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舌诊

 静o悟 2019-04-10

                              望诊之舌诊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五季; 春       夏        长夏      秋       冬

五脏; 肝       心        脾        肺        肾

开窍; 目       舌        口        鼻        耳

其华; 在爪     在面      在唇     在毛      在发

所主; 主筋      主血      主肌肉    主皮毛   主骨

      主藏血    主脉     主四肢    主气     主纳气

      主疏泄             主运化    主宣发   生骨髓

                          统血       肃降     生殖  

五味; 酸       苦        甜        辛        咸

五畜; 鸡       羊        牛        马        猪  

五谷; 麦        黍       稷        稻        豆

五音; 角       徵        宫        商        羽

五数; 八       七        五        九        六

五体; 筋       脉        肉        皮毛      髓骨

五臭; 臊       焦        香        腥        腐

五色; 青       赤        黄        白        黑

五气; 风       热        湿        燥        寒

五志; 怒       喜        思        悲        恐

五声; 呼       笑        歌        哭        呻

五液; 泪       汗        涎        涕        唾

   正常的面相;微黄红润。

   不正常面相;偏红、偏黄、偏白、偏青、偏黑。

   舌之部位所代表;舌尖代表心肺。舌中部代表脾胃。舌根代表肾。舌两侧代表肝胆。,

   一、望舌顺序;先看舌苔的有无、厚薄、腐腻、润燥等情况。次看舌体的色泽、斑点、胖瘦、老嫩及动态等情况,可从舌尖看到舌根。

   二、注意“染苔”,饮食和药物会使舌苔发生变化,出现假像。

   三、季节与时间;1.夏季暑湿盛时,舌苔多厚或有淡黄色为正常。

                   2.秋季燥气当令时,苔多薄而干为正常。

                   3.冬季严寒,舌常湿润为正常

                   4.晨起舌苔多厚,白天进食后则苔变薄。

                   5.刚起床,舌色可见暗滞,活动后变的红活。

   正常的舌象;淡红色,薄白苔。即舌体柔软,运动灵活自如,颜色淡红而红活鲜明,胖瘦、老嫩、大小适中,无异常形态,舌苔色白,颗粒均匀薄薄的铺于舌面,揩之不去,其下有根,干湿适中,不粘不腻。

                            舌的异常现象

                     一、舌神

    1.荣;就是荣润红活,有生气,有光彩,故谓之有神,虽病也是善候。

    2.枯;是干枯死板,毫无生气,失去光泽,故谓之无神,乃是恶侯。

                     二、舌色

    1.较正常的淡红色浅淡,甚至全无血色,称为“淡白舌”,主虚证、寒证、气血两亏。

      a.淡白湿润,而舌体胖嫩,多为阳虚寒证。

      b.淡白光莹或舌体瘦薄,属气血两亏。

    2.较淡红色为深的,甚至呈鲜红色,称为“红舌”,主热证。

      a.舌鲜红起芒刺,或兼黄厚苔的,属实热症。

      b.鲜红而少苔,或有裂纹,或光红无苔,属虚热证。

    3、较红舌颜色更深的红色,称为 ‘绛舌

      a.外感热病,若舌绛或有红点、芒刺,是热入营血的表现。

      b.内伤杂病,舌绛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属阴虚火旺。

      c.舌绛少苔而津液湿润,属血瘀。

   4、紫舌

      a.绛紫而干枯少津,属热盛伤津,气血壅滞。

      b.淡紫或青紫湿润着,多为寒凝血瘀

   5、青舌;舌色如皮肤上暴露之青筋,缺少红色,称为青舌。主寒凝阳郁和瘀血。

      a.全舌青者,属寒邪直中肝肾,阳郁而不宣。

      b.舌边青者,或口燥而嗽水不欲咽,是内有瘀血。

    6、老舌;老是舌质纹理粗糙,坚敛苍老,不论苔色如何,都属实证。

   7、嫩舌;舌质纹理细腻,形色浮胖娇嫩,一般都属虚症。

   8、胖大舌;舌淡白胖嫩,舌苔水滑,属脾肾阳虚,津液不化,积水停饮。如果舌淡红或红而胖大,伴黄腻苔,脾胃湿热与痰浊相博,湿热痰饮。

   9、肿胀舌;舌体肿大,盈口满嘴,甚者不能闭口,不能缩回,称为肿胀舌。

      a.舌鲜红肿胀,甚者伴有疼痛,属心脾有热。

      b.舌紫色肿胀,素善饮酒,又病温热。

      c.舌肿胀青紫晦暗,中毒导致血液凝滞。

   10、疲薄舌;舌体瘦小而薄,主气血两虚和阴虚火旺。

      a.瘦薄而舌淡,多是气血两虚。

      b.瘦薄而色红绛干燥者,多是阴虚火旺,津液耗伤。

   11、点刺舌;  

