是在胯的旋转速度加快时产生。引化来力也只须松转而避之。

  拳谚讲:“裆内自有弹簧力,灵机一动鸟难飞。”看似强调裆劲,实际是对胯的旋转的强调,只要久练胯的松沉、圆转,速度由慢加快就能超越鸟飞之速。臀击和髋击是直接使用的技术。臀部训练要求“敛臀”与“泛臀”两者辩证训练。敛臀是为了内气团聚,通过静势的收敛臀部、提肛托腹的动作,才能使“气沉丹田”。

  胯的单势练法

  1、转腰胯功

  ①两腿站立与肩同宽,全身放松,塌腰落胯,胯根撑开而松沉。膝微屈,两眼平视,意念集中在胯根。

  ②双手上升于腹前,两手背朝前,手心向身体,两中指相对,两手距离约一拳,在脐部前,成搂抱状。

  ③下肢不动,两脚平实踏地,要以胯带腰先向左侧旋转,双手姿势固定,向左后方转到最大限度为止。

  ④上下肢不变,再以胯带腰,从左侧反转回来,向右侧后方旋转,转到最大限度为止,这样反复练习20遍。

  2、开合胯功

  ①立正姿势起势,双手叉腰,四指朝前,拇指朝后,两膝微屈,顶头悬,沉肩塌腰落胯。

  ②上肢不变,先添加太极木老师微信号:taijiquanjiaoxue提左腿松胯,重心移在右腿上,松胯。左胯旋转里合,左脚尖领劲,合后左脚尖点地成虚步;然后,再松开左胯,脚尖领劲外撇落地,在右脚前约一尺距离,左右脚尖方向相反,方向都朝外,踩在同一直线上。

  ③接上势,重心放在左腿上,松胯提右腿,右脚尖领劲,以胯带腰,体向左侧旋转里合,右脚尖点地成虚步。

  ④接上势,以胯带腰带腿,脚尖领劲,外撇旋转,松胯落脚,两脚距离约一尺,重心移到右腿之上,两脚尖方向相反,同踩一条直线,反复训练20遍。

  3、高踢腿功从立正姿势开始

  双手叉腰,四指朝前,拇指朝后,虚灵顶劲,沉肩垂肘,含胸塌腰,气沉丹田,先踢左腿,胯松开高踢,先脚尖朝下勾,脚面伸展踢,再脚尖朝上勾踢。先左后右,尽量使胯骨松开,筋、骨、皮同时放松拉长,这样反复高踢,左右各10次。

  走架训练胯劲练拳架时,在体力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加大运动量,身体下蹲前进、后退时迈步要大。虚领顶劲、沉肩坠肘时,含胸拔背,松腰落胯,两胯根要始终保持窝形;迈步时,实足的胯根要微向里抽旋而下沉,腰胯同时旋转。

  要做到外三合,有时错对相合,有时同步相合,上下保持一条直线。移重心时,实腿胯要松沉屈折,另一腿要放松随腰转前提,先合胯,后开胯。定势时虚实分明,先塌腰,后收敛臀,胯再放松,胯裆既开又合,保持骶骨有力。要注意的是,胯为核心,先注意上下一整体旋转,再研究上下肢异步旋转的配合。

练24式太极拳易出现的弊病, 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在多年练拳及教拳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多数练拳者尤其是初学者普遍存在诸多弊病。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及体会,在此总结出各种弊病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希望对太极拳爱好者有一些帮助及指导作用。

  1、僵:有刚无柔,通病。

  防治:全身放松,同时,要做到松而掤劲不丢。

  2、飘:有升无沉,有上无下,漂浮,或叫拔根。尤其是在提腿和跳跃动作时更易犯此病。

  防治:轻沉兼备,逢上必下,周身有上升部位必有下沉部位。腰以上螺旋上升,腰以下螺旋下沉。上有虚领顶劲,下有气沉丹田,五指抓地。对拉拔长,稳固下盘,裆走锅底型。逐步作到上肢如风吹杨柳,下盘稳如泰山。手的动作,顺变逆,逆变顺,必须先坐腕,否则也飘。

