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匠人在中国难有存在感,原因何在?

 闽兴福惠安石雕 2019-03-30

 匠人的技艺,领略其魅力都会点赞,是一种发自内心、毫不敷衍、结结实实的点赞。但显然,泱泱大国里仅有这么一小撮匠人能成为“幸运儿”——技艺与知名度并存,更多的是毫无存在感的人。一个不想承认的事实便是匠人在中国是实实在在存在感极小的人群!

中国向来不缺少顶级的匠人,相信媒体要拍顶级匠人纪录片可以播上好几年,但中国社会环境却缺少一种之于工匠精神的推崇,一种普遍适用于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反观,欧美国家推崇的是一种“人人做匠人”的文化,在这种文化的浸润中,工人可以获得不错的收入和社会地位,他们也能享受产品在手中升华的快感。

 事实上,有这种多元化的快感,收入高低倒成了第二位的。总之,工匠精神,工匠文化在很多欧美国家就像一条巨大的彩虹,照得匠人身体和灵魂都是暖暖的,也正因如此,他们才能源源不断地涌现出大量“可作为传家宝”的商品,以及大量的百年企业,他们才可以在社会中有如此强的存在感。

 同样是初中毕业学习技艺,在我们这很多是学习成绩不好的一种谋生方式,是受到轻视的,在瑞士更多的是自主选择。瑞士的匠人培养模式也值得全世界学习,他们尊重匠人,学校致力于引导学生尽早地投入企业实习。瑞士的学生在读完初中之后,仅有非常少数的一些会选择普通高中,而大多数人会选择进入企业当学徒。

 他们跟着师傅修炼技艺,几年之后,基本上都能参与一块顶级名表的制造,学生对待手表就好像对待情人一样,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都会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们不在乎产品是要卖到白宫或者新奥尔良的妓院,他们享受的是产品升华的过程,关键的是他们可以获得不错的经济收入,以及非常体面的社会地位。

 有一批如此的匠人,是不世出的天才,堪称国宝!他们不一定有名牌大学的背景,不一定有耀眼光亮的职称,只因热爱本职工作,进而能把手中的活儿,做得精致又精益求精,那股自然流露出的恬淡宁静的气质,让一颗颗守在屏幕前被社会颠簸的心都淡定了下来,但是他们却在社会中没有存在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