       点:突起与舌面的红色,白色或紫红色星点。大者称星,小者称点。色红的称“红星舌”或“红店舌”。刺:是指蕈状乳头增大,高突,并形成尖峰,形如芒刺,抚之棘手的红色点刺,称为芒刺舌。

      a.舌生点刺提示脏腑热极,热毒炽盛,或湿热蕴于血分。一般点刺越多,邪热愈甚。

      b.芒刺而兼焦黄苔者,多为气分热极。

     c.绛舌无苔而生芒刺者,则是热入营血,阴分已伤。

      d.点刺色鲜红,为血热或阴虚火旺。

      e.点刺色绛紫,为热入营血而气血壅滞。

      f.如舌尖有点刺,多为心火亢盛。

      g.如舌中生点刺,多为胃肠热盛。

      h.舌边生点刺,多属肝胆火盛。

   治疗原则:舌生点刺提示脏腑热极,或血分热盛,故应以清热为主。根据部位的不同,采用清脏腑阳热的相应方药。根据颜色的轻重,采用清气分热或凉血清热的方法。气血壅滞者佐以适量的活血之品。

   12、瘀斑舌;指舌面上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青紫色或黑紫色的斑点,并不突出于舌面。

      a.红点多主温毒入血、或热毒乘心、或湿热蕴于血分。

      b.白点多是脾胃气虚而热毒内冲,即将糜烂之兆。

      c.如黑点多为血中热甚而气血壅滞。

      d.舌见瘀斑在外感热病为热入营血,气血壅滞,或将要发斑:在内伤杂病,多为血瘀之征。

   13、裂纹舌;指舌面上有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各种形态明显的裂沟。

      a.红绛舌而有裂纹,多是热盛伤津,或阴虚液枯。

      b.淡白而有裂纹,多是血虚不润。

      c.淡白胖嫩,边有齿痕而又有裂纹者,则属脾虚湿侵。

   14、光滑舌;舌面光洁如镜,光滑无苔,称光滑舌,也叫“镜面舌”“光莹舌”。主因胃阴枯竭,胃气大伤,不论何种舌色,皆属胃气将绝的危候。

      a.若淡白光莹,是脾胃损伤,气血两亏已极。

      b.若红绛光莹,是水枯火炎,胃肾阴液枯竭。

   15、齿痕舌;舌体边缘见牙齿的痕迹,称为齿痕舌或齿印舌,常与胖大舌同见。

      a.如淡白湿润,主寒湿壅盛。

      b.淡红齿痕,主脾虚或气虚

   16、重舌;舌下血络肿起,好像又生一层小舌,故曰重舌,若两三处血脉皆肿起,连贯而生,称为莲花舌,主病为心火,或外邪引动心火,在小儿较为多见。

   17、舌衄;舌上出血,名为舌衄。其主病是心火、胃热、肝火、脾虚或阴浮。

   18、舌痈;舌上生痈,色红高起肿大,往往延及下颌亦红肿硬痛。多为心经火热,亢盛所致。

   19、舌疔;舌上生出豆粒大的紫色血庖,根脚坚硬,伴有剧痛,称为舌疔。多由心脾火毒引起。

   20、舌疮;舌生疮疡,如粟米大,散在舌四周上下,疼痛,称为舌疮。

      a.疮面凸于舌面且痛,主心经热毒上壅。

      b.疮面凹陷不起不痛,主下焦阴虚,虚火上浮。

   21、舌菌;舌生恶肉,初如豆大,渐渐头大蒂小,好像“泛莲”“菜花”或“鸡冠”,表皮红烂,流涎及臭,剧痛而妨碍饮食。多由心脾郁火,气结火炎而成。多属恶侯

   22、将舌尖翘起,舌底脉络隐约可见,舌系带两侧,隐隐可见两条较粗的青紫色脉络。

      a.正常情况下,脉络不粗,也无分支和瘀点。

      b.如舌下有许多青紫或紫黑色小疱,多属肝郁失疏,瘀血阻络

      c.舌下脉络青紫且粗涨,属痰热内阻、寒凝血瘀。

      d.舌底脉络青紫曲张,是气滞血瘀所致。

                       三、舌的动态变化

    1、舌强;指舌体板硬强直,运行不灵,以至语言謇涩,多见于热入心包,热伤津液,痰浊内阻,,中风或中风先兆。

      a.热盛者,舌质深红。

      b.痰浊者,舌胖厚腻苔。

      c.中风者,舌多淡红。