  3、散:有开无合,松懈,或四肢开展过大,两臂开展之中没有相系相合使感。肩,胯,肘,膝,手,足之间失掉“六合”规矩,以及敞胸,敞裆,都是开展有余,紧凑不够。脚该扣不扣。手型散也是病。

  防治:四肢总保持半圆型,掤劲不丢,处处作到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开合相寓,要做到:舒展之中有团聚之意。下盘两膝,两足。常常里合。

  4、拘紧:动作放不开,不到位,不舒展。

  防治:处理好开合关系,合中有开,“紧凑之中有开展之意”。

  5、直:直来直去,没有缠丝劲。

  防治:动作螺旋,触处成圆,周身各关节的松沉处处求一个圆字,动则求一个旋字,非圆即弧,非顺即逆。

  6、丢:丢劲,失去掤劲或丢掉小动作。

  防治:棚劲不丢(弹簧劲)动作不缺,过度路线不含糊。

  7、扁:没有掤劲,圈不圆。

  防治:掤劲不丢,周身如同一个充足的气球。外行饱满,内气鼓荡。“筋骨要松,皮毛要攻。”

  8、贪:上身前倾,有前无后。

  防治:注意左发右塌,右发左塌,前发后塌,上身中正,前去之中必有后撑。

  9、拱肩:上肩拱,上挺,上拔。

  防治:时时注意沉肩坠肘。掌根下塌,另外,拱肩与胸腰能否开合,腰能否下塌也有关系。

  10、晃肩:肩左右摇摆,初学用腰劲抖不出来,而肩膀左右摇摆非常难改。

  防治:上身中正,松肩塌腰,以腰脊带肩。

  11、探肩:两肩过分前卷,含胸太过造成的。

  防治:含胸塌腰,肩微含,不可过,作到胸背有开合,胸开背合,背开胸合,两肩松沉 。

  12、架肘:肘上架。

  防治:肘要下坠,不能离肋。

  13、挺胸:开胸过大。

  防治:开胸指胸肌横向拉开,不是前突而是要螺旋中运化。

  14、凹胸:含胸过分,有合没开。

  15、弓背:同上。

  16、弯腰:下盘支撑力不足,腰腿没劲。

  17、突臀:臀可以上下立体螺旋翻动,切不可后突。裆部有开有合,肛门有松有提,臀部有翻有沉。

  18、跪膝:膝过足尖。

  防治:加强下肢功力锻炼,坐腰。

  19、水蛇腰:腰软得过分,左右扭摆。

  防治:腰劲贯下去,贵坚实。腰不可软,不可硬,折其中。

  20、腰死:不会动腰,死板一块。

  防治:活腰,塌腰,松腰,转腰。

  21、绷胯:胯松不下,即大腿根处凹不进去,总是向前绷,这样,腰劲就难以灵活运化。

  防治:松胯的要领在于塌腰,而塌腰必松胯。打拳时腰后坐,转腰时,要让大腿根处凹进去,松下来,不可绷直。让小腹肌与大腿根的肌肉相连。特别转换重心时。

  22、荡裆:裆太低。

  防治:裆要需,要撑圆,低不过膝,仆步除外。大小腿弯处不能小于90度。

  23、夹裆:裆不虚圆。

  防治:会阴穴放松,两膝里合,两大腿内侧肌有向后外翻之意。裆部如桥拱,总是半圆型,不能人字型。

  24、敞裆:裆开,膝不合。

  防治:两膝常常里扣。

  25、拔根:脚跟离地,气易上浮。

  防治:注意气沉丹田,五趾抓地,涌泉穴空,如树根扎地。“足稳则身不可摇”。发劲时,坚持左发右踏,右发左踏之原则,瞻前顾后。

  26、喝风:脚掌外缘离地。

  防治:同25。

  27、拧钻子:脚乱动,抓不住地,根基不牢。

  防治:同25。“拧钻子拔跟,传授不真”。

  28、低头:不懂“虚领顶劲”乃是太极拳之纲。“低头弯腰,传授不高”。“丢掉顶头悬,白练三十年”。

  防治:下额里收,眼平视,头部端正,不可低头,歪头,晃头。

  29、仰额。

  防治:同28。

  30、晃脑,歪脖。

  防治:同28。

