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吕仁和教授师从大师施今墨,40年治疗糖尿病经验概要分享

 心海航母 2018-03-18

吕仁和教授师从大师施今墨,40年治疗糖尿病经验概要分享

吕仁和教授,师从大师施今墨,工作四十余年,主要研究领域为糖尿病、肾脏病的中医药防治等。主张对肾病、糖尿病及其神经血管并发症进行分期辨证、综合治疗。

界定消渴概念

吕教授认为“消渴”是消渴病发病期一大组临床症候群的总称,是与现代糖尿病相对应的“消渴病”的主流。他认为消渴病概念较为清楚的确立,应为唐代甄立言在《古今录验》中记叙的“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鼓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认为这一病名比“糖尿病”更能反映该病的特点,并提出现代“消渴病”的概念:

消渴病是一种享赋有亏、嗜食肥甘、忧思郁结、外伤六淫等导致的正气受损、胃肠结滞、阴虚燥热,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疲乏、尿甜等并具有多变性的一种慢性疾病,它可出现多种变证,传变为气阴俱伤,致经脉失养、气血逆留,至阴阳俱虚等。


病因病机

吕仁和教授师从大师施今墨,40年治疗糖尿病经验概要分享

《内经素问·阴阳别论篇》“二阳结谓之消。”二阳结于《东垣十书》注释曰“皆燥热为病。”

吕教授认为消渴发病是二阳(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有结滞,结则化热,胃热则消谷善饥,大肠热则大便干燥。

根据《内经》对此病的发病原因和病情发展论述“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又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提示此病发病与体型、遗传以及“心热”、“脾热”相关,说明消渴病的发生与心脾忧思,耗气伤阴有关。

基于《内经》理论,根据吕仁和教授糖尿病中医分期理论,消渴期出现在脾瘅期之后,因“脾热不减,饮食旺盛,二阳结滞,大便不畅,复加精神紧张,使甘甜之气过满上溢而成。”认为乃消渴病人在脾瘅基础上,甘美饮食不忌,肥胖体重不减,逐渐发展而成复因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或因外邪侵袭,或因过食辛辣燥热,或因劳累过伤,均可化热化燥伤阴,持续正气耗伤,从而可转化为阴虚燥热,二阳结热,肝郁化热,湿热困脾,热伤气阴等证过食厚味、怒伤是消渴期重要病因,肝、肾、胃、脾是消渴期主要病位,除肝肾阴虚外,湿热癖阻、肝郁化热、肠胃积热、阴虚内热、心神不宁等病机在消渴期较突出。


总结综合方案,创立分期辨证,注重标本兼顾

吕仁和教授师从大师施今墨,40年治疗糖尿病经验概要分享

根据《黄帝内经》论述,以及糖尿病的疾病特点和治疗重点,总结出诊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一套综合防治方案:①二、五、八方案②六对论治③三字如意表。

  • “二、五、八方案”指糖尿病的2个治疗目标、5个重要监测指标和8项主要治疗方法。“
  • 六对论治”包括对症状论治、对症辨证论治、对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论治、对病论治、对病辨证论治、对病分期辨证论治。
  • “三字如意表”即自查尿糖、自找原因、自我调理,从而使糖尿病患者掌握规律,学会选用相应的措施给予解决,直到调到满意的程度。

此外采用反映消渴病情不同阶段的“三期辨证”:

Ⅰ期消渴病隐匿期(脾瘅期),Ⅱ期消渴病期(消渴期),Ⅲ期消渴病合并症期(消瘅期)。

各期又有其各自的病机与症候特点。这种分期辨证有以下优点利于研究糖尿病不同阶段的症候表现、病机重点及预后,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利于评定疗效,否则统而论之,消渴期与合并症时期的疗效就无法用同一标准评定利于与西医沟通,使中医治疗消渴病的宝贵经验,最终立于世界医学之林。

通过对《内经》糖尿病病因病机的探讨和研究,吕教授在糖尿病病因病机分期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分期辨证治疗的思路,现详述如下:

Ⅰ期消渴病隐匿期:阴虚期

舌红苔黄,形体健壮,精力充沛,耐力减退,血糖、血脂偏高,常无尿糖。

  • 1型(阴虚肝旺)治法养阴柔肝。用药生地、元参、麦冬、白芍、生首乌、葛根、天花粉、生甘草。
  • 2型(阴虚阳亢)治法滋阴潜阳。用药生地、元参、麦冬、白芍、生首乌、葛根、天花粉、生甘草、生石决明、珍珠母、黄连。