    2、痿软舌;舌体软弱,无力屈伸痿废不灵。

      a.久病舌淡而痿,属气血俱虚。

      b.新病舌干红而痿,属热灼津伤。

      c.久病舌绛而痿,属阴亏以极。

    3、颤动舌;指舌体震颤抖动,不能自主。

      a.久病舌颤,蠕蠕微动,属气血两虚或阳虚。

      b.外感热病见之,属热极生风先兆,酒毒病人。

    4、歪斜舌;指舌体偏于一侧,主中风或中风先兆。

      a.舌紫红势急者,属肝风发痉。

      b.舌淡红势缓者,属中风偏枯。

    5、吐舌;指舌伸出口外(倒赤散,增味汤)

      a.吐舌且全舌色紫,多见于疫毒攻心或正气已绝。

    6、弄舌;微露出口,立即收回,或舐口唇上下左右。掸动不停,属心脾两经有热所致。

      a.弄舌多见于动风先兆,或小儿智能发育不全(傻子)。

    7、短缩舌;舌体紧缩不能伸长(吐不出来)。

      a.舌淡白或青紫湿润,属寒凝经脉。

      b.舌胖苔粘腻,属痰浊内阻所致。

      c.舌红绛而干,属热盛伤津动风。

      d.舌淡白胖嫩,属气血两虚。

    8、舌纵;舌伸长于口外,内收困难,或不能收缩。

      a.舌色深红,舌体胀满,舌形坚干者,为实热内踞,痰火扰心。

      b.若舌体舒宽,麻木不仁,是气虚之证。

    9、舌麻痹;指舌有麻木感而运动不灵的,主血虚肝风内动,或风气挟痰。

                       四、望苔色

    1、白苔;主表证、寒证.

      a.若舌淡白而湿润,常是里寒证或寒湿证。在特殊情况下,白苔也主热证,如积粉苔、燥裂苔。

    2、黄苔;主里证、热证,淡黄热轻,深黄热重,焦黄为热结。

      a.外感病,苔由白转黄,为表邪入里化热的证象。

      b.苔薄淡黄,常见于外感风热表证,或风寒化热。

      c.若舌淡胖嫩、苔黄滑润者,多是阳虚水湿不化。

    3、灰苔;即浅黑色,苔灰而干,多属热积伤津,或为阴虚火旺。

      a.苔灰而润,见于痰饮内停证,或为寒湿内阻。

    4、黑苔;多由灰苔或焦黄苔发展而来,常见于疫病严重阶段。

      a.苔黑燥裂、甚则生芒刺;多为热极津枯。

      b.苔黑滑润;多属寒盛阳衰。

    5、绿苔;多由白苔转化而来,若满舌滑腻、中见绿色;为湿热痰饮,属阴邪化热之侯,因湿热郁蒸之故,常见于瘟疫、湿温病。

    6、霉酱苔;苔色红中发黑,又带黄色,主湿热久郁,夹食中暑,夹食伤寒传太阴者,或内热久郁者。

                        五、望苔质

    1、舌苔厚薄以见底和不见底为标准,即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体的为‘,不能见到舌体则为’,厚薄可测邪气之深浅。

      a.薄苔主外感表征,或内伤轻伤。

      b.厚苔主邪盛入里,或内有痰饮、湿、食积、滞。

    2、润燥;可了解津液的变化。

      a.舌面润泽,是干湿适中的正常舌象,润泽说明病中津液未伤。

      b.若水分过多,扪之湿而滑利,甚者伸舌涎流欲滴,此为‘滑苔’,常见于阳虚而痰饮水湿内停者。

      c.望之干枯,扪之无津,此为‘燥苔’,主热盛伤津,阴液亏耗,阳虚气不化津,燥气伤肺。

      d.甚者颗粒粗糙如砂石,扪之糙手,称为‘糙苔’,属热盛津伤者为多。

      e.若质地板硬,干燥裂纹,称‘燥裂苔’,特殊情况下也有湿邪苔反燥,而热邪苔反润者,如湿邪传入气分,气不化津,则舌苔反燥,热邪传入血分,阳邪入阴蒸动阴气,则舌苔反润。(临床经验谈;当病人出现舌苔干燥时,先看病人鼻子通不通气,假如舌苔很干燥,病人情况又挺好,那这个不是严重津伤的表现。鼻子不通气,张着嘴睡觉,舌苔肯定干,这种情况要具体分析,不能看舌苔判断了。