  31、眼呆:不知目之所向。

  防治:眼看对方,顾视左右。“眼不旁视,足证心不二用”。“百拳之法,眼为先锋”。意念一动,眼神先动。

  32、怒目精神紧张。

  33、张口

  34、吐舌

  35、绷嘴

  36、努嘴

  37、皱眉

  38、胸闷:气上浮,或闭口运气发劲。

  39、手颤:紧张或腰劲出不来而故意追求梢节弹抖劲。

  防治:注意起之于足,行之与腿,主宰与腰,行之于手。节节贯穿,从根到梢贯通一气。

  40、单摆浮搁:身法不正。

  41、前俯后仰。

  42、左右歪斜。

  43、忽高忽低。

  防治:升中有沉,沉中有升。

  44、双重:分不清虚实。

  45、断续:劲断,动作不连贯,不能一气呵成。

  防治:意断劲连,着着贯穿。

  46、凸凹:圈弧不圆。气势不饱满为凹,动作越出方圆为凸。

  47、缺陷:动作丢缺,缠丝劲丢缺,内劲丢缺。

  48、不到位:动作,内劲,眼神等等不到位。

  49、扛重心:倒换重心时,不懂裆走下弧,直线扛过来。

  50、神弛:精神不集中,心不静 。

太极拳二十四式技击法图文教学

  二十四式太极拳技击用法

  24式太极拳是国家体委组织专家,在杨氏太极拳的基础上,简化原有套路而创编的。它虽然仅有24个定式动作,但却保留了原有杨氏太极拳的技术精华,不仅具有极佳的健身功能,还蕴含着丰富的技击招法,具有“武”的味道。这里将24式太极拳中的典型动作加以拆解,一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动作,体会劲法;二也可以得到技击应用的示范,学几招防身术,增强学习的兴趣。可以说,太极拳的技击法是太极拳的上乘工夫,因为在实战中可以切实体会太极拳“绵里藏针”、“外柔内坚”的劲法,对太极拳虚虚实实,变化无穷的奥妙,及“四两拨千斤”的效能有所认识。当然,古拳论有“势无定型”之说,要想将拳练得“得心应手”,乃至“阶及神明”,照本宣科是不行的。因此,这里的拆拳仅做示范,真正应用尚需随机应变,就势而发。

  (一)野马分鬃

  1.乙上步用左拳击打甲胸部;甲用左手格抓乙的左腕部。(图1)

  2.甲右脚迅速上一步,别住乙方的左腿,同时,左手穿过乙方的左腋下向其颈部穿出,并向右后反别,可使其倒地。(图2)

  [要点]

  整个动作要求协调一致,充分利用弓腿进身带身靠的力量将乙方跌出。

  (二)白鹤亮翅

  1.乙用左直拳右踢腿同时击打甲方;甲应立即用右手向上、向右挡开乙方的左拳,同时,用左手向下、向左搂其右腿,防开乙方的上下进攻。(图3)

  2.随即用右手向右后采拉乙方的左手,左手搂住其左腿向上、向右弧形上抬,并向右转腰,制乙后倒。

  [要点]

  防守动作和返攻动作要紧密衔接起来,中间不可有停顿,整个动作要求协调圆活。

  (三)搂膝拗步

  1.乙用右拳击打甲方的腰部;甲方迅速用左手向下,向左将其右拳格开。(图4)

  2.随即甲迅速用右掌向前猛击乙右胸部。(图5)

  [要点]

  防守动作要和进攻动作协调一致。出掌时,要充分发挥蹬右腿和向左转腰的力量,将其击出或击翻倒地。

  (四)手挥琵琶

  1.乙上左步用右直拳击打甲方;甲方身体重心向后坐,右腿屈膝半蹲,左脚尖上勾,避开乙方的冲拳。(图6)

  2.同时,甲右手向上抓住乙方的右腕并向左用力,左手猛拍其左肘关节,利用双手的合力,使其肘关节受伤。(图7)

  [要点]

  双手用力必须同时进行,发劲要冷弹快猛。

  (五)倒卷肱

  1.乙突然从背后抱住甲;甲方应迅速向下蹲,以防被对方抱起。(图8)

