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相应行法”与“执的存有论”

 行者1288 2019-04-03

  从熊十力,旁经方东美,到唐君毅和牟宗三,他们的哲学融合儒佛,会通中西,但最终归宗儒学之大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成为中国哲学未来开展的重要典范和里程碑。从“以儒摄佛”和“援西入中”的双向进路,对这些“当代新儒家”大师的哲学思想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关乎如何消化和超越从熊十力到牟宗三的哲学,而且直接关系到中国哲学之未来走向,甚至还对未来的世界哲学,尤其是受儒家思想浸润的东亚哲学之未来面貌不无影响。然而,这一课题在有关研究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足够重视,一般皆从儒佛关系的背景中去看“当代新儒家”的哲学,也牵涉到与西方哲学的关系,但若不是一带而过,就是流为泛泛之论,或干脆避重就轻。这种情形在牟宗三哲学的研究中表现最为突出。

  一般地说,牟宗三的“道德的形上学”是东西(或中西)哲学汇通融合的“产儿”。在有关研究中,牟宗三哲学与西方哲学尤其是康德哲学的关系,备受青睐与瞩目,相关论著最为丰富。然而,可以肯定的是,牟宗三哲学思想深受佛学的影响,而且其本人是佛教哲学大家,具有独特而丰厚的佛学思想理论。其颇为自得的佛教哲学名著《佛性与般若》,就东西方哲学与宗教学之比较研究的原创性以及思想的精深、广度和思辨力上看,直可媲美于俄国佛学大家舍尔巴茨基的《佛教逻辑》,可惜此书迄今没有英文本或其他外文本,未能受到世人广泛的关注与了解。对于牟宗三哲学与佛学的关系及其佛学思想,研究一直比较薄弱①,甚至没有得到专门研究牟宗三的学者的重视,更遑论把佛学与西学同牟宗三哲学连为一体,即从“以儒摄佛和援西入中”的双向进路,对牟宗三哲学思想进行剖析与论述了。这是造成对牟宗三哲学的理解和解释偏颇甚至误读,从而使研究难以深入的一个重要原因。诚然,牟宗三著作等身,“清新险峻,高不可攀”②,读懂甚难和把握不易,也是公认的客观事实和原因。笔者不揣简陋,以牟宗三哲学中的“不相应行法”与“执的存有论”为题,做一初步考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