    3、腐苔;指苔质颗粒疏松,粗大而厚,形如豆腐渣堆积舌面,揩之可去,此多因阳热有余,蒸腾胃中腐浊之气上升,见于食积痰浊,內痈和湿热口糜。

    4、浮垢苔;指苔色晦暗垢浊。

    5、脓腐苔;舌上粘厚一层,有如疮脓,是邪盛病重。

    6、霉腐苔;舌生一层白膜,或出现饭粒样糜点,因胃脘腐败的表现。

    7、腻苔;苔质颗粒细腻致密,揩之不去,刮之不脱,上面罩一层油腻状粘液,主湿浊、痰饮、食积、湿热、顽痰等。

      a.苔黄厚腻;多为痰热、湿热、暑温、食滞、以及湿痰内结、腑气不利等。

      b.苔白滑腻;则为湿浊、寒湿。

      c.苔厚腻不滑,白如积粉;多为时邪夹湿,自里而发。

      d.苔白腻不燥,自觉胸闷;多是脾虚湿重。

      e.苔白厚粘腻,口中发甜;乃脾胃湿热,气聚上泛所致。

    8、粘腻苔;颗粒紧密胶粘,上有垢浊滑腻者。

      a.垢苔或浊苔;颗粒不清,垢浊胶结者。

    9、全苔;舌苔布满全舌,主邪气散漫,多为湿痰阻滞中焦之证。

    10、偏苔,舌苔半布,偏于前后左右内外某一局部。

      a.舌苔偏于一侧;邪在半表半里,或肝胆湿热等。还有别的情况,先需问患者口腔、牙齿是否正常。两侧下颌关节是否正常。两侧咀嚼肌是否一样有力(如果患者有一侧咀嚼困难,那么他习惯用另一侧来咀咬食物,由于常用一侧咀咬食物产生的摩擦,这一侧的舌苔就会变薄,而另一侧就偏厚,这种情况和脏腑的病变没有关系)。

    11、光滑舌,镜面舌,光剥舌;舌苔全部退去,以致舌面光洁如镜。

      a.若舌苔剥落不全,剥落处光滑无苔,余处斑斑驳驳地残存舌苔,界限明显,称为‘花剥落’‘地图舌’。是胃之气阴两伤所致。

      b.若剥落处并不光滑,似有新生颗粒,叫‘类剥苔’。主久病气血不足。

                       消长

    1.消是舌苔由厚变薄,由多变少的消退。

    2.长是舌苔由无到有,又薄变厚的增长。

    3.苔的消长,反映着邪正相争的过程,可判断疾病的进退预后。

    4.舌苔由少变多,又薄变厚,一般都说明邪气渐盛,主病进。反之,苔有厚变薄,由多变少,则说明正气渐复,主病退。无论消长,都应逐渐转变为佳,若骤增骤退,多为病情暴变的证象。

                        真假

    1.判断舌苔真假,以有根无根为标准。

    2.辩舌苔真假,可判断疾病的轻重预后。

    3.凡舌苔坚敛着实,紧贴舌面,刮之难去,像从舌体长出来的称为‘有根苔’,此属真苔。

    4.凡病之初期,中期,舌苔有根比没根的为深为重,后期有根苔比无根苔为佳,因为胃气尚存。

    5.若舌面上浮一层厚苔,望似无根,其下却已生出一层新苔,此属疾病向愈的善侯。     

    6.若苔不着实,似涂舌上,刮之即去,不像是从舌上生出来的,称为‘无根苔’既是假苔。

    7.清晨舌苔满布,饮食后苔即退去,虽属假苔,并非无根,此为无病,若退后苔少或无苔,则是里虚。

    8.有苔有色,刮之则去,病轻浅,若揩之即去,病更轻浅

    9.厚苔只一片而无根,其下不能续生新苔,是原有胃气,其后胃气虚乏,不能上潮,多由过服寒凉药伤阳,或过服热药伤阴所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