  2.随即甲身体重心向后移,左臂向前伸,同时,右臂屈肘,以肘尖向乙方的胸部猛顶,解脱乙方抱腰,击伤对方。(图9)

  [要点]

  用左肘击乙方的胸部时,头要向右后转,并要猛力向右转腰,以助顶肘之力。

  (六)揽雀尾(掤、捋、挤、按)

  1.掤势

  (1)乙上步用右拳击打甲;甲立即起左手外格其腕步。(图10)

  (2)随即甲右脚向前上一步,右腿屈膝半蹲,蹬左腿,成右弓步;同时,左用抓乙右腕向下、向后带拉,右手向乙的右腋下用力掤出,可将乙击出或击倒。(图11、12)

  [要点]

  甲左手向后带拉,使乙有后缩之意,此时,甲应乘乙后缩之势,借其力迅速出右手做“掤”的动作,这样“掤”的效果就好。如不借其力,是无法将对方掤出去的。在掤时,要以腰为主宰,用腰力将乙掤出。

  2.捋势

  (1)乙上右步用左掌推击甲;甲立即举起左手格其左腕部。(图13)

  (2)随即甲右脚向前上一步;同时,左手由前向下、向后弧形带拉,右手按住乙的左肩或左肘部由前向下、向后弧形猛捋,可将乙从甲的身体左侧向后捋出或拖倒。(图14、15)

  [要点]

  甲要乘乙向前猛推之势,借其力将乙向后捋出。在捋时,上身要正直,要充分利用上身向左转的力量,使捋的效果更佳。

  3.挤势

  (1)乙右手抓甲右腕向后引甲;甲顺乙之捋势,右脚向前上一步,同时,左手向自己的右臂方向移动。(图16、17)

  (2)随即甲身体重心前移,屈右腿,蹬左腿,成右弓步;同时,左手手掌附于右腕内侧,以右小臂平挤乙的胸部,将乙挤出。(图18)

  [要点]

  太极技法,最主要的特点是借力。“挤势”看起来好像是主动进攻之势,其实质却是借对方的捋劲,顺势发力。动作要及时、连贯、协调。

  4.按势

  (1)乙用双拳击打甲两太阳穴;甲立即用双手从乙的两臂之间向上架住。(图19)

  (2)随即甲身体重心略向后移;同时,用双手由上向下、向后弧形将乙双臂下引,使乙被引进落空(图20),而后甲用双手立即向前快速将乙挤出。(图21)

  [要点]

  甲下引动作必须呈弧形,并要向左转腰,将乙的劲引空后,方可出击,将其按住。

  (七)单鞭

  1.乙上左步用右拳击打甲方;甲立即用右手向上、向后弧形钩其右腕。(图22)

  2.随即甲左腿屈膝半蹲,右腿伸直,成左弓步;同时,右手钩住其右腕向后带拉;左手成立掌猛力向其胸击出。(图23)

  [要点]

  击掌时,腰要向右转,利用腰腿之劲发力。整个动作的劲路,应向前、向右弧形发力,方可将对方击出或击翻倒地。

  (八)云手

  1.乙方用右拳向上击打甲方的下颌;甲应立即用左手向上、向左弧形格开。(图24)

  2.随即甲用右手由下向上、向右弧形上抬,反别其右肘关节,可使乙方肘部受伤。(图25)

  [要点]

  双手动作要同时进行,同时用力,不可有先后。反别其右肘时,要使对方曲肘,否则此动作无效。

  (九)高探马

  乙用右拳击打甲方;甲身体重心向后坐,右腿屈膝半蹲,左腿微屈膝,并以左脚尖虚点地面,成左高虚步;同时,左掌向下按拍乙方的右拳,右掌向其脸部猛击。(图26、27)

  [要点]

  按掌和击掌必须同时进行。发劲时,腰要向左略转,充分发挥“腰为主宰”的作用。

  (十)右蹬腿

  1.乙用左拳击打甲方;甲方应用双手交叉上架其冲拳。(图28)

  2.随即甲双手左右分开,化解乙方来拳,并迅速屈膝提起右腿,猛力向乙方的腹部蹬出。(图29、30)

  [要点]

