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老认为“消渴”,是消渴病发病期一大组临床综合征的总称,是与今之糖尿病相对应的消渴病的主流。他认为消渴病中消意为消耗消灼,渴是渴求补充。消渴病,消耗饮食,消灼津波,使肌肉、经脉、脏腑、筋骨得不到涌养,吕老认为这一病名比糖尿病更能反应该病的待点,并提出现代消渴病应该这样表述:消渴病是一种因禀赋有亏、嗜食肥甘、忧思郁结、外伤六淫等导致的正气受权,胃肠结滞,阴虚燥热,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疲乏、尿甜等具有多变性的一种慢性疾病,它可出现多种变证。传变为气阴俱伤,致经脉失养,气血逆流,甚至明阳俱虚等。吕老根据《素问·奇病论》脾瘅得出消渴直接由脾瘅转来,并且进一步在五脏虚弱的基础上发展为消瘁。并从长期观察糖尿病患者并发症规律认识到,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与否,与五脏虚弱有关,虚弱的脏腑一般先出现并发症。如肝旺的患者往往视网膜病变早且重。吕老根据对消渴病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结合现代对糖尿病的研究,采用了“三期辨证”来准确反映消渴病情的不同发展阶段。一期:消渴病隐匿期(脾瘅期)。二期;消渴病期(消渴期)。三期:消渴病合并症期(消瘅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