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的:1.了解对联是我国独特而宝贵的文学遗产。2.丰富、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了解对联的特点,并尝试对简单的对联。3.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活动准备:向学生推荐一些谈对联的书籍和文章,并要求学生摘录一些对联故事、知识,收集精彩的对联,准备课内交流。 活动重点:对联有关知识,写对联注意问题 活动难点:辨别对联中的平仄字 活动过程设计: 一、教师谈话引入 泱泱中华大地,孕育了多少灵秀人物;滔滔历史长河,流淌着多少文化特产。这些文化传统以其形式之奇和意趣之美,如同奇花异草,装饰着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的人类文化大观园,对联就是其中的一种。 古人学语文,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学对联。古往今来,许许多多文人墨客、才子佳人以对对子来展现自己的才华,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和丰富的轶闻趣事。 二、对联概述 1.最早的对联 五代时蜀主孟昶在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是我国出现最早的对联。 2.宋代,推而广之 宋代,民间几乎家家户户悬挂春联了,如王安石有诗曰“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明清两代更为流行: ①清人陈尚古的《云簪云楼杂说》一书,曾记载有这样一件事,有一年除夕前明太祖传令所有公卿及平民人家,均要张贴对联,并且还微服出行检查,发现有一户阉猪佬没有贴对联,这时朱元璋便大笔一挥,书曰:“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后来这一户人知是皇帝亲自写的对联,便悬挂于中堂,视为至宝。 ②朱元璋赠给朝中大臣的对联有: 他赏赐给中山王徐达的对联是: 始余起兵于濠上,先崇捧日之心;逮兹定鼎于江南,遂作擎天之柱。 为大臣陶安撰写的对联是: 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 为驸马都尉梅殷撰写的对联是:人间尘俗不到处;阙下恩荣第一家。 4.对联是一种综合的艺术 对联,是文学和书法相结合的一种综合的艺术。对联也如其诗文词赋一样,是一种抒怀言志、讽时刺世、描述祖国美好风光的工具。人们阅读一副好的对联,不便会从中得到一种艺术的享受,丰富精神生活,而且通过欣赏,可以得到启迪、激励、鞭策,甚至还可以用作武器,刺杀一切丑恶的东西。正因为对联有这样的作用,所以才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见乐闻。 5.对联的类别 时令联、第宅联、机关联、学校联、商业联、祝贺联、哀挽联、名胜联、祠庙联、寺院联、杂缀联、集句联、滑稽讽刺联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