  蹬腿时,脚尖勾起,着力点在脚跟上。腿要先屈后伸,支撑腿要微屈膝站稳,蹬腿要有爆发力。

  (十一)双峰贯耳

  1.乙上左步用双拳击打甲方;甲立即用双手下按。(图31)

  2.随即甲右腿屈膝半蹲,左腿伸直,成右弓步;同时,双手握拳由下向外、向上弧形挥臂,并用双拳同时击打乙方的左、右太阳穴,拳眼朝下,拳心朝外。(图32)

  [要点]

  双拳必须弧形勾击,但弧形不可过大。力要从跟发,发劲要猛,力点要准。

  (十二)左蹬腿

  乙上左步用右直拳击打甲方;甲方双手向上左、右分开,并用左手挡格乙方来拳,同时,左腿屈膝上提,并迅速向乙方的腹部蹬击。(图33、34)

  [要点]

  蹬腿时,脚尖要钩起,着力点要在脚跟上。腿要先屈后伸,支撑腿膝微屈站稳。蹬腿时要有爆发力。

  (十三)下势独立

  乙用右拳击打甲方;甲迅速用左手抓住其右腕关节并向后拉,同时右手(屈肘)由其右腋下向上挑起,使其身体前倾,同时,右腿屈膝向上猛提,用右膝猛顶其胸、肋部。(图35)

  [要点]动作要快速有力,协调一致。顶膝的部位最好是肋骨部位。

  (十四)玉女穿梭

  乙上左步用右拳击打甲方;甲立即举起左臂屈肘上架,同时,左腿屈膝半蹲,伸直右腿,成左弓步,用右掌向其胸、腹部猛击。(图36、37)

  [要点]

  上架和击掌的劲路不是正前方,而是要求有略微向前、向左的弧形击打。击打时,要充分利用腰腿之劲,其效果更佳。

  (十五)海底针

  乙用右手抓住甲方的左腕关节(图38);甲立即用右手下切其右腕部,同时,身体重心下坐,双手借腰、腿之劲向下猛踩,可使乙向前倾倒。(图39)

  [要点]

  要用周身之劲下踩。发劲要突然,不可有余劲。否则一旦被对方发现,此动作就失去作用。

  (十六)闪通臂

  乙用右手扇甲的右耳;甲立即举起右手向上防开,同时,左腿屈膝半蹲,蹬右腿,成左弓步,用左掌向前击打乙的腰、肋部。(图40)

  [要点]

  左掌向前击打要随腰、胯前送和蹬右腿的力量,使击掌更加有力。身体必须中正,收住尾闾,劲由脊背发出。

  (十七)搬拦捶

  1.乙上左步用右拳击打甲;甲做“搬”的动作,身体向右转,右脚向前一步,同时,右手握拳肘微屈并向上、向右外拨。(图41、42)

  2.随即甲做“拦”的动作,身体继续向右转,左脚向前上一步,身体重心落在右脚上,成左虚步;同时,右拳变掌将乙的右手向下、向后弧形下压;左手由下向左、向前弧形击乙的右耳。(图43)

  3.甲做“捶”的动作,左腿屈膝半蹲,蹬右腿,成左弓步;同时,右手握拳向前平伸冲出猛击乙胸部。(图44)

  [要点]

  “搬拦捶”虽有三个动作组成,但要绵绵不断,连贯圆活。“捶”的动作主要是击打乙的胸、腹部,要充分利用蹬腿、转腰的力量。

  (十八)如封似闭

  乙上左步用双拳击打甲的双肋部;甲立即用双手向下、向外防开对方来拳,然后,两臂内旋,双手内合,并向前猛力推出,可将乙击翻倒地。(图45、46)

  [要点]