Ⅱ期消渴病期:阴虚化热期

怕热喜凉,多尿多饮,多食易饥,疲乏,消瘦。血糖、尿糖均高。

1型(二阳结热)治法:清泻二阳。

用药:生石膏、寒水石、葛根、天花粉、枳实、生大黄、元参、白芍、生甘草。

2型(肺热化毒)治法:清肺解毒。

用药:桑白皮、黄芩、银花、连翘、麦冬、前胡、沙参、元参。

3型(肝郁化热)治法:舒郁清热。

用药:柴胡、赤芍、白芍、枳壳、枳实、葛根、天花粉、生大黄。

4型(脾虚湿热)治法:健脾化湿清热利水。

用药:苍术、黄柏、薏米、牛膝、茯苓、厚朴、茵陈、葛根。

Ⅲ期消渴病合并症期

(1)早期(燥热阴伤,经脉不活期):口干舌燥,腰腿酸软,肢体疼痛,疲乏无力,舌质暗。血糖、尿糖常高。出现合并病症。

  • ①燥热不除,`肾气阴伤主症有口舌干燥,多饮多尿,多食易饥,大便干燥,腰腿酸痛,疲乏无力,舌瘦暗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治法:补肾益气,养阴润燥。

    用药:黄精、生地、元参、生首乌、丹参、葛根、天花粉、牛膝、枳实、生大黄。

  • ②燥热阴伤,经脉失养主症有单或双侧肢体酸痛,四肢麻木,转筋等,拟加重通活经脉药。

    用药:黄精、生地、元参、丹参、葛根、天花粉、牛膝、枳实、生大黄、木瓜、秦艽、首乌藤。

  • ③燥热阴伤,损及脾肺主症有口干舌燥,易于感冒,咳嗽痰少,纳后腹胀,大便不畅,渴不多饮,腰背酸胀,四肢沉重,舌暗红胖,苔粗黄厚,脉浮滑数。

    治法:补气健脾,清热润肺。

    用药:生芪、白术、防风、黄芩、沙参、元参、茯苓、麦冬、葛根、天花粉、桃仁、杏仁、蝉衣。

  • ④燥热阴伤,损伤心脾治法:补肾益气兼顾心脾。

    用药:黄精、太子参、丹参、五味子、麦冬、桑白皮、泽泻、泽兰、佛手。

  • ⑤燥热阴伤,中焦阻滞治法:调中益气,清热导滞。

    用药:苏梗、枳壳、枳实、陈皮、半夏、金铃子、元胡、生大黄。

  • ⑥燥热阴伤,肝郁血癖治法:益气活血,疏郁化癖。

    用药:黄精、丹参、赤芍、白芍、柴胡、当归、五味子、桃仁、水红花子、黄芩、枳壳、枳实、茵陈。

(2)中期(阴阳气虚,经脉疲阻期):怕冷又怕热,神疲乏力,肢体筋骨酸痛失用,血糖不稳定。合并症加重失代偿。

  • ①1型(经脉癖阻)治法:调补阴阳,通活血脉。

    用药:生芪、川芎、狗脊、牛膝、木瓜、秦艽、生地、赤芍、威灵仙、当归、皂刺、天花粉、蜈蚣。

  • ②2型(筋肌失养)治法:加强滋养肝脾。

    用药:生芪、太子参、猪苓、丹参、木瓜、仙灵脾、白术、茯苓、川芎、麦冬、威灵仙、陈皮。

  • ③3型(宗筋失养)治法:补气养肾、助阳强筋。

    用药:西洋参、鹿角胶、龟板胶、海龙、海马、砂仁、沉香。另方为生芪、狗脊、川断、牛膝、仙灵脾、蛇床子、刺猬皮。

  • ④4型(胃肠失养)治法:大便干时,拟调补润下。

    用药:黄精,丹参、元参、当归、首乌、枳实、五味子、白芍、肉苁蓉、生甘草。

    大便稀时拟调补止泻。用药:党参、猪苓、茯苓、炒山药、炒车前子、炒白术、炒白扁豆子、葛根、黄连、米壳、木香。

晚期(合并病症危重期合并病症):需专科配合抢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