  整个动作要连贯地进行,中间不可有间断现象,发劲要利用腰、腿之力。由分止合,引劲落空,效果更佳。

二十四式太极拳练法歌诀 背熟配拳谱回家练练

  1起势

  平行站,同肩宽,臂慢起,屈肘按,

  指微屈,掌心下,蹲多高,各自看。

  身正腰松休撅臀,两肘松垂肩要沉,

  落臂屈膝须一致,按掌高度与肩平。

  2左右野马分鬃

  上体保持正,分手成弧形,

  出步探虚实,如履薄层冰,

  若想弓步稳,横距三十分。

  3白鹤亮翅

  跟半步,身后坐,抱球状,鹤翅亮。

  左手放胯前,右手头边停,两臂保持半圆形,

  左脚虚点地,双膝微弯曲,后坐提手须统一。

  4左右搂膝拗步

  进退多变化,虚实分清爽。

  两手怀中抱,依次莫乱慌。

  搂膝和推手,不可俯或仰。

  推手沉肩肘,坐腕且舒掌。

  5手挥琵琶

  手挥琵琶

  跟半步,再坐实,左脚翘,膝微屈,

  左手挑,高齐鼻,右手回,落于腹。

  左虚右实要稳平,左挑右落走弧形。

  沉肩垂肘掌心对,两手挥弹琵琶琴。

  6左右倒卷肱

  前推回手走弧形,两手速度要均匀。

  进步慢慢虚变实,腰胯放松运转灵。

  7左揽雀尾

  揽雀尾中含四法,掤捋挤按拳精华。

  掤:左弓步,左手掤,和分鬃,有不同;

  捋:翻两掌,伸前方,坐身捋,如牵羊;

  挤:屈右肘,附左腕,慢挤出,保持圆;

  按:翻手心,左右分,画圆圈,要认真。

  8右揽雀尾

  蹬左腿,扣脚尖,腰右转,手不变,

  腰回走,落右手,右丁步,左抱球,

  弓步掤,两手分,坐身捋,手先伸,

  合手挤,弓步慢,两手分,同时按。

  掤在两臂要撑,捋在掌中要轻,

  挤在手背要横,按在腰腿要攻。

  9单鞭

  身后坐,脚里扣,腰左转,再向右,

  左腿虚,右腿实,右手勾,左掌立,

  出左脚,弓步走,勾不变,推左手。

  单鞭动作并不难,腰转手随是关键,

  先收后出虚变实,弓步推掌慢转腕。

  10云手

  左脚蹬,脚里扣,手随腰,转向右,

  继续走,云左手,并右脚,云右手,

  左横行,左手云,并右脚,右手云,

  重复式,共三次,越连贯,越有趣。

  左脚横出向左行,右脚并步右手云,

  身直膝屈重心稳,腰如车轴手如轮。

  11单鞭

  单鞭式,与前重,形不变,要领同。

  12高探马

  跟半步,移重心,虚实变,要分清,

  右勾手,变成掌,两手心,翻向上,

  左手收,腰前方,右手推,经耳旁。

  上体自然直,双肩要松沉,

  右肘微垂下,眼看前手平。

  13右蹬脚

  提左腿,穿左手,弓步落,分两手,

  右丁步,交叉手,右在外,心向后,

  提腿蹬,两手分,左右力,拉平均。

  穿手提腿两手分,蹬腿力点在后跟,

  上下相对须一致,身体稳定在重心。

  14双峰贯耳

  右腿收,膝盖提,腰右转,两手齐,

  捧手落,再上起,双贯耳,如钳夹。

  腰松头颈直,两拳放松握,

  沉肩又垂肘,两肩弧形走。

  15转身左蹬脚

  右脚扣,腰左转,两手分,拳变掌,

  继续走,交叉手,左脚蹬,两手分。

  蹬脚单腿站,重心多变化,

  左肘对左膝,左肩对左胯。

  16左下式独立

  屈左腿,收左手,右腿蹲,左腿伸,

  左手穿,顺腿边,身慢直,金鸡立。

  左腿伸直右膝屈,行步两脚要着实,

  右腿蹬地慢立起,身体上下保持直。

  17右下式独立

  脚落下,腰左转,右手落,左肩前,

  提左手,掌变勾,同左式,一样走。

  下式独立难度大,行步全靠会收胯,

  脚部有力身才稳,功到自成不用怕。

  18左右穿梭

  脚外展,微右转,胸抱球,半坐盘,

  上右脚,丁步靠,斜弓步,球转倒,

  右手举,停额头,左手推,平胸口,

  其要领,理解透,学会左,便会右。

  左右穿梭两斜方,上下协调休紧张,

  弓步横距卅厘米,身正腰直稳如桩。

  19海底针

  右腿跟,身后移,左手下,右手提,

  左虚步,脚点地,为捞针,下海底。

  身体先右再左转,上体不可太前探,

  避免低头臀外凸,左脚点地右腿弯。

  20闪通臂

  迈左脚,弓步赶,提两手,身右转,

  左手推,平鼻尖,旋右臂,翻手腕。

  上体正直要自然,推掌弓腿莫迟缓,

  左臂不可太伸直,背部肌肉腰松展。

  21转身搬拦捶

  左脚扣,右后转,左手翻,举头前,

  右握拳,画弧忙,随身转,左肘旁,

  提右脚,撇向前,左手落,送右拳,

  右脚实,左脚上,左手拦,右拳降,

  再打出,正前方,左手回,右肘旁。

  转身搬与拦,右拳似螺旋,

  前臂先内转,外旋把敌缠,

  先化而后打,钢针绵里藏。

  22如封似闭

  左手伸,右腕下,翻两掌,心朝上,

  慢收回,身后坐,推两掌,成弓步。

  后坐腰勿挺,臀部也莫凸,

  两臂随身回,弧线别走直,

  肩肘略外松,肩宽为度尺。

  23十字手

  左脚扣,身向右,右手云,两臂平,

  右外撇,脚平行,并右脚,肩为准,

  边画弧,身慢起,十字手,左在里。

  先分后合身自然,两臂环抱须圆满,

  沉肩垂肘手朝里,虚灵顶劲胸内含。

  24收式

  手外翻,心向下,慢慢落,外侧胯。

  两手分落下,全身应放松,

  沉肩平呼吸,有始又有终。

太极拳,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之一,是一种武术项目,也是体育运动和健身项目,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1956年国家体委组织部分专家,在传统太极拳的基础上,按由简入繁、循序渐进、易学易记的原则,去其繁难和重复动作,选取了二十四式,编成《简化太极拳》,也称“二十四式太极拳”。

  太极拳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道家导引、吐纳综合地创造一套有阴阳性质、符合人体结构、大自然运转规律的一种拳术,古人称为“太极拳”。

  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为此,太极拳特别讲究“听劲”,即要准确地感觉判断对方来势,以作出反应。当对方未发动前,自己不要冒进,可先以招法诱发对方,试其虚实,术语称为“引手”。一旦对方发动,自己要迅速抢在前面,“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太极拳和套路动作要领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太极拳技击法皆遵循阴阳之理,以“引化合发”为主要技击过程。技击中,由听劲感知对方来力大小及方向,“顺其势而改其路”,将来力引化掉,再借力发力,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柔弱胜刚强,故太极拳被称为“国粹” 。

  太极拳具有较好的健身和医疗价值。打太极拳除增强体质外,也是辅助治疗高血压、高血糖 、关节病、心脏病、等疾病的好方法。

  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这种运动即自然又高雅,可亲身体会到音乐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在高级的享受中,使疾病消失,使身心健康。

  2史上最全太极拳二十四式学习资料

24式太极拳拳谱

  1、起势

  ①两脚开立,②两臂前举,③屈膝按掌。

  2、野马分鬃

  A.①收脚抱球,②左转出步,③弓步分手。

  B.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C.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左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3、白鹤亮翅

  ①跟半步胸前抱球,②后坐举臂,③虚步分手。

  4、搂膝拗步

  A.①左转落手,②右转收脚举臂,③出步屈肘, ④弓步搂推。

  B.①后坐撇脚,②跟步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C.①后坐撇脚,②跟步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5、手挥琵琶

  ①跟步展手,②后坐挑掌,③虚步合臂。

  6、倒卷肱

  ①两手展开,②提膝屈肘,③撤步错手,④后坐推掌。(重复三次)

  7、左揽雀尾

  ①右转收脚抱球,②左转出步,③弓步棚臂,④左转随臂展掌,⑤后坐右转下捋,⑥左转出步搭腕,⑦弓步前挤,⑧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⑨弓步按掌。

  8、右揽雀尾

  ①后坐扣脚、右转分手,②回体重收脚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棚臂,⑤右转随臂展掌,⑥后坐左转下捋,⑦右转出步搭手,⑧弓步前挤,⑨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⑩弓步推掌。

  9、单鞭

  ①左转扣脚,②右转收脚展臂,③出步勾手,④弓步推举。

  10、云手

  ①右转落手,②左转云手,③并步按掌,④右转云手、⑤出步按掌。(注:重复两次)

  11、单鞭

  ①斜落步右转举臂,②出步勾手,③弓步按掌。

  12、高探马

  ①跟步后坐展手,②虚步推掌。

  13、右蹬脚

  ①收脚收手,②左转出步,③弓步划弧,④合抱提膝,⑤分手蹬脚。

  14、双峰贯耳

  ①收脚落手,②出步收手,③弓步贯拳。

  15、转身左蹬脚

  ①后坐扣脚,②左转展手,③回体重合抱提膝,④分手蹬脚。

  16、左下势独立

  ①收脚勾手,②蹲身仆步,③穿掌下势,④撇脚弓腿,⑤扣脚转身,⑥提膝挑掌。

  17、右下势独立

  ①落脚左转勾手,②蹲身仆步,③穿掌下势,④撇脚弓腿,⑤扣脚转身,⑥提膝挑掌。

  18、右玉女穿梭

  ①落步落手,②跟步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推架。

  19、左玉女穿梭

  ①后坐落手,②跟步抱球,③左转出步,④弓步推架。

  20、海底针

  ①跟步落手,②后坐提手,③虚步插掌

  21、闪通臂

  ①收脚举臂,②出步翻掌,③弓步推架。

  22、转身搬拦捶

  ①后坐扣脚右转摆掌,②收脚握拳,③垫步搬捶,④跟步旋臂,⑤出步裹拳拦掌,⑥弓步打拳。

  23、如封似闭

  ①穿臂翻掌,②后坐收掌,③弓步推掌。

  24、十字手,收势

  ①后坐扣脚,②右转撇脚分手,③移重心扣脚划弧,④收脚合抱,⑤旋臂分手,⑥下落收势。

  324式太极拳3D动画演示

  1起式

  2左右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4左右搂膝拗步 1

  5左右搂膝拗步 2

  6手挥琵琶

  7左右倒卷肱

  8左拦雀尾

  9右拦雀尾

  10单鞭

  11云手

  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峰贯耳

  15转身左蹬脚

  16左下势独立

  17右下势独立

  18右左穿梭 1

  19右左穿梭 2

  20海底针

  21闪通臂

  22转身搬拦锤

  23如封似闭

  24十字手

  25收势

  24式太极拳习练要点

  1、心静体松。所谓“心静”,就是在练习太极拳时,思想上应排除一切杂念,不受外界干扰;所谓“体松”,可不是全身松懈疲塌,而是指在练拳时保持身体姿势正确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让全身关节、肌肉以及内脏等达到最大限度的放松状态。

  2、圆活连贯。“心静体松”是对太极拳练习的基本要求。而是否做到“圆活连贯”才是衡量一个人功夫深浅的主要依据。太极拳练习所要求的“连贯”是指多方面的。其一是指肢体的连贯,即所谓的“节节贯穿”。肢体的连贯是以腰为枢纽的。在动作转换过程中,则要求:对下肢,是以腰带跨,以跨带膝,以膝带足;对上肢,是以腰带背,以背带肩,以肩带肘,以肘带手。其二是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即“势势相连”----前一动作的结束就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势势之间没有间断和停顿。而“圆活”是在连贯基础上的进一步要求,意指活顺、自然。

  3、虚实分明。要做到“运动如抽丝,迈步似猫行”,首先要注意虚实变换要适当,是肢体各部在运动中没有丝毫不稳定的现象。若不能维持平衡稳定,就根本谈不上什么“迈步如猫行”了。一般来说,下肢以主要支撑体重的腿为实,辅助支撑或移动换步的腿为虚;上肢以体现动作主要内容的手臂为实,辅助配合的手臂为虚。总之虚实不但要互相渗透,还需在意识指导下变化灵活。

  4、呼吸自然。太极拳联系的呼吸方法有自然呼吸、腹式顺呼吸、腹式逆呼吸和拳势呼吸。以上几种呼吸方法,不论采用哪一种,都应自然、匀细,徐徐吞吐,要与动作自然配合。初学者宜采用